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要有吃苦20 年的心理准备
美国一所著名军校的宣传口号是“给我一个男孩,还你一个男子汉”。这不禁联想到电影《冲出亚马逊》里的训练场景。在那些超乎常人毅力的训练的摧残中,一个男孩熬成了一个坚韧挺拔的男子汉。
好吃的香辣酱是熬出来的,而且越熬越香。同样,所有的“牛人” 都是熬出来的,所有的成功也都是熬出来的。成功无捷径,登山只此一路。
“一夜成名”这样的故事必有“前传”。“前传”往往辛酸,就像俞敏洪大冬天里提着糨糊为新东方贴小广告,马云受过朋友的误解,遭受过小人的欺骗……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的作者石悦在大多数人眼中的印象可能就是凭借着一本小说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运气比较好的这么一个人。殊不知,当其他孩子在抢玩具玩赛车时,石悦捧着《上下五千年》度过童年;当大学的同学们忙着谈恋爱打游戏时,石悦每天坐在图书馆里翻阅纸页泛黄的历史资料;当同事们用一张报纸一杯茶消磨青春时,石悦在一字一句地写就着自己奋斗的历史。
石悦认为自己能成功是因为比他有才华的人没有他努力;比他努力的人,没有他有才华;既比他有才华,又比他努力的人,没有他能熬! 只有耐心熬过所有的艰辛,成功才会到来。当你羡慕那些名人头上的荣誉光环时,更应该看看在这光环里蕴含着的那部艰辛史。无论你是创业者还是普通上班族,你都需要有这种“熬”的精神和耐心。熬过了寂寞, 熬过了不为人知的阶段,熬过了被众人否定的岁月,熬到曙光乍现…… 这才能成就传奇。
我有位朋友是一家世界500 强企业中国分公司的总经理,是很多职场新人羡慕的对象。我问过他成功的秘诀,他的回答很简单:熬。很多职场成功人士从进公司开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无论领导怎么更替, 无论市场环境怎么变换,无论有多大的压力或者诱惑,他们都始终坚守, 忠于公司,坚守岗位。这种情况是当下那些“跳槽族”所不能想象的。但是,正因为能耐心去熬,社会和企业也愿意给他们成长和成功的机会。
曾有人问杨元庆为什么柳传志把联想的大旗交给了他,杨元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感慨颇深地说:“离开联想独自创业的人,他们那时每年赚二十来万块钱。今天,当联想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时候,他们依然只赚二十几万元。这些人很多都很后悔。”翻开杨元庆在联想的发展简历, 你会发现,他基本上是被柳传志折腾成功的。一年一个新岗位,在柳传志十几年的折腾和考验中,他熬出来了,熬成了联想的将帅之才。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会放弃原来的选择然后重新开始,而不是耐心地坚持。但是,成功人士与常人的差别不是智商,而是一种毅力, 是一种将原来的选择坚持到底的毅力。这种执着和毅力会产生一种力量, 让人勇往直前。
“蘑菇定律”是很多公司对待新人的管理方法。新人常常被放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做打杂跑腿的工作,时常被上司和同事批评、指责或者代人受过,根本谈不上得到领导的提携和指导。一个人的人生中,可能有很多“蘑菇”阶段,在这种前进不能、倒退不得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得待在那里“熬”着。
“熬”这个字可能有点纠结,有点无奈。不过,“熬”不是一味的消极撤退,而是直面问题、积极进取。
据说,进入华为公司后,每个人的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以及自己取得的地位都会消失,一切凭借实际才干定位。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告诫新进员工要想成为专家的话,就要一律从工人做起。
面对这种落差,你只有去积极解决。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踏踏实实、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抱着积极踏实肯干的心态熬着, 什么问题都迎着上,一点一点解决,一步一步前进。
人生不可能顺风顺水,肯定有痛苦,肯定要熬。若雄心如磐石,你曾经经历的痛苦一定会成为你成功路上不竭的能量。
佛家论定力:定力为佛法之中枢,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因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
乔布斯论定力: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三件。
戴尔·卡耐基论定力:年轻人事业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精力太分散。
哈佛大学论定力:25年一直跟踪调查一批毕业生,其中3%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并一直朝着自己方向努力的人,25年后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