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把握人生最关键的时机<br> 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br> 这本书是写给老师的。<br> 这本书是写给青少年的。<br> 书中的每一位人物、每一段情节、每一个事件、每一幅场景都是真实的。<br> 因而,首先我要感谢这些同学的分享。你们愿意将自己的改变、突破、令人感动的心路历程,慷慨地说出来,我想主要是因为你们希望别的年轻人知道,那些改变是可能的。<br> 更要感谢宛澍女士。她除了采访卡内基的讲师外,还要到台湾各地采访同学。她将自信比喻为房屋的地基,抗压能力是钢骨架构,热忱的态度是混凝土,沟通是房子的水管、电缆,人际关系是里面的装潢,而影响力像是标志性建筑。一幢孤单的建筑物,好像没有什么生命力,人也是一样。<br> 其实,我真的觉得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只要对孩子有用的、有好处的,我们都愿意给他们。<br> 问题是,什么才是对他们最有用的?<br> 几年前,我的第二个孩子黑立国打电话回来说,他升任华盛顿大学医院的副院长了。他才30多岁,而且在他前面还有那么多资深的主管,有些还是他的老师。他从董事会得到的答案是,他的沟通领导能力很强,所以董事会优先拔擢了他。<br> 你看,医生一定要会治病;但当很多医生都会看病时,沟通能力就发挥重要作用了。<br> 我很想跟父母们说一句话:你希望你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从现在起就朝那个方向去教导。<br> 例如,你希望他们成为听命服从的人,那从小就严加管教,说一不二、多体罚,像很多日本、德国的父母那般严厉,以致后来他们会听命从事侵略战争。<br> 如果你希望他们长大后,成为无拘无束的人,像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嬉皮一样,那就什么都不要管他。由他决定自己要不要洗澡,要不要上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