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顾炎武名言选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605171
  • 作      者:
    昆山市千灯镇人民政府编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昆山市千灯镇人民政府编写的《顾炎武名言选读》收录顾炎武名言,展现以顾炎武先生为代表的先贤,其爱国精神、高风亮节、治学思想,永远闪烁不灭的光彩,也融入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他的至理名言,始终声口相传。
展开
内容介绍
  《顾炎武名言选读》是介绍明末清初学者、思想家顾炎武生平和思想的简明读本。顾炎武(1613-1682),昆山千灯人,2013年是其诞辰四百周年。《顾炎武名言选读》概括地展现了一代学术名家的思想文化成就,在文化成为投资环境的今天,对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推介昆山的历史文化,发展、繁荣江南文化名城,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来源和线索。
展开
精彩书摘
  顾氏家世 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613年7月15 日),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正月初九日。炎武小名藩汉,谱名绛,学名继绅。后仍名绛,字忠清,又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后一度变姓名为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
  炎武之先本吴人。南朝顾野王是顾炎武的始祖。
  五代之际,顾家自吴徙于滁。宋南渡时,有名庆者,又徙海门之姚刘沙。庆次子伯善,再徙昆山之花蒲保。伯善九传至鉴,始迁昆山县之千墩镇。鉴生济。济生章志。章志生绍芳和绍芾。绍芳生同德和同应;绍芾生同吉。同应娶何氏,生五子四女,炎武其仲子也;同吉早卒,未婚妻王氏归顾守贞,抱炎武为嗣子。
  蒙学举业 (1)贞孝慈母,闺中启蒙 顾炎武的嗣母王氏,也是昆山人,其祖父是明朝太仆卿,父亲是一位秀才。王氏因未嫁守节、断指疗姑之事,在明崇祯九年曾受到朝廷表彰,被御赐“贞孝”牌坊,后来其事迹被载入《明史.列女传》。王贞孝是一位有文化、有知识的女性,顾炎武幼时的启蒙教育,就是由她来担当的。炎武七岁开始就读于私塾,但贞孝仍经常在家中亲自授课,炎武自称:“自不孝炎武幼时,而吾母授以《小学》,读至王蝎忠臣烈女之言,未尝不三复也。”(《先妣王硕人行状》)又说:“吾母……于刘文成、方忠烈、于忠肃诸人事,自炎武十数岁时即举以教。” (2)豪迈嗣祖,课以实学 顾炎武的嗣祖父,是炎武本生祖之弟,名绍芾,字德甫,号蠡源,又号梦庵。为明朝国子监生员。年五十,摒弃科举,博览史书,通晓国家典章。据顾炎武自述:“炎武嗣祖太学公… …书法盖逼唐,性豪迈不群。”(《钞书自序》)又说:“……臣祖年七十余矣,足不出户,然犹日夜念庙堂不置。阅邸报,辄手录成帙。”(《三朝纪事阙文序》)炎武十一岁时,绍芾便开始给他讲授《资治通鉴》,由于炎武十二岁时开始了科举学习,所以断断续续讲了三年才讲完,讲完了《通鉴》,他又拿出自己经常阅读的邸报来给炎武阅读,要炎武关心时政,不读死书,并教导炎武“士当求实学”。
  (3)归奇顾怪,共游复社 顾炎武十四岁考中秀才,与归有光的曾孙归庄同在县学学习,他们二人性情相似,脾气相投,皆极有个性,行为豪放不羁,因其举止颇异于常人,被称为“归奇顾怪”。他们对科举学习心不在焉,却热心于社会活动,在崇祯初年,都参加了复社,这是一个由当时的名士太仓进士张溥在崇祯二年(1629)统合各地文社而成立的一个民间组织,它以“兴复古学”为学术宗旨、“振起东林之绪”为政治目标。
  顾炎武在复社中的活动,使他得以更加广泛接触社会,结识了-一大批文人学士,给予他后来的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开展以很大助益,而且复社倡导的学以致用的学风,对顾炎武实学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4)放弃举业,学以用世 顾炎武的嗣祖父本来无意要炎武去参加什么科举考试,只是后来经不住别人的劝说,才勉强让他学习科举文字,但并不期望他在科举仕途上的发展。顾炎武自己也不把科举考试当一回事,参加复社后,常与四方之士在一起,中了秀才以后,曾数次参加乡试,却每试皆败。27岁那年参加乡试,再次失败,于是决定彻底放弃科举,从事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实学。从那时起,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于是历览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县志书,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册之类,有得即录,共成四十余帙。一为舆地之记,一为利病之书” (《天下郡国利病书序》)——这两本书就是著名的《肇域志》和《天下郡国利病书》。
  抗清复明 (1)臣事弘光,撰作“四论”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春,李白成攻进北京,崇祯帝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同年五月,史可法、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故明福王朱由崧,建立了南明政府。是年冬,经昆山令推荐,顾炎武被福王政府聘为兵部司务,在赴阙就职前,他写下了《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四篇文章,因其写于乙酉(顺治二年)之春,故称“乙酉四论”,这是顾炎武为战胜清军、匡复明朝而特为福王政府出谋划策之文,既表达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也反映了他当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思想。他带了这些文章,兴冲冲赶到南京,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到了南京之后,他才了解到福王政府内部一片混乱腐败的情况,自觉不能有所建树,就打道回府了。
  (2)从军苏州,起义昆山 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进入南京。六月上旬,清大将兼刑部侍郎李延龄、副将总兵官兼江南巡抚土国宝率骑兵千余人,进驻苏州。闰六月,江南各府纷纷起义兵抗清。初四日,吴志葵军白海上起兵,经淀湖,攻入苏州。当时配合吴军进攻苏州的,还有以吴江进士吴易为首的太湖义军,以及由故郧抚王永祚领导的昆山等地的义军。
  顾炎武及其友人归庄、吴其沆等,在县令杨永言带领下,参加了王永祚军。此役以义军失败而终。十五日,昆山起义兵自守。当时,顾炎武带领绅士们“聚粮移檄”,作长期守城准备。七月初六日,清兵攻入昆城,一连烧杀六天,死难者四万。顾炎武的两个胞弟惨遭杀害,本生母何氏被清骑兵砍伤右臂,顾炎武幸免于难。
  ......
展开
目录
前言
顾炎武生平事略
顾氏家世
蒙学举业
抗清复明
广师博学
顾炎武名言
爱国精神
经世致用
治学思想
高风亮节
顾炎武诗句浅释
金陵杂诗(五言选一)
精卫
秋山(二选一)
颜神山中见橘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选一)
哭归高士(四首选一)
先妣忌日七律(公元1675年7月50日作)
寄题贞孝墓后四柿
悼亡(七律五首选二)
附录
顾炎武年表
顾炎武著作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