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古典承认问题的源与流:从康德到马克思:from Kant to Marx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0056
  • 作      者:
    张雪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雪魁,1973年出生于山东,经济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著有《知识、不确定性与经济理论——主流经济理论的三个替代性假设》(2009),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古典承认问题的源与流:从康德到马克思》尝试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康德哲学是如何引发古典承认问题的?康德哲学本身隐含着什么样的解决这些承认问题的理论资源?为了解决康德哲学引发的这些承认问题,从康德到费希特、从费希特到黑格尔、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古典承认理论是如何一步一步演进发展过来的?在古典承认理论向现代承认理论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古典承认理论传统的中断?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认为,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在承认问题的认识上,或者他们关于承认理论的构想,最大的交集点就体现在他们都是通过“物”这个中介来讨论“人”的。换言之,他们都是在“人——物——人”的框架内来定义人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抽掉了这里的“物”,人以及人与人的承认关系,就会变得抽象起来、神秘起来。因此,我们把这样的“物”,也称之为“承认之物”。
  关于这个“承认之物”的看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康德存在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康德是从“物的人化”或者“人化物”的角度来审视物以及人与物的关系的。因此,在康德看来,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物的价值是相对的,永远只能作为手段;而相对于物而言,人的价值是绝对的,永远只能被看做目的——人存在自身就是目的,不仅仅是“主观目的”,而且是“客观目的”,是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的统一。显然,在康德这里,物乃是为我之物、异化之物,物完全没有了自身的价值;人吞没了物,物成为人的异化物;不被人所承认的物。应当看到,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关涉到了对康德自然观的理解。与康德不同,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物由手段转化为目的,物吞没了人;人成为物的异化物,成为“为物之人”,即异化之人。
  黑格尔和马克思所关注的这种物化现象,也正是康德力图避免的。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康德把“目的王国”与“物化”问题联系起来,并指出:在目的王国中,“凡是有价格的东西都可以被与其相等价的东西取代;不同于此的是,凡是超越了价格的东西都不会有等价物,于是就会有尊严。但凡涉及人类普遍意愿和需求的东西都会有一个市场价……但是,以自身为目的,凡满足这一条件者不仅仅会有一个相对价值,亦即价格,而且有一个内在价值,亦即尊严。而道德即是这样一个条件,在此条件下,一个理性的人就是他自身的目的,因为唯有如此才可以成为目的王国中的立法成员”。
  ……
展开
目录
导论 追溯古典承认问题的源与流
第一章 从康德到费希特:康德实践哲学难题与古典承认理论的起源
第一节 康德实践哲学难题:一种承认理论的考察
第二节 康德哲学中隐含的三个承认构想
第三节 费希特对康德承认构想的发展

第二章 从费希特到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承认理论与康德实践哲学难题
第一节 从“自然狡计”到“理性狡计”:知性与理性之间的承认斗争
第二节 从“希腊悲剧”到“现代喜剧”:市民社会与承认问题
第三节 从“现代悲剧”到“伦理体系”:为承认而斗争
第四节 从“伦理体系”到“自我意识”:为承认而斗争模式的发展

第三章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马克思的承认学说与康德实践哲学难题
第一节 生产劳动:马克思承认思想的核心范畴
第二节 生产劳动、承认与自我意识之谜
第三节 生产劳动、承认与自在之物之谜

第四章 从古典到现代:现代承认理论对马克思的误解与古典承认理论传统的中断
第一节 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承认秩序的共谋:萨林斯、鲍德里亚和列斐伏尔
第二节 生产劳动、普遍承认与历史终结:科耶夫和福山
第三节 生产劳动、商谈伦理与承认道德:哈贝马斯和霍耐特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