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是因任何急重症打击而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机体真毛细血管网的灌注衰竭,组织氧和营养底物供应降到细胞可以耐受的临界水平以下,并发生代谢产物的积聚,是一种急性循环衰竭、生命脏器的低灌注和伴随代谢障碍的病理生理状态。1737年法国外科医生首次用“cboc”形容创伤对人体构成的这种严重“打击”。1743年英国人将其翻译为“shock”。国内学者又将其音译为“休克”,沿用至今。
任何原因引起心输出量、血容量、血管阻力等因素急剧变化时均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休克分类有多种方法,按临床实践分为:①低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②心源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④神经源性休克;⑤过敏性休克;⑥创伤性休克。上述多种机制可同时介入某一类型的休克。按病理生理状态分类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分型方法,有以下类型,①低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病人血容量不足是这类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见于出血、腹泻、创伤后等;②分布性休克(distributive shock):外周血管失张及阻力血管小动脉失张使大血管内压力损失,容量血管失张使回心血量锐减,血流在毛细血管或静脉中潴留,或以其他形式重新分布,而微循环中有效灌注不足,见于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③心源性休克:心脏本身因素不能泵出足够输出血量而导致组织灌注减少,见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等;④心外阻塞性休克(extracardiac obstructive shock):这类休克的基础是心脏以外原因导致血流阻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