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命文化教育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383539
  • 作      者:
    江文富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学生要“道”“器”兼备:不仅要有技术,而且要有文化;不仅要严谨实用,而且要可靠好用。《生命文化教育导论》正是立足于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生命文化教育导论》主题包括解读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和延续生命,分别从生物学、哲学和社会学等角度阐述生命的意义,阐述文化生命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其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的关系,阐述呵护和敬畏生命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刻体认生命的宝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增进生命价值,维护生命尊严。
  《生命文化教育导论》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医科大学进行生命文化教育和伦理教育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生命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参考阅读书目。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上每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这种特有的文化无疑就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譬如具有世界文化之称的美国,由于它是一个由多国移民汇聚而成的国度,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多国特色的独特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而日本之所以一直把民族精神归结为“和魂”,则又是因为这个国家在地域上受到限制,从而形成了向心力较强并力争摆脱困境的日本精神和日本文化。而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并经历了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的传承,让中华民族的生命不断地加以延续。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往往都有着一颗中国心。而这颗共有的中国心,则都是源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认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靠的就是这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有坚如磐石的自信心,并对世界文化有宽阔博大的胸怀。在谈及民族自信心的时候,有三种错误倾向:①民族虚无主义。崇洋媚外照搬照抄,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比自己的好,全盘否定自己的历史和传统;②自我中心主义。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看不到人家的长处、优势和怎么会超前于自己而得到高速发展;③狭隘民族主义。貌似自尊实为自卑,这种人当他们得知人家的发展早已远远超越自己并难以追赶时才有所清醒,从而丧失信心和倍感失望,这其实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一种自卑心理的表现。民族自信心和宽阔博大的胸怀不是自发形成的。从主观上来看,是在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和研究自己民族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从客观上来说,是靠积极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富裕和综合国力强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历史也一再证明,一个民族的衰落必然伴随着文化的衰落,一个民族的振兴也必然以文化的觉醒为先导,同时依赖于先进文化的繁荣。所以,我们说文化传承必然有赖于遵循从客观到主观的认识规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解读生命:生与死
第一节 生物医学领域对生与死的解读
一、人的定义
二、人的起源与进化
三、人体结构
四、人的死亡
第二节 心理哲学领域对生与死的解读
一、传统心理哲学思想映照下的生死观
二、现代心理学视野中的生与死
第三节 社会学领域对生与死的解读
一、传统社会学中的生命观
二、现当代社会学理论中的生命观
第四节 生与死的意义——生当灿如夏花,死亦美如秋叶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二、意义治疗学
三、生命教育

第二章 尊重生命:人因其存在而被尊重
第一节 尊重生命的本体论镜像:生命主体互认的现实语境与理论进路
一、生命物象化的含义及其理论与政治价值
二、生命主体间互认的四重主导内涵
三、生命主体间不平等的古典与现代语境
四、生命主体互认、团结与和谐人生
第二节 尊重生命的认识论维度:生命主体视角与认知合理性生成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主导内涵及阿尔都塞悖论
二、意识形态主导型知识建构及学理主导型知识建构
三、意识形态牵缠下知识建构合理性的辩证考量
四、生命主体认知由于其生存论的立场而获得合理性
第三节 尊重生命的政治意蕴:和谐社会建构视域中的尊重生命
一、和谐社会建设应当避免生命主体间认同危机
二、和谐社会建设模式应当更加关注生命主体叙事
三、生命安顿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合理的生命内涵建构模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三章 关爱生命:发挥人的潜能,提升生命价值
第一节 感受生命,聆听人生的美好
一、认识生命之本真
二、挖掘生命之特质
三、感受生命之美好
……

第四章 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珍爱他人
第五章 敬畏生命:天地之性,人为贵
第六章 延续生命:文化传承,生命不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