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哲学通史简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4136
  • 作      者:
    冯契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中国著名哲学家。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41年至1944年在清华研究院读研究生期间,曾从学于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等。离开西南联大后,曾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并先后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编《哲学大词典》、《中国近代哲学史》;个人的哲学著作是10卷本的《冯契文集》。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哲学通史简编(修订版)》是我的两种著作——《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的缩编本。缩编工作由陈卫平同志担任,他为此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最后我通读了全部书稿,作了一些修改,把它定名为《中国哲学通史简编》。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
  关于人的自由,首先是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哲学,强调伦理学和认识论的统一,崇尚理性的自觉。
  儒家的开创者孔子提出仁知统一的学说,认为伦理学和认识论是统一的。这一学说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人的道德规范以理性原则为根据,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而这种自觉性来源于理性认识.因此人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成为有道德的人。孔子以后的儒家,虽然分成不同的流派,但无论是孟子还是苟子,也无论是程朱、陆王还是王夫之、戴震等,都一致继承和发挥了孔子仁知统一的学说,注重伦理学上的自觉原则和“为学之方”(道德的教育和修养)。正是在这里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道德行为包含着三个要素:第一,道德理想表现于人的行为,具体化为道德规范;第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依据于理性认识.因此是自觉的行为;第三,道德行为应该是自愿的,是出于意志自由的活动,如果不是出于自愿选择而是出于被迫,那就谈不上行善或作恶。这些要素,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荀子都已经作了考察。虽然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学家都指出道德行为要自觉自愿,但自觉是理性的品格,自愿是意志的品格,两者是有区别的。两者的这一区别,正是中西哲学在伦理学说上的不同之处。
  在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尽管注意到了自觉与自愿、理性与意志的统一,不过他们仍然是较多地考察了自觉原则,而较少地讨论自愿原则。他们也重视“志”,认为道德行为要由意志力来贯彻,而这种意志力则是凭借理性认识和进行持久的修养锻炼来培养的,所以他们认为意志应服从于理性,杀身成仁是出于理性的自觉。这并没有错,不过从中可以看到他们注意的是意志的“专一”的品格,而对意志的“自愿”的品格则是忽视的。孔子以为要“知天命”、“顺天命”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讲人的自由,实际上已陷入了宿命论。秦汉以降的儒家正统派为了替封建专制辩护,更加忽视了自由是意志的自愿选择,进一步发展了宿命论。理学家把三纲五常形而上学化为“天理”,而天理即在人性之中,所以只须认识这一点,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求得“复性”便能达到“浑然与物同体”的“无对”境界,获得自由。这种理论片面地强调了理性的自觉,实际上是说“天理(天命)”已决定一切,要求人们自觉地屈从于命运。这不仅是忽视了道德行为的自愿原则,而且把宿命论精致化。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糟粕。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较多地考察了自愿原则和意志自由问题。伊壁鸠鲁学派用原子的偏离运动来论证意志自由,反对斯多葛派的宿命论。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讨论。西方的神学从中世纪到宗教改革,一直热衷于讨论原罪是否出于自由意志的问题;在近代,从康德、费希特、叔本华、尼采、柏格森、詹姆士以至存在主义,形成了一个很深的唯意志论传统。而在中国古代,虽然某些哲学家(如李筌、泰州学派等)有唯意志论倾向,却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悠久的传统。
  由上述分析可见,中国传统哲学比较早地考察了伦理学上的自觉原则,显示出了民族的特色。但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一个以“乐天安命”为自由的宿命论的传统,这个传统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前进。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第三节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近代哲学革命
第一篇  先 秦
第一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
第二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第三章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一篇  小结

第二篇  秦汉至清代(鸦片战争前)
第四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
第五章  玄学与儒、道、释的鼎立
第六章  儒、道、释合流的趋势
第七章  理学盛行和对理学的批判
第八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阶段
第二篇  小结

第三篇  近代(1840—1949年)
第九章  中国近代哲学的前驱
第十章  哲学革命的进化论阶段
第十一章  哲学革命进入唯物辩证法阶段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专业哲学家的
第三篇  小结
引证书目举要
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