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190850
  • 作      者:
    余玮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朝鲜停战谈判签字、毛泽东畅游长江、周恩来的万隆历险、邓小平亮相联合国特别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华国锋平实而又传奇的佳话,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一段段珍贵回忆。在这一张张照片后面,连着同一个名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
    《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系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由红色纪实作家余玮倾情采写,新华社高级记者、毛泽东和华国锋专职摄影师钱嗣杰提供珍贵的一手新闻老照片而推出的力作,解密历史教科书和党史文献之外的另一段真实的历史细节,首次公开一批弥足珍贵的新闻老照片,披露部分共和国重大事件的细枝末节,弥补早期党史文献的一些缺失或遗漏之憾。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东北摇篮
    (一)红色新闻摄影家的灰色岁月
    ◎面对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钱嗣杰心底里一种信念油然而生:长大后,我要上战场打敌人。1946年6月,部队开拔的那一天,锣鼓喧天,披戴大红花的钱嗣杰频频向父亲和继母挥别。他没有想到,在10年之后才得以与父亲重聚。
    1927年(民国十六年),山东平阴全部被划为战区,各地均驻满军队。由于连年遭受旱、雹灾害,曾经闻名遐迩的“玫瑰之乡”平阴的玫瑰花已经成片枯死,鲜花产量大减。钱乐恩眼见民不聊生,当地生计十分拮据惨状,于是做通父辈和兄长的思想,想到外地闯闯,寻一条活路。恰在这时,他接到在东北黑河一位朋友的信函,建议他到那里谋生。
    行前,钱乐恩一一拜谢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这些年来对自己的关照,并一再嘱咐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好好照顾年长的父母,下决心一定在外面好好闯荡,混出个人样。老母亲泪水涟涟,从屋子里拿出几瓶家乡产的“玫瑰酱”和当地酿造的“玫瑰酒”,对钱乐恩说:“三儿呀,在外面也很不容易的呀!你们一家人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特别是你的媳妇马上就要生产了,更需要你的关照……”说着,老母亲拉着儿媳的手,恋恋不舍。
    故土难离呀,手拿母亲送的家乡特产,钱乐恩也十分激动。他不由得含泪吟唱起当地流传的《平阴竹枝词》:“隙地生来千万枝,恰似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尽管平阴玫瑰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汉朝。而此时,平阴玫瑰因灾产量锐减,花农难以度日。
    上路了,为生计所迫的钱乐恩挑着担子,一头挑着五六岁的女儿钱麟瑞,一头挑着家什,有身孕的妻子钱李氏则在后面紧跟着,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闯关东”路途。
展开
目录
回归历史现场(前赘)
一、东北摇篮
(一)红色新闻摄影家的灰色岁月
◎面对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钱嗣杰心底里一种信念油然而生:长大后,我要上战场打敌人。1946年6月,部队开拔的那一天,锣鼓喧天,披戴大红花的钱嗣杰频频向父亲和继母挥别。他没有想到,在10年之后才得以与父亲重聚。
(二)阴差阳错撞入“红镜头”
◎曾想在蓝天白云中穿行、做一名空军飞行员的钱嗣杰阴差阳错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摄影专家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述,他听着听着,泪水情不自禁夺眶而出,同时为自己即将从事军事新闻摄影而自豪。战士们说,钱嗣杰一来,就要打大仗。
二、新闻战士
(三)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为选择拍摄角度,钱嗣杰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不料,敌人临时增援3个师,面临身陷敌人包围圈的危险,钱嗣杰火速撤离,天黑后才脱离险区。他一次次透过镜头见证战争的惨烈,战场上的尸体就像“秋天的稻谷捆”一样。
(四)新闻战士聚焦“围困长春”
◎一方面要拍照,一方面也要参与战斗。钱嗣杰随部队行军多是小跑,一天90至100里路地跑。打胜仗,他很高兴,能在战斗中拍到好照片更是高兴。每次战斗后都举行2寸小照片展览,战士们看到自己在战斗中的情景上了展览十分兴奋。
(五)亲历平津战役的烽火
◎韩先楚、罗舜初率领四十军从锦州出发,钱嗣杰带着摄影器材踏上了平津战役的征程。敌军像输红了眼的赌徒,不惜血本,仗着大炮、坦克的火力优势,连续组织反扑,妄图夺回南苑机场,但被击退,只得在城内修建简易机场。
三、开国烟云
(六)沸腾的北平入城式
◎他不停地拍照,想为北平的辉煌历史记录难得的瞬间。“钱嗣杰!钱嗣杰!”突然,钱嗣杰听到似乎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于是,他放下相机,四处张望,循着声音望去是否真的有人喊自己。静心一听,还真是有人在呼喊自己的姓名。
(七)庄严举起了右拳
◎这时,一个身着朴素的女子闻声过来,尽管面容显得有些沧桑,但是走路非常轻快。钱嗣杰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失散了十一二年的姐姐钱麟瑞。两人抱头痛哭起来。不久,齐观山交给钱嗣杰一本油印的《共产党宣言》。
(八)身背相机走进石碑胡同
◎一个简单的仪式在石碑胡同甲22号举行。这一天,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正式挂牌成立。钱嗣杰正式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肩负对内对外发稿的新闻摄影机构的一员。北京的妓院全部被查封,钱嗣杰在采访中感受到群众拍手称快,反响强烈。
(九)在西南之旅品味中华儿女情
◎白天他一方面要跟随大家拍照,一方面要负责大家的安全工作,晚上还要在驻地制高点布置警力。看到老百姓热烈欢迎和欢送的场面,钱嗣杰的眼睛一次次湿润了,热泪有时沾满镜头,感受到浓浓的中华儿女情。
四、开城岁月
(十)职业与域外的战火结缘
◎清早,钱嗣杰被人从睡梦中叫醒,被告知组织决定派他去朝鲜。曾多次出生入死穿行在战火硝烟中的他,对当时的防空警报并没有感到太多的紧张。但是见炮弹在路边响起,子弹从身边飞过,才感受到战争对生命的威胁,既兴奋又惊险。
(十一)谈判桌外的“明争暗斗”
◎谈判桌上唇枪舌剑,谈判桌外,双方记者也在“明争暗斗”。“竞争”最激烈的要数摄影记者了,或立或卧或弓着腰或踩在凳子上咔咔地拍个不停。战地记者出身的钱嗣杰“毫不客气”地抢镜头,用“莱卡”135拍下了不少贵珍镜头。
(十二)“冲锋”在有硝烟与无硝烟的两个战场
◎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向敌人猛攻,钱嗣杰被眼前的战争场面所震撼,跟着冲锋,拍摄了令人热血沸腾的壮观场面。谈判可以休会,但是新闻宣传不能休战,他和同事紧密配合,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十三)迪安“死而复生”的背后
◎五角大楼内,迪安“阵亡”的追悼仪式隆重举行,并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不久,美国《星条报》等刊登了钱嗣杰所拍摄的《迪安生活在战俘营》组照。杜鲁门十分尴尬,只得发表“尚需调查个中原委”的声明。
(十四)10分钟的签字和575次大小会议
◎大厅顿时一片安静。钱嗣杰感觉到连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签字的全过程仅有10分钟。此刻,他屏住气息,用“禄莱”120从不同角度拍摄了许多珍贵照片,定格历史的瞬间。南日与哈里逊没有寒暄,没有握手,签完字后离座而去。
五、万隆传奇
(十五)新婚不久接到新任务
◎结婚的新房是单位的集体宿舍,两张公家发的单人床并在一起就是婚床。就在新婚不久,钱嗣杰接到新任务: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采访亚非会议。试穿起“红都服装店”订制的外形美观大方的中山装,他爱不释“身”。
(十六)与死神擦肩而过
◎两人不太情愿马上离开香港,整个晚上闷闷不乐。第二天,天一亮,他们带着情绪乘坐荷兰的“芝万谊”邮轮起航了。却因,没有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而逃过一劫。然而,死里逃生的钱嗣杰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十七)没有等到的异域约会
◎10多天前,离开北京时,钱嗣杰曾同他们握手说:“雅加达见!”并且计划好了自己在印尼欢迎他们,现在自己到了,可是他们却不在了。想起这些,一阵绞痛攫住了钱嗣杰的心。飞机降落在安第机场时,钱嗣杰用手中的装备连续“扫射”。
(十八)一封匿名信和一种不和谐的声音
◎大使馆突然收到一封署名“觉醒了的国民党暗杀队员”的检举信。陈毅迅速召集中国代表团成员作紧急动员:“人人都要做保卫工作,大家都是总理的警卫员。”周恩来不时在纸上记着什么,悄悄地与陈毅交换着看法。
(十九)3分钟的拍摄和18分钟的激情演说
◎周恩来走上讲坛的时候,水银灯一齐亮起来,照相机一齐响起来。钱嗣杰被特批进到一楼会场,拍摄时间是3分钟。他看到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周恩来身上,认真地听,而周恩来激情满怀地高声发表自己的演说,目光凝重。
(二十)寄托战友一份未了的心愿
◎5天5夜没有合眼,也记不清吃了几顿饭,钱嗣杰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一股劲。总理忙,他也跟着忙。每一篇报道、每一张照片,都寄托着战友们一份未了的心愿。正是由于周总理的周密考虑,让钱嗣杰又一次避免了不幸。
(二十一)难以释怀的生死情
◎港英警方也曾传讯过周驹两次,但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使其一直逍遥法外,并得以逃脱。这些年来的清明前后,总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捧着鲜花来到芳草萋萋的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中的一块石碑前,久久伫立。
六、绝境飞行
七、不辱使命
八、主摄红墙
九、握手世界
十、国事风云
十一、镜头情怀
瞬间的永恒(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