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财富与伟大
对员工进行节俭、谨慎和自控精神等方面的培养,雇主可以做很多事情。虽然有的员工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接受别人对他的施舍,但是他们也决不会拒绝别人对他的帮助。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员工能够做得很好。经过培养,他们已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能够将收入中的一部分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在对他们进行素质培养的同时,他们同样需要鼓励和支持,更需要同情和帮助。
如果雇主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把对员工的同情和信心给予员工。事实上对于雇主来说,他们付出的其实很少,但是却能得到很多。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这样的事例,即哪儿的雇主对社会的福利情况和对员工的进步表现得十分关心、关注,而他们却并没有从员工们增长的爱戴与热情中得到报偿。例如,雇主们会考虑并找到一个适合发放工资的时间和地点,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员工在星期六的晚上,到市场上肆意地挥霍。很多员工常常在周末的时候购买一些价格昂贵但又非必要的物品。当然,还有一些稍有积蓄的员工会选择适当的时候,以更优惠的价格采购那些物品。雇主还应该避免在酒馆里发工资,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拿到工资之后,不会就近在酒馆里大吃大喝,因为这样的挥霍是无益处的。
雇主能够为员工做的事情其实远不止这些。在培养员工的节俭习惯上,雇主们应该作出更积极的努力。例如,为员工们设立储蓄银行,为他们的孩子设立便士银行,鼓励员工们组织以崇尚节俭为宗旨的俱乐部,或者一些社团,成立崇尚节俭衣食的俱乐部等。员工们可以自由地参加任何一个俱乐部或社团。没有政府部门的干涉,也无须他人指点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好钱。很多大雇主已经从他所鼓励组织的节俭团体中获得了实际的好处——他们赢得了员工对他们的尊敬,并且可以和员工更融洽地合作。
实际上,雇主和员工都渴望得到对方的同情。而这种渴望却又弥漫着整个社会——贫民、劳动者、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人中。但是这些不同级别的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社会的鸿沟,这些鸿沟既很难跨越,又很难愈合。就像著名的塔尔弗尔德法官在临终的时候说:“如果别人问我,英国的社会上最缺少什么东西,我会回答,缺少阶级与阶级之间的融合。简而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缺少同情。”然而这种真知灼见的观点却不被人重视。这个古老的真理源于基督教义——“彼此相爱”,这个简单的说法也包含在福音书中,它足以使世界获得新生。但是在那些有着等级差异的地方,人们彼此疏远,以至于失去了相互了解的机会,从而他们很难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关心,更不用说相互之间真正的同情和友爱了。
慈善行为并不能使穷人彻底脱离困境。施舍他们的钱、毯子、煤以及类似的物资总是有限的,但是那里最需要的是同情。许多绅士和淑女们在慈善活动中,仅仅是慷慨地施舍穷人金钱,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心。穷人们不被人们认可是同属于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他们甚至不被人们认为他们的胸膛内也跳动着一颗人类共有的热血之心。
主人和仆人共同生活在一种缺乏同情心的冷漠环境下。他们将“人各为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只顾自己游泳就好了,不会关心是否有人,或者是谁沉下去了。”在酒馆里,侍者把一个酒醉的男人叫醒,说:“街道那边发生了火灾!”那人却说:“在我隔壁的屋子烧起来之前,请不要打扰我。”一个雇主对他的员工说:“你可以尽量地利用我,我也同样可以尽量地利用你。”但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永远都不会实现。对于一个内心充满同情心的人来说,他决不允许用这样的做法来破坏他的优秀品质。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应该看到人性中最光明的一面。波林布鲁克勋爵说:“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因为我曾领教过最卑鄙的灵魂的厉害。”
另一方面,对于劳动阶级的人们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和雇主们的利益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希望尽可能多地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报酬,希望人们更加珍视劳动,从而确保得到更高的工资。于是,两个阶级的人们共同关心的只是金钱,他们之间不仅没有相互的同情,更不存在友爱,冲突不可避免,罢工事件时有发生。两个阶级,在他们各自领导者的支持下,决心义无反顾地“战斗到底”,因此我们就看到了发生在布莱斯顿、纽卡斯尔、伦敦和南威尔士等城市的无数次破坏性的罢工事件。
对于斗争的双方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取得胜利,并且是真正的胜利。但同时,双方也会受到一些可怕的损失。他们之间会产生一种普遍性的怀疑,社会也会遭到彻底的腐蚀。而唯一拯救这一切的方法只能够从基督教提倡的博爱精神和真正的善行中才能找到。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社会风气,使之变得美好。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将金钱作为礼物赠与他人是毫无益处的。除非有一颗善良的心,除非人们之间建立起了同胞之爱,否则,塔尔弗尔德法官在临终前所悲叹的不幸与灾难就真的无法避免了。
……
展开
——英国《金融时报》
“塞缪尔·斯迈尔斯先生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贡献了非常优秀的精神食粮。他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了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英国《观察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