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性—非理性批判:精神和哲学的历史逻辑考察:the logical and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of spirit and philosoph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29334
  • 作      者:
    冯玉珍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冯玉珍,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 993年被评为教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马克思哲学。著有《理性的悲哀与欢乐》(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和《新唯物主义一新理性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此外,与人合作若干,发表《斯宾诺莎的理智拯救说》、《康德意志两重性论及其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影响》、《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语言观》等论文30多篇。2010年5月,曾随中方代表团赴洛杉矶参加第四届生态文明国际学术会议。
展开
内容介绍

  理性、非理性问题同哲学基本问题一样,是重大哲学理论问题;是精神领域或精神哲学或心灵哲学基本问题。《理性-非理性批判:精神和哲学的历史逻辑考察》从理性-非理性这一人类精神内在矛盾,或对立同一出发,在西方广阔文化背景及其发展历史长河中,揭示人类理性非理性同这些外在哲学和文化形式,主要是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这种精神同外在文化关系,体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古代、近代、现代和后现代不同阶段,显现的各差异哲学、历史学、宗教、社会学、人类学、科学、逻辑等,以及那些最著名人类思想巨匠思想或逻辑关系;显现精神发展同外在文化,以及历史社会不同阶段逻辑踪迹或规则。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理性的大复兴
  弗·培根将他的时代称作理性的大复兴,人类理性精神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之诸文化阶段,经过文艺复兴文明的洗涤,在经历了两千年的艰难曲折的跋涉后,终于带着克服了神秘的、神学的、非理性的胜利欢愉微笑,带着清新的理性思维,跨人了近代。这是人类精神的真正理性时代。如果说希腊文明使理性精神得以首次腾升,罗马文明使理性精神发生了宗教伦理转向,基督教文明使理性精神发生了异化;而在这种异化过程中导致这种异化的否定,是通过文艺复兴运动而达到的,那么人类理性精神在经过这两千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后、现在终于带着磨炼的成熟跨入了自己的理性时代。黑格尔曾这样描绘精神跨入近代时的情形:
  “在这以前,精神的发展一直走着蜗步,进而复退,迂回曲折,到这时才宛如穿上七里神靴,大步迈进。人获得了自信,信任自己的那种作为思维的思维,信任自己的感觉,信任自身以外的感性自然和自身以内的感性本性;人在技术中、自然中发现了从事发明的兴趣和乐趣。理智在现世的事物中发荣滋长;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意志和成就……现实世界重又出现了,成为值得精神萦住的对象;思维的精神又可以有所作为了。……这样一来,教会就失去了支配精神的权力,因为精神本身已经包含着教会的原则,不再有所欠缺了。有限的、现实的东西得到了精神的尊重;这是自我意识与现实的真正和解。从这种尊重中,就产生出各种科学努力。”①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真理的哲学,是在16、17世纪才重新出现的。因为在这之前,精神一方面与宗教发生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对世俗生活发生影响,只有现在精神才回到了自己思维的家园,“在于在思维中自由地把握自己与自然,从而思维和理解那合理的现实,即本质,亦即普遍规律本身。因为这是我们的东西,是主观性。主观性自由地、独立地思维着,是不承认任何权威的。”②
  近代哲学,作为人类近代精神的概念显现,体现着近代时代精神的特质,这就是封建时代的终结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是需要理性、科学的时代,是面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革新时代。所以思维需要以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即普遍规律本身为对象。这样,近代哲学就以清晰明白的思维,通过弗·培根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或理性经验主义,通过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及科学理性思想,通过18世纪法国的政治理性主义,揭示了思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及与自身精神的关系。不管这种对“关系”的沉思以何种哲学或思维方式进行,皆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不同形式的概念显现。而在这不同的理论型态中,体现着人类近代理性和思维把握精神与自然或思维与存在以及理想与现实、理智和欲望、善与恶之对立统一。追求这诸种关系的和解或同一,正是近代理性精神的目标,从而构成16、17世纪人类理性的大复兴。
  理性的复兴,也就是思维追求科学知识的科学思维确定性中复兴,或者说,人类在摒弃了宗教神学思维的信仰知识后,面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究竟如何获得对这些对象或普遍规律的真正知识?因此,求得真正知识及其追求相应的科学方法或思维方式,便是理性大复兴的重任。由此产生出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不同的学派来。近代理性主义作为近代理性精神的概念形态开始确立,这是古代理性主义哲学的继续,同时又是对它的扬弃和创新。哲学作为意识形态,自然不能脱离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和时代。
  ……
展开
目录
原版序言
对原版书的评论意见
新版序言
第一章  引子
第二章  理性非理性的直接同
一、原生命的自然意识
二、理性的发萌:神秘感与巫术
三、人类原初精神:万物有灵论的理性非理性的直接同

第三章  理性非理性直接同一的破裂
一、自然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转化
(一)转换的文化中介
1.原始图腾
2.原始宗教
3.原始神话
4.原始艺术
(二)符号文化系统的形成
二、理智理性的确立

第四章  理性的必然确定性
一、诗性智慧的荷马时代
二、理智理性精神的概念显现:人类哲学文化形式的诞生
三、宇宙理性观和人本理性观的确立
(一)自然宇宙理性观
(二)人本理性观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美德即知识
3.理念与真善美同一的设定;人类理性精神概念体系的肇端
4.“隐德来希”精神哲学理性非理性同一为美德的思想
四、理性哲学的精神转向与理性变异的开端
五、辩证理性的古典形态:理性非理性的直观辩证同

第五章  理性的异化和变体:宗教理性
一、宗教理性:理性的变体
二、宗教理性的哲学精神及其成果
(一)教父哲学的宗教理性
(二)经院哲学的宗教理性
(三)宗教理性孕育的科学文化成果
三、宗教理性之“恶”

第六章  宗教理性的二律背反与理性的觉醒
一、宗教理性的二律背反
二、理性的觉醒:文艺复兴的启蒙运动——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
(一)人文主义
(二)路德宗教改革的理性启蒙思想
三、人文主义和新教精神的诘问

第七章  理性的时代
一、理性的大复兴
二、近代理性精神的概念形态及其特征
(一)理性经验主义
(二)唯理主义
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开辟了近代理性哲学的新时代
2.“追求真观念”——斯宾诺莎的理智拯救说与激情论
(三)科学理性理论形态
(四)政治理性主义
三、近代理性精神的归宿

第八章  理性的批判和批判的理性
一、精神科学的革命时代:德国理性主义的特性
二、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批判:真、善、美之求索
(一)纯粹理性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考察:何以与因果律和自由律相通
1.人为自然立法——纯粹理论理性:因果律
2.人为其行为立法——纯粹实践理性:自由律
(二)心灵的三种机能:认识机能、愉快及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机能——理性与本能冲突之科学认识的尝试
(三)理性与本能矛盾解决的两难境地——道德理想的宗教归宿:信仰、上帝、灵魂不朽
三、德国非理性主义思想的发端
四、绝对理性主义:理性的宗教
(一)德国理性主义的最高成果:绝对精神的概念体系
(二)理性主义大全中的非理性思想
五、辩证理性的近代形态:理性非理性的辩证统

第九章  理性主义的二律背反与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崛起
一、时代的转折与精神的转换
二、理性主义的悖论与非理性主义的兴起
(一)德国精神文化的生命意志论倾向与浪漫主义思潮
(二)绝对理性主义危机及其瓦解
(三)拒斥形而上学以求现象律,实证论的科学哲学思潮
(四)非理性主义的人本思潮
1.悲观主义的意志论
2.“上帝一人”:孤独个体的叹息
……
第十章  现代反理性主义的确立:西方理性和人性的危机
第十一章  精神之对立与和谐(上):新理智主义的确立与反理性主义的衰落
第十二章  精神之对立与和谐(下):后现代主义的摧毁和建设
第十三章  人类精神的当代意向:回归纯思想—匡扶公平正义—永久和平论
尾声  精神-历史-人性-哲学的文化逻辑如休可能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