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针刀五官科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08437
  • 作      者:
    梁振声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振声,男,1948年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首届全国中医拔尖人才,太极舒筋针发明人(国家专利号201120224913.3)。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常委,中华针刀医师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针刀分会会长。中国医促会中西医结合疑难病症学科专家委员,石家序傅山中医院专家门诊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针刀五官科学》共分为八章。一至七章依次为五官科学概述、五官科针刀应用解剖、五官科疾病检查方法、针刀治疗五官科疾病理论基础、五官科疾病针刀手术麻醉及常用针刀刀法、术前准备与术后康复护理。第八章重点介绍常见五官科疾病的针刀治疗与术后康复措施。附录一介绍针刀科病历文书;附录二介绍针刀术后康复操的锻炼方法。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可供广大针刀临床医师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刀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医专业学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中医学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 一、中医五官科学发展史 中医学对五官疾病科的认识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就有原始的医疗活动。夏商时代对五官科疾病已有初步的认识。比如甲骨文中有表示龋齿病及鼻病的符号;而且在卜辞中还载有“贞旨自病”(自者鼻也)、“贞病耳”、“贞病舌”、“贞病口”等。西周时有《礼记月令》记载:“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左传》说:“耳不听五声为聋”,这是关于耳聋的最早定义。《山海经》里载有元龟、白鹤等多种预防和治疗耳病、眼病的药物。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五官科医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已有较系统的关于五官科疾病病因病机方面的论述,为五官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对眼耳鼻咽喉口齿的生理功能作了概括,更重要的是从整体观出发,认识到眼耳鼻咽喉口齿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即认为眼、耳、鼻、口、舌为苗窍,受五脏所主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主目……在窍为目”,“心主舌……在窍为舌”,“脾主口……在窍为口”,“肺主鼻……在窍为鼻”,“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脉度》中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辨五味”,“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等。对于五官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也有不少论述。如《灵枢?决气》篇说:“精脱者,耳聋。”《灵枢?口问》篇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五官科疾病及症状有耳聋、耳鸣、鼻衄、鼻渊、喉痹、喉塞、口糜、口疮、齿痛、龋齿等30多种。秦汉时代已有口齿科、咽喉科存在。《淮南子?记论训》中记载有关于喉病手术的意见:“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这是经过实践总结的经验。《神农本草经》中涉及治疗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药物有53种,这些药物大多数沿用至今。据文献记载,汉代名医华佗曾用大蒜汁治愈咽部重患病人。《伤寒杂病论》中对五官科疾病的治疗比较系统,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伤寒论》对于伤寒少阴咽喉痛进行辨证施治,运用猪苓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等不同方药治疗不同症状咽喉病,确有成效,故成为后人治疗咽喉诸病的常用方法。隋唐时期对于五官科疾病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长足的发展。《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病因病理专著,其中对于五官科疾病设有专卷论述,列症69候,还有不少疾病散见于其他各卷中,全书论及五官科疾病有130多候,并将小儿五官科疾病作了专卷论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将鼻、口、舌、唇、齿、喉、耳病归为七窍病,收集其治法处方291首、灸法14首。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五官科学概述
第一节  中医学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
一、中医五官科学发展史
二、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
第二节  西医学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
第三节  针刀医学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
一、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和网眼理论
二、对五官科常见疾病的认识

第二章  五官科针刀应用解剖
第一节  人体弓弦力学系统
第二节  眼部的解剖
一、眼部的表面解剖
二、眼部弓弦力学系统
三、眼部的神经、血管
第三节  鼻部的解剖
一、鼻部的表面解剖
二、鼻部弓弦力学系统
三、鼻部的血管、神经
第四节  咽部的解剖
一、咽部的表面解剖
二、咽部弓弦力学系统
三、咽部的血管、神经
第五节  喉部的解剖
一、喉部的表面解剖
二、喉部弓弦力学系统
三、喉部的血管、神经
第六节  口腔部解剖
一、口腔部表面解剖
二、口腔弓弦力学系统
四、颌面部血管和神经
第七节  耳部的解剖
一、耳部的表面解剖
二、耳部弓弦力学系统
三、耳部的血管、神经
第八节  颅面部解剖
一、颅面部的体表标志
二、颅面部的体表投影
三、颅面部弓弦力学系统
四、颅面部血管、神经分布及淋巴回流

第三章  五官科疾病的检查方法
第一节  专科检查
一、眼部的专科检查
二、鼻部的专科检查
三、咽部的专科检查
四、喉部的专科检查
五、口腔的专科检查
六、耳部的专科检查
第二节  影像学检查
一、眼部的影像学检查
二、鼻部的影像学检查
三、咽部的影像学检查
四、喉部的影像学检查
五、耳部的影像学检查

第四章  针刀治疗五官科疾病理论基础
一、人体与力的关系
二、人体内的3种基本力学形式
三、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力学结构生命体
四、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认识
五、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原因--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
六、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构架理论--网眼理论
七、慢性软组织损伤针刀治疗机理

第五章  五官科疾病针刀手术麻醉
第一节  麻醉用药
一、麻醉前用药
二、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三、麻醉前用药的种类
四、麻醉前用药的注意事项
五、常用局部麻醉药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
二、药品的准备
三、手术准备
第三节  常用麻醉方法及术中体位
一、局部浸润麻醉
二、退出式麻醉
三、麻醉体位的安置
第四节  术后镇痛
一、概念
二、常用术后镇痛药
第五节  麻醉后的护理
一、护理目标
二、护理措施
三、局麻后的护理
第六节  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局麻药过敏反应
二、局麻药物中毒

第六章  常用针刀刀法
一、常用针刀类型
二、进针刀四步规程
三、常用针刀手术入路
四、常用针刀刀法
五、针刀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六、针刀手术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针刀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
第一节  针刀术前准备
一、病人和亲属的思想工作
二、针刀术前的一般准备
三、五官科针刀手术常用体位
第二节  针刀术后处理
一、针刀术后常规处理
二、针刀术后护理
三、针刀异常情况处理
第三节  五官科疾病针刀术后康复
一、概述
二、康复与人体弓弦力学系统的关系
三、针刀术后康复的病理学基础和目的

第八章  常见五官科疾病针刀治疗与术后康复
第一节  颈性失明
第二节  眉棱骨痛
第三节  上睑下垂
第四节  青光眼
第五节  近视
第六节  远视
第七节  散光
第八节  霰粒肿
第九节  视神经乳头炎
第十节  鼻息肉
第十一节  过敏性鼻炎
第十二节  萎缩性鼻炎
第十三节  肥厚性鼻炎
第十四节  酒渣鼻
第十五节  鼻甲肥大
第十六节  复发性口腔溃疡
第十七节  舌下囊肿
第十八节  慢性咽炎
第十九节  慢性喉炎
第二十节  牙髓炎
第二十一节  牙龈炎
第二十二节  牙周炎
第二十三节  慢性扁桃体炎
第二十四节  颞下颔关节强直
第二十五节  耳呜

附录一  针刀科病历文书
第一节  针刀科门诊病历范例
第二节  针刀科住院病历范例
第三节  针刀科手术知情同意书范例
第四节  针刀科手术记录范例
第五节  针刀科出院记录范例

附录二  针刀术后康复操
一、头颈部康复操
二、肩部康复操
三、胸背部康复操
四、肘部康复操
五、腕手部康复操
六、腰腹部康复操
七、髋部康复操
八、膝部康复操
九、踝足部康复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