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乐院本”的角色
南宋《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日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由于承袭宋杂剧的传统体制,金院本的角色也是五人,“一日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日副末,古谓之苍鹘……一日引戏,一日末泥,一日装孤”(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
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这五个角色中,应以“副净”和“副末”这两个滑稽角色为主。“副净色”,专门“发乔”,即装杲卖傻;“副末色”专门“插科打诨”,“插科”是指滑稽动作,“打诨”是指滑稽语言,即与副净色开玩笑,制造各种发噱的笑料。这五个角色都有明确的分工,角色的表演过程都是“全以故事,务为滑稽”。院本《请王勃》中的“净”与“末”这对滑稽角色表演的专职便是“插科打诨”。
《请王勃》从宋代的节级要请唐代的王勃这一滑稽可笑的情节开始,又将《滕王阁序》中的“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曲解为王勃是身高不满三尺的侏儒,于是为了表演既是“假”的又是只有三尺高的王勃,就有“装”王勃、“装”三尺矮子的“科诨”。他们运用“科诨”的传统滑稽艺术手段,加上艺术性的夸张,来制造令人捧腹的艺术效果。
《金瓶梅》第三十一卷的《请王勃》中,当“末”听说面前的“净”就是作滕王阁诗的“唐朝身不满三尺”的王勃时,马上就取出那副节级交给他的“样板”来,对“净”进行测量。于是“净”就坐在“小板凳儿”上缩着腰“妆矮子”。经过“末…将样板比”,“净越缩”等艺术夸张的滑稽动作,让人为之忍俊不禁。像这种艺术夸张的滑稽动作乃是“笑乐院本”一种传统性的艺术手法,如笑乐院本《柳下惠》中演前村女子出门探亲,遇到风雪,晚上天黑,就去敲鲁国掌管刑狱的士师柳下惠的门,本来讲究贵族礼节的柳士师不仅将“冻倒”的女子“扶起坐怀中介”,还“把双袖将他揾”。这里的“扶”、“坐”、“揾”等带有夸张性的滑稽动作,同样收到了十分强烈的喜剧效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