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瓶梅》艺术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934927
  • 作      者:
    杨子华著
  • 出 版 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杨子华,1937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水浒学会理事、学术委员,《水浒争鸣》丛刊编委,主要从事《水浒传》与《金瓶梅》研究。著有《水浒民俗文化》《水浒文化新解》《金瓶梅文化新解》《西湖游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金瓶梅》是我国明代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艺术世界》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 、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杨子华编著的《金瓶梅艺术世界》从说唱艺术、戏曲艺术、舞蹈艺术、游艺、杂艺、妆饰艺术、灯节艺术等方面对小说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艺术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笑乐院本”的角色
  南宋《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日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由于承袭宋杂剧的传统体制,金院本的角色也是五人,“一日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日副末,古谓之苍鹘……一日引戏,一日末泥,一日装孤”(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
  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这五个角色中,应以“副净”和“副末”这两个滑稽角色为主。“副净色”,专门“发乔”,即装杲卖傻;“副末色”专门“插科打诨”,“插科”是指滑稽动作,“打诨”是指滑稽语言,即与副净色开玩笑,制造各种发噱的笑料。这五个角色都有明确的分工,角色的表演过程都是“全以故事,务为滑稽”。院本《请王勃》中的“净”与“末”这对滑稽角色表演的专职便是“插科打诨”。
  《请王勃》从宋代的节级要请唐代的王勃这一滑稽可笑的情节开始,又将《滕王阁序》中的“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曲解为王勃是身高不满三尺的侏儒,于是为了表演既是“假”的又是只有三尺高的王勃,就有“装”王勃、“装”三尺矮子的“科诨”。他们运用“科诨”的传统滑稽艺术手段,加上艺术性的夸张,来制造令人捧腹的艺术效果。
  《金瓶梅》第三十一卷的《请王勃》中,当“末”听说面前的“净”就是作滕王阁诗的“唐朝身不满三尺”的王勃时,马上就取出那副节级交给他的“样板”来,对“净”进行测量。于是“净”就坐在“小板凳儿”上缩着腰“妆矮子”。经过“末…将样板比”,“净越缩”等艺术夸张的滑稽动作,让人为之忍俊不禁。像这种艺术夸张的滑稽动作乃是“笑乐院本”一种传统性的艺术手法,如笑乐院本《柳下惠》中演前村女子出门探亲,遇到风雪,晚上天黑,就去敲鲁国掌管刑狱的士师柳下惠的门,本来讲究贵族礼节的柳士师不仅将“冻倒”的女子“扶起坐怀中介”,还“把双袖将他揾”。这里的“扶”、“坐”、“揾”等带有夸张性的滑稽动作,同样收到了十分强烈的喜剧效果。
  ……
展开
目录
屠隆与杭州的“茶缘”、“戏缘”

说唱艺术
小唱:早期在杭州瓦子里说唱的“小唱”
小说:有说有唱的短篇“小说”
评话:说西汉评话《鸿门宴》
道情:手执渔鼓简板的“唱道情”
门词:挨门儿说唱的“门词儿”
宣卷:晚明杭州的佛教文学“宣卷”

戏曲艺术
杂剧:独步一时的“元杂剧”
海盐腔:风靡于浙江的“海盐腔”
院本:滑稽幽默的“笑乐院本”
傀儡戏:在灵前表演的“傀儡戏”

舞蹈艺术
舞高跷:高佻汉跳起“高跷”舞
货郎儿:摇动串鼓儿,跳起“货郎儿”
踏歌舞:游人队队“踏歌舞”
舞鲍老:扭得村村势势的“舞鲍老”
舞迓鼓:戴假面打迓鼓的“迓鼓”舞
队舞:鼓乐响动,笙歌拥奏,表演“队舞”
傩舞:敲地吊锣鼓,跳“鬼判傩舞”
采莲舞:划动船桨,跳起“采莲舞”
六么舞:吹起凤箫,跳起“六么舞”
霓裳舞:演奏碧云仙曲,跳起“霓裳舞”
观音舞:白衣合掌,跳起“观音舞”
天魔舞:朱缨盛饰的十六美女“天魔舞”

游艺
投壶:葡萄架下“投壶耍子”
斗百草:香茵之上“斗百草”
斗叶儿:两人对着玩“斗叶儿”
秋千:犹若飞仙一般的“荡秋千”
足球:妓女爱玩的“足球”游戏
博戏:掷骰猜枚、抢红、牙牌、双陆、下棋
谜语:撒放“谜语”,往来嘲戏
传花击鼓:欢乐饮酒,“传花击鼓”

杂艺
百戏:惊人而奇妙的“百戏”
走马卖解:超、腾、纵、跳的“走马卖解”
撮弄:变化百端、奇妙万状的“撮弄”
娱乐:纵情声色,享受“娱乐”
酒令:掷骰令、猜枚令、诗令、唱曲令、骨牌令、笑话令、急口令、江湖
令、顶真续麻令、拆牌道字令

妆饰艺术
杭州攒:头上挽着一窝子“杭州攒”
簪花:妙龄少女,鬓边“簪花”
头面:黄烘烘火焰般的好“头面”
丁香儿:挂在耳边的耳环“丁香儿”
花钿:鬓边插着梅花“钿儿”
戒指儿:手上笼着金“戒指儿”
弓鞋:小脚上着淡黄软袜“弓鞋”
绣花鞋儿:去他(她)“绣花鞋”头上只一捏
方胜儿:“方胜儿”里面有一对同心结
杭绢衣服:穿一件流行的“杭绢衣服”
缠足:晚明妓女“缠足”之风

灯节艺术
灯景:玩月楼上观赏元宵“灯景”
鳌山:巍峨百尺矗晴天的“鳌山”
烟火:元宵灯节流光溢彩的“烟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