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意象.第四期,现象学与艺术讨论会专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34051
  • 作      者:
    叶朗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意象(第4期):现象学与艺术讨论会专辑》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编的美学杂志,同时也是国家美学基地杂志,属国内顶尖的美学杂志。内容涉及中国美学、西方美学、美学原理、艺术理论、文艺评论等,《意象(第4期):现象学与艺术讨论会专辑》为第四期,主要收录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的现象学与艺术学术会议所收重要论文,探讨了艺术对于现象学观念所提供的观念支持,中国传统美学与现象学沟通的可能性以及现象学如何在美学领域延伸等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隐居十六观》中第四观为《缥香》,画一女子在山林中读书,女子体态纤细,面容匀柔,陈用写实的笔触,轻轻勾出山石的形状,以双勾法画出竹的轮廓,女子高髻娥眉,衣纹、坐垫花纹以及头饰都经过精心的描绘。从女子的神情和幽冷的格调看,确如翁万戈所说,画出了“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陈洪绶诗句)的感觉。古书有以缥帙作套的,故书卷也称缥帙,所以此图名《缥香》,当与读书有关。图中的女子就是在读书。但此图又不限于表现读书的内容,图中通过对一位曼妙女子的追忆,表现他对一切尘世风华的眷恋,缥香传达的是他心灵中对冷香逸韵的把玩。读世界这本大书,在花开花落背后体味出生命的“香”意。我们可以将此画与他的一首诗比照而读:“难以解孤臣,春风吹泪落。山梅数十株,周匝予小阁。看花之盛衰,慰我之魂魄。”(卷四《楼上》)诗意正在“缥香”中。
  这组册页共有20页,前4页是书法,后16页是画图。前四页中的第一页书隐居十六观之目,接下的三页书自作诗词四首,诗词的内容当与后面画图的内容有关。第一首七绝云:“老莲无一可移情,越山吴水染不轻。来世不知何处去,佛天肯许再来生?”写对山水的挚爱已入膏肓,无法将此情感移去(尘染不轻,是说爱山水病很重)。绝望中的他,通过来世的幻梦,表现他不忍舍弃大好山河的忧伤。第四首是词:“山水缘,犹未断,朝暮定香桥畔。君去早来时,看得芙蓉一片。青盼青盼,乞与老莲作伴。”此生淹留,就在山水,在世界的幽情美意。他曾说:“老悔一生感慨多在山水间,何则?既脱胎为好山水人矣。每逢得意处,辄思携妻、子,栖性命骨肉归于此,魂气则与云影、山色、水光、花色共生灭,吾愿足矣。”①这是他的尘缘,是他没有还清的香债。
  山林之想,美色之爱,乃至他对生命的挚爱,对人类情感世界的眷恋,是他尘世的牵系。寸断柔肠般的眷恋融在他高古幽冷的艺术世界中,使他的作品有一种迷离闪烁的意味。陈洪绶具有超乎常人的感觉,他脆弱而又敏感,生性忧郁,风流蕴藉,感情极为细腻。尚未成年时他就与比长他二十余岁的儒者来风季一起读《离骚》,屈子的缠绵悱恻和惊采绝艳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他还从晚唐诗人李贺那里感受到幽冷而靡丽的精神启发。
    ……
展开
目录

“意象世界”与现象学叶朗
现象学态度与美感态度:敌对还是共谋?刘国英
贾克梅蒂的真实孙周兴
从“嫦娥奔月”谈艺术品和商品的存在问题——探讨胡塞尔、茵加尔登和卢卡奇的本体论思路张庆熊
认识与想象——试谈巴什拉的艺术理论杜小真
为什么中国书法能成为艺术?――书法美的现象学分析张祥龙
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朱良志
“辋川图现象”:绘画与历史性的建制宁晓萌
相互调音关系与现象学心理学游宗祺
时间问题与戏剧语言黄国钜
试析“艺术作品的本源”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革命吴增定
艺术与真理之源──关于海德格〈艺术作品的本源〉的现象学省思吴俊业
美感·真理·表达——现象学与艺术学术会议侧记邹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