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服务提供商针对国内民众在网上获取信息与表达意见的强烈意愿,强化了微博的信息传播功能,提供转发、评论、私信等各种形式的互动方式。微博的使用形式与热点内容相互作用促成微博客的高速增长。在,微博上,用户关注他人同时被他人关注,渐渐结成一张庞大的网络,用户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送信息,每个节点成为大小不一的传播中心,使得信息通过这张网络能够在短时间内被病毒式地大规模复制和转发。
在一些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的传播上微博显示出了其“威力”。微博参与和引导的公共事件使中国的社会生态发生了极大变化,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闻来源直接和微博发布的信息有关。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统计,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以宜黄拆迁事件为起始标志,以河北大学撞车“李刚”事件、腾讯与360大战、方舟子遇袭、唐骏“学历门”等为代表的微博全民大讨论引发媒体革命。而2011年以来,微博打拐,从局长“开房门”到郭美美炫富引发的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再到四川会理县领导“悬浮照”事件,“7·23”甬温列车脱轨事件,处处都在彰显着微博的新力量,而这些力量和声音最终都影响传统媒体的聚焦关注和社会广泛的讨论。微博网络驱动公民参与,让滥权和作恶的人难以藏身,在推进整个社会信息公开的同时,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暗箱操作。微博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常态的舆论监督。
微博上的每天充斥着各种信息,有真实事件,也会有大量谣言散播,因此微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辟谣和打假的机构和个人,那么来自微博的消息是否可靠呢?这其实还是与现实生活中的消息性质一样,因此一些网络服务商就增设规则以保证注册人的可靠度,比如身份认证,加“V”等的服务,使得一些名人和机构在实名认证后有了一定的可信度,这对其信息的传播也有一定的约束力。需要切实提升广大青年的网络素养,提高他们对各种网络信息和网络现象的分析甄别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保持其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方向,同时要积极创造网络之外的青年现实社交环境,为青年提供更多网络之外的社交选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