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学对五官科疾病的认识 一、中医五官科学发展史 中医学对五官疾病科的认识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就有原始的医疗活动。夏商时代对五官科疾病已有初步的认识。比如甲骨文中有表示龋齿病及鼻病的符号;而且在卜辞中还载有“贞旨自病”(自者鼻也)、“贞病耳”、“贞病舌”、“贞病口”等。西周时有《礼记月令》记载:“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左传》说:“耳不听五声为聋”,这是关于耳聋的最早定义。《山海经》里载有元龟、白鹤等多种预防和治疗耳病、眼病的药物。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五官科医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已有较系统的关于五官科疾病病因病机方面的论述,为五官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对眼耳鼻咽喉口齿的生理功能作了概括,更重要的是从整体观出发,认识到眼耳鼻咽喉口齿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即认为眼、耳、鼻、口、舌为苗窍,受五脏所主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肝主目……在窍为目”,“心主舌……在窍为舌”,“脾主口……在窍为口”,“肺主鼻……在窍为鼻”,“肾主耳……在窍为耳”;《灵枢?脉度》中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辨五味”,“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等。对于五官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也有不少论述。如《灵枢?决气》篇说:“精脱者,耳聋。”《灵枢?口问》篇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阴阳别论》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五官科疾病及症状有耳聋、耳鸣、鼻衄、鼻渊、喉痹、喉塞、口糜、口疮、齿痛、龋齿等30多种。秦汉时代已有口齿科、咽喉科存在。《淮南子?记论训》中记载有关于喉病手术的意见:“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这是经过实践总结的经验。《神农本草经》中涉及治疗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药物有53种,这些药物大多数沿用至今。据文献记载,汉代名医华佗曾用大蒜汁治愈咽部重患病人。《伤寒杂病论》中对五官科疾病的治疗比较系统,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伤寒论》对于伤寒少阴咽喉痛进行辨证施治,运用猪苓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等不同方药治疗不同症状咽喉病,确有成效,故成为后人治疗咽喉诸病的常用方法。隋唐时期对于五官科疾病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长足的发展。《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病因病理专著,其中对于五官科疾病设有专卷论述,列症69候,还有不少疾病散见于其他各卷中,全书论及五官科疾病有130多候,并将小儿五官科疾病作了专卷论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将鼻、口、舌、唇、齿、喉、耳病归为七窍病,收集其治法处方291首、灸法14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