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创业挥洒奋斗志
对于艰苦创业精神,周总理曾说:毛主席从井冈山时期起就讲自力更生,1962年我去大庆,那真称得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一穷二白的石油会战,靠的就是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胜了一个又一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五把铁锹闹革命。
大庆石油会战中,三年自然灾害迫使许多灾区和贫困地区的职工家属扶老携幼来大庆,投奔亲人,更增加了粮食和住房的困难。会战领导小组一致认为,家属问题不解决,会战队伍很难稳定,很难完成会战任务。于是决定组织家属参加生产劳动。1962年的春天,大庆油田的第一个家属生产队诞生了。当时,很多家属都报了名,最后确定薛桂芳、吕以连、王秀敏、杨学春、丛桂荣5人第一批去“八一新村”开荒种地。这年4月的一天,薛桂芳等5人背着行李、粮食,领着1个不满4岁的孩子,扛着铁锹出发了。由于茫茫草原草深无路,她们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步地向前挪,走了大半天,才到达“八一新村”。到这一看,钻井队留下的一幢只有四根柱子、没有房盖、四面没有墙的破房子就是她们的家。看到这种情景,5个人二话没说,就开始盖房。没有房盖,她们从附近的副业队借来一块帆布,把房顶和四周都盖上;没有床,到很远的地方抱些干草来铺在地上,搭起了地铺。晚上,经过一天的劳累,几个人又困又乏,但又不敢睡觉,因为那时荒原上经常有野狼出没。为了能让大家睡好觉,薛桂芳便把4把铁锹插在门口,一把铁锹枕在头下,说:“你们就放心睡吧,我给你们放哨。”第二天,天刚亮,她们就扛着铁锹,领着孩子下地了。4月的早晨,天气很冷,土地还没有完全化冻,草根又深,挖起来非常吃力。她们一锹一锹地挖,从早到晚苦干11个多小时,才挖了一亩地,开荒种地的难度可想而知。就这样,她们边学边干而且越干越熟练。几天时间,她们就种了16亩地,到秋天,收了1750公斤粮食。后来,这里成为家属开荒种地的基地,取名创业庄,她们这种壮举也被誉为“五把铁锹闹革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