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础护理学教学创新实践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228570
  • 作      者:
    焦娜娜
  • 出 版 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焦娜娜,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贵州省护理学会职业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任职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其主讲的《基础护理技术》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高职老年护理‘课证融合,赛训相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来,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10余部,其中为第一作者主编的《社区护理学》活页式教材,入选贵州省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主持完成省、市级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SCI2篇,中文核心6篇;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基础护理学教学创新实践》系统探讨了基础护理学教学创新实践,涵盖教学概述、多元化教学法应用、操作技术规范、课程思政教学及教学质量效果评析。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滞后、方法陈旧、实践环境差、考核形式单一及教师信息素养不足等问题,强调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实践环境、完善考核机制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等措施,推动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基础护理学教学探索与发现
  一、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基础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内容围绕护理岗位的能力需求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对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然而,当前基础护理教学中存在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岗位需求
  教学内容滞后于临床岗位需求,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未能充分结合。通过对行业岗位调查发现,当前护理专业所学的基础护理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临床实际情况,其中最为突出表现是新设备和新仪器的使用情况。大部分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并未将基础护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传递给学生。众所周知,医学类教材从出版到广泛使用,期间需要花费较长周期,且在此期间临床上会出现较多新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现阶段使用的教材,往往不包括近几年内产出的新理论、新方法。因此,教师应对这一问题有准确的认识,在进行教学期间,通过课件形式将近年来产出的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还能与时俱进了解最新基础护理知识。
  (二)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训课程占总课时的50%以上。但部分教师受限于自身缺乏工作经验、实训工作场地不完善等原因的影响,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过于传统等问题。理论教学多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教学多以“教师先示教,学生后练习”为主,教师教学期间,把关注点聚焦在操作流程和操作动作是否规范上面,以此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此种方式会大大限制学生的灵活性和应用能力,也阻碍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教学质量或学生体验角度分析,此种方式的劣势均大于优势,会导致学生开始实习后,无法与患者进行良好交流,只能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特别是在实践阶段面对突发的情况和技术难题时,无法迅速回应处理,负面影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三)实践教学环境较差,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无法有效结合
  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护理专业在就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学校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造成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学校并没有增加实践训练资源,大多数学校实践环境不佳,训练设备、场地和材料十分有限。在此环境下,实践操作存在一定局限性,学生只能练习所学操作的若干项,无法将学习到的内容全部加以实践,导致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同时学生因为经费、交通、安全等因素影响,几乎没有临床见习的机会,无法将课堂所学知识关联医院实际场景,不利于学生形成临床思维。
  (四)考核形式单一、评估形式局限
  如今,基础护理学依然沿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理论考试局限于笔试为主。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是否记忆知识点,并未关注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创新力以及学习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每学期仅选择2到3个操作内容进行考核,使用较为固定且简单的考核标准,且未制定完善的评价体系。近几年技能考核标准中新增了人文素养考核,但是也仅设置了单一的案例考核情景,学生为了应对考核不断强化考核记忆,因此现有的考核内容并不能准确的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极易出现学生高分数低能力的情况。
  (五)教师信息素养缺乏,现代教育手段匮乏
  越来越多学校建成了省级或校级精品课程,但将其应用到教学中的教师少之又少,此种情况非常浪费资源。同时,绝大部分教师在备课阶段会准备好教学内容以及技能操作,但是并未在如何结合科技手段与教学模式方面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另外,因部分教师信息素养有限,不能够设计出质量良好的视频和课件,还有部分教师认为使用信息化,主要是为了能够替代板书,为教学提供便利,此种情况对学生掌握知识并无好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基础护理学教学概述 001
第一节 基础护理学教学探索与发现 002
第二节 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导课策略 010
第三节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新媒体的应用 014

第二章 多元化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018
第一节 多元化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019
第二节 多元化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064

第三章 基础护理学操作技术规范 088
第一节 患者安全护理技术 089
第二节 患者舒适护理技术 117
第三节 特殊饮食与排泄护理技术 134
第四节 物理疗法护理技术 160
第五节 药物疗法护理技术 172
第六节 病情观察与抢救护理技术 212

第四章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概述与思政元素挖掘 226
第一节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概述 227
第二节 基础护理学思政元素挖掘 231
第三节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235

第五章 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效果评析 241
第一节 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概述 242
第二节 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4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