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西汉昭宣时期的儒生王吉,就从儒家以礼施政的角度,阐述了文法俗吏施政治民所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诈伪萌生,刑罚亡极,质朴日销,恩爱寝薄”的弊端。②显然,王吉对文吏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文吏的施政更偏向于法家的理念,其行为更多功利色彩,文吏行政给社会风俗、国家行政带来的只是消极的影响,这与儒家的政治治理观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王吉对文吏的批评态度为后来之学者所承继。东汉学者王充,在所著《论衡》一书的《程才篇》、《量知篇》、《谢短篇》及《效力篇》中,对儒生与文吏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如他认为“儒生不习于职,长于匡救;将相倾侧,谏难不惧。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议,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阿意苟取容幸,将欲放失,低嘿不言者,率多文吏。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世之将相,各有所取。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③“儒生修大道”,“文吏晓簿书”。④两者各有所长,徐复观先生认为王充《论衡》书中关于儒生与文吏优劣长短的这些阐述,除了为表彰自己外,也反映了汉代儒生与文吏在地方政治中的对立。⑤王吉与王充的评论当可代表汉代儒生对自身与文吏的看法。儒生是风俗气节、政治道德的践履者和维护者,文吏则只是具体行政事务的执行者;儒生对权力的掌控则会实现政治的良性发展,而文吏因为缺少道德上的自我约束,他们虽然能长于事用,但不加节制则会导致行政紊乱。王吉与王充自然是对儒生持肯定态度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