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故也称精神分裂症药。抗精神病药可在不影响意识清醒的条件下,控制兴奋、躁动、幻觉及妄想等症状。
现有抗精神病药物通常按药理作用可分为两类,即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前者又称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它们主要是单纯的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等。相对于前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为非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它们除了对多巴胺D2受体有作用外,对包括5-羟色胺受体等也同样有作用。这些药物包括利培酮(维思通)、奎硫平(思瑞康)、奥氮平(再普乐)、氯氮平等。它们的使用剂量通常较小,副作用较少,总体而言安全性更好。由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更佳的药理特点,它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焦点。但随着研究的进展,这类药物的一些副作用也陆续被发现。例如,此前曾经有研究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给老年痴呆症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对血糖、血脂等代谢问题的影响也有争论。2009年1月,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局最新研究显示,使用维思通、思瑞康、再普乐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显著增加患者因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而猝死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再度引起人们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安全性的关注。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同时,精神疾病也逐渐增多。据统计,精神障碍在我国的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经跃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恶性肿瘤等疾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