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己的生与利即托于其中。此种行为,一方面由于知识上的计较,知道众人皆死而一己不能独生;众人皆害而一己不能独利。又一方面,则亦受感情的推动,不忍独生以坐视众人的死,不忍专利以坐视众人的害。更进一步,于必要时,愿舍一己的生以救众人的死;愿舍一己的利以去众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别,一己生死厉害的关系,统统忘掉了。这种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是完全发动于感情的。”这样的情感,是已经超出了普通知识层次的爱的高级能力,是道德情感臻至极美的境界。只有爱具有美德的使命后,才能产生更远更深的力量,这力量也就导致了一个身心健康、和谐的人。
美德不能只靠书本教育和课堂说教,最有效的美德教育是现实生活环境中的道德风气和氛围,比如和谐校园,这是学风建设的一部分。教育要培养有教养的人,那么,教育者本身应该先有教养,就如想要学生爱你,你就必须先爱学生一样。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再美丽的言辞,也比不上自身合适的行为。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知识修养的一部分,大学里,洋溢着普遍的美德,远比洋溢着普遍的教材知识更重要。
英国自由教育的提倡者纽曼,认为大学的真正功能是培养“绅士”,他心目中的“绅士”是和谐的人,是经过心智训练,能对内心自由(爱)进行良好自我控制,其行为举止直接来源于内心之道德条件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人,在成为良好社会公民的同时,也是最为完善和最有修养的人,并随之带来社会和谐。
大学校园里,有来自各个阶层各种生长背景的人,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差异。在他们进人大学以前,已经受到家庭和社会不同深度的道德观念的灌输,而其中某些灌输不是能导致和谐的。他们爱的理想、道德的观念,若在大学里得不到健康积极的引导和强化,也许他们将终生坚持那些大学前教育,从而远离和谐。这是一个观念多元化,个性极度张扬的一个时代,若没有爱的教育,没有美德的陶冶,实现人的自由的大学教育之目的,将不知所终。推崇个人独立自由品性之出类拔萃,和推崇充满德性的心智是一致的。“文化和人格建构的历史经验表明,最可怕的个人的或集体的心智,不是蒙昧的心智,不是缺少知识的心智,而是被知识或各种说法武装下的苍白的心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