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的姊妹篇请见:
为什么不新鲜的食物是糟糕的,而餐馆冠以“美食”之名奉上的不新鲜食物就变成恶俗了呢?T﹒S﹒艾略特说“人类无法承受太多的真实”又跟恶俗有什么关系?
《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作为《格调》的姐妹篇,延续了辛辣讽刺的毒舌写法,通过无情的揭露和入骨的剖析,淋漓尽致地描绘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恶俗。从酒店、食品、物品、广告、电影、电视,到人物、信仰、行为、大学,在现今这个虚伪的商业欺诈时代,各个领域都充斥着俗艳、伪善、愚昧、无知和外强中干,人们却还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恶俗无处不在。
海报:
——石涛(出版人,京东商城副总裁)
这是受够了的知识分子的表达方式。
——罗永浩(牛博网创始人,老罗英语培训创始人)
当装腔成为全民运动,《恶俗》有如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窥见繁花锦簇背后的虚无荒凉,《恶俗》还是一把钢针,扎破浮华的谎言与掩饰,并恰到好处。
——花总(《花果山装腔指南》作者,新浪微博@花总丢了金箍棒)
凭借非凡的才智和对虚伪的敏锐嗅觉,保罗·福塞尔以小短文的形式,精准地分析并揭露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种种恶俗事物。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福塞尔真正谴责的,是人们在等级上的不安全感、愚蠢和褊狭……他既研究了恶俗影响下无知的大众文化,又以这本极为有趣的书,为美国丧失的魅力唱了一曲挽歌。
——《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保罗·福塞尔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评论并非都是讽刺,虽然经常被形容为“冷嘲热讽”,事实上,他的批判背后有着深切的关怀和悲悯。
——《卫报》(The Guardian)
保罗·福塞尔是观点尖锐的文学学者、文化评论家,是影响力巨大的公共知识分子……他具备写出博大精深又有趣的作品的才能,还敢于触犯一些势利的话题,比如等级、服饰、美国文化的愚蠢化等等。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保罗·福塞尔是继托斯丹·凡勃伦和H﹒L﹒门肯之后目光最为锐利的美国评论家……他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愚蠢,还能令读者捧腹大笑。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