目录
五代十国时期中心区域图<br> 五代世系图<br> 五代主要人物图<br> 序言<br> 无赖当上皇帝的传奇经历——朱温<br> 一、登基闹剧<br> 二、泥鳅成了猛兽<br> 三、吃人的跑道上无诚信可言<br> 四、明珠暗投的奇士<br> 五、恶棍的“杰作”<br> 六、极具表演天赋的奸雄<br> 七、国之将衰必生妖孽<br> 八、当人是兽时,他比兽还坏<br> 九、恶人未必与家族、遗传有关<br> 十、暴君在杀人同时也掘好了自己的坟墓<br> <br> 半截子英雄——李存勖<br> 一、“角色错位”的皇帝<br> 二、英武盖人的“少帅”<br> 三、连战连捷铸就帝业<br> 四、打天下者未必能坐天下<br> 五、富贵为何不能淫<br> 六、“大头病”患者的行为艺术<br> 七、“驼背小人”成了“亡国灭族”的替罪羊<br> 八、祸乱又一次起于内部<br> 九、权力是人性缺陷的“放大器”<br> <br> 倏然飘落的一代将星——郭崇韬<br> 一、乱世造就人才<br> 二、漂亮的首次亮相<br> 三、灭梁第一功臣<br> 四、风头盖过皇帝的恶果<br> 五、坏人得逞好人就要遭殃<br> 六、荣华富贵使人变得糊涂<br> 七、自私和狭隘是一种低贱的毛病<br> 八、一代能臣烟消云散<br> 九、人生最大的败笔是自以为是<br> 十、哀莫大于心死<br> <br> “不倒翁”——冯道<br> 一、寒窗苦读投笔从戎<br> 二、美色当前不为所动<br> 三、夜耕邻田周济乡里<br> 四、平心静气是充满自信的表现<br> 五、短暂的君臣默契黄金期<br> 六、“事当务实”引发后人争议<br> 七、边缘化后的散淡生活<br> 八、临危受命跋涉北上<br> 九、戏笑嘲谑其中的良苦用心<br> 十、委婉的批评更有分量<br> 十一、被人诟骂的“长乐老自叙”<br> 十二、血雨腥风前的谈笑风生<br> 十三、老滑头还是倔老头<br> 十四、欧阳修为什么贬低冯道<br> 十五、第三条道路是否存在<br> <br> 吴越国王钱鏐和他的子孙们<br> 一、私盐贩子的领袖气质<br> 二、祭奠故人震慑部众<br> 三、讨平董昌占据吴越<br> 四、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br> 五、人性缺陷的反省<br> 六、陌上花开显柔情<br> 七、百年功罪后人评说<br> 八、子承父制大体合格<br> 九、官商勾结,结局可悲<br> 十、兄弟友爱避免内祸<br> 十一、尊奉中朝纳贡献土<br> 十二、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头<br> 十三、国家和平统一,钱氏有功<br> <br> “风流学士”——陶谷<br> 一、苦难有时是把人拖下深渊的力量<br> 二、恶人整治起昔日的恩人比旁人更为起劲<br> 三、奸人之奸,也有特色<br> 四、人前人后两副面孔的伪君子<br> 五、关键时刻的精彩亮相<br> 六、“揣摩”是一种佞术<br> 七、功狗可用,但不可大用<br> 八、人品猥琐者未必没有才学<br> 九、“唯才是举”的局限<br> 十、对有才缺德者可“抑其势,用其才<br> 后记内容摘要
人性的复杂,充满着哲学意味,常常让人感到深不可测,这种复杂在乱世展示得尤为充分,《乱世中的人性》作者挑选了五代乱世中几个性格丰满的人物,有帝、王、将、相、藩镇和文人,历时三年,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试图从扑朔迷离、纷繁陈杂的各种事件中,揭示出人性的丑恶与美好、卑微与崇高,并期待给当代读者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