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出国家发展利益相对准确的定义,明确其在国家利益体系中的定位,特别是与生存利益的关系,从而为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指引,在当前显得十分必要。
二、确立发展利益为主的国家利益体系
根据前文的有关分析,可以将发展利益定义为:国家在现有国际体系中不受威胁地获得发展所需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等各种需求,拥有公平、合理地分配与分担参与世界经济的收益与风险的责任与权利;可以将生存利益界定为:国家主体免于被他国征服、吞并,保持独立自主主权地位的基本安全需求。在现有国际体系保持基本稳定的历史条件下,生存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矛盾,因为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把消灭、征服和吞并中国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我国的生存利益已经基本得到保障。所以,尽管不可以改变生存利益在国家利益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但生存利益不应该再占据国家利益体系中的主要位置;相反的,由于相互依赖条件下世界政治经济对国家发展的巨大影响,特别是霸权国家对中国发展与崛起的防范、打压,发展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矛盾,这决定了发展利益必然在中国的国家利益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除非现有体系崩溃,生存问题重新突显出来,否则现阶段就不应该过分强调生存利益,以免分散和限制对发展利益的应有关注,造成国家主要安全战略方向的错位。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利益在国家利益体系中的主体性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对其主要内容作更具体的分析。按照由全局到局部、由重要到一般的标准,可以将发展利益划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塑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稳定的国际国内秩序。稳定的国内外秩序是实现发展的基本条件。就国际秩序而言,主要是国际和地区战略力量结构形成对中国相对有利的平衡,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地区和国家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相对稳定。这实际上就是在现有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下,为日益国际化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弥补中国在对外经济依赖背后缺乏整体战略力量支撑的严重问题。以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化问题为例,世界上的国家、企业和个人若是愿意接受人民币,一个根本的条件是,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具有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前景,具有充分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来维护自己在关键区域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建立对中国相对有利的国际平衡,形成相对稳定、有利的国际秩序,是中国实现发展与崛起的基本外部需求。就国内秩序而言,主要包括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与核心价值观稳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国内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有序扩大,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稳步推进,地区经济差别不断缩小,各民族和睦相处,国内社会健康发展。可以说,建立稳定、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秩序是中国发展与崛起的基本内部需求。
……
展开
——北京大学网际关系学院院长 王缉思
这部书稿从政治经济学开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点。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就是从政治经济学入手,从两发现了人类政治发展的重要规律。在这个视角下,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上去了,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不敢使用武力?”实际上,这是一个当代政治经济学问题,乃至一个综合性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军事问题……完成一个既有理沦框架、又有实际分析的研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应该说作者做得相当不错,这就使得这部书稿不仅有实际的战略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作者的整个研究是着眼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所以,也有着很强的政策原则的含义。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 秦亚青
这是一本讨论新时代国家安全的理论专著。作者总结了当今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研究的主要问题,并洞察到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影响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相互依赖为国际关系之大趋势,那么如何在相互依赖(通常是高度不对称的)条件之下获得国家的安全,是我们必须加以认真研究的。无论是国际关系的学者还是决策者,人们都可以在这本著作中得到很多的现实启示。
——新加坡国立最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