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不要感谢生活?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此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有的人认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要时时抱有一颗对生活感恩的心情,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自己要充满阳光。有的人则认为,生活对自己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青睐,一切不幸都是生活赐与的,不恨它也就罢了,根本谈不上感谢;即便是获得了成功,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自己以外的一切毫无关系,与虚幻的生活更是扯不上边。我们到底该如何决定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是不是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才感谢生活?抑或在困境中就不感谢、甚至抱怨生活呢?对这个问题,佛禅有它独到的看法。佛禅认为,能够生而为人,在六道轮回、生死流转中,已经是福报不浅的了。所以佛禅一贯主张,要珍膳生命,热爱生活,过好当下,在修持精进中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最终得证佛果。同时,佛禅把生活中的困苦和磨难,看成是修行成道中的增上缘,是人生得以升华的难得缘分。因此,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心存感激,感谢生活给你提供的舞台,使你的人生既真实祥和,又生动浪漫。我曾经与一个朋友交换过意见,从他讲述自己平淡而又真实的生活经历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虽不是佛教徒,但从他对生活怀有的那种由衷的感激之情中,可以看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有某种与佛禅同样的感悟。我的朋友这样看待他自己的生活:对我来说,目前平淡如水的生活,是我人生最充实的时候。每天虽感匆忙,但总是一步步从现实通往梦想。尽管两者之间相差还甚遥远,可我知道,没有任何憧憬的生活是一汪不能流动的死水,对于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美好、甜蜜,还是艰难、困苦,对我而言,都是一笔财富,是我勇敢地迈出下一步所铺垫的基石。我最无拘无束的生活是我的童年,那时我家住在东北的一个山村,家境比较贫寒。但那一段年幼无知的日子却是最让人怀念的。正像唐代慧开禅师在一首偈诗里所写的那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天,我在杜鹃花丛中放牛,在山坡上挖野菜;夏天,我和伙伴们在大河里洗澡、摸鱼;在瓜果梨枣已成熟的秋天,我和小伙伴们到自家的地里烧毛豆,吃得嘴巴黑黑,常被大人打屁股;在冰雪覆盖大地的冬天,我与小朋友们到河冰上打雪仗、支爬犁。童年的生活虽然物质贫乏,但每次展开回忆的翅膀,飞越时间的距离,盘旋在那一幕幕温馨的往事的时候,眼前的一切烦恼便被冲淡了,我的心里便变得宁静而祥和。我最感艰难的是我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建筑公司,整天与钢筋、水泥、砖头打交道的那段日子。那时我已娶妻生子,妻子是农村人,没有工作。我的工资不高,每月收入,连维持最低生活水平,都非常紧巴。我起早贪黑地工作,窘迫的家境并没有丝毫改观。每天下班回家后,累得筋疲力尽的我,连话都懒得说,而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更使我羞愧赧颜。这时,我在心里问自己:这样的日子何处是尽头?我的一生难道就是这样在生活的重压下消耗掉吗?可以说,那是我所度过的五十多年人生中,最严酷、最暗淡的时候。当时只觉得痛苦、无望,而现在我才知道,正是那时候所体会到的痛苦和绝望,才使我在新的转机面前更加珍惜。拼尽全力去奋斗,即使遭遇再大的挫折,也会这样想:以前那么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这么点挫折算得了什么呢!这样一想,心里便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后来,我作为工农兵学员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城的一所中学作教师。生活虽然仍不富裕,但比过去好得多。所以,对于生活,我永远心存感激之情。这不是我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实际上我现在的生活远远称不上很好。因为没有住房,我只能一个人住在县城里。现在我最大的愿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县城买一套属于我自己的住房,尽快使一家人团聚。即使这个愿望不能很快实现,我还是对生活无限感激。因为,我深深地知道,不懂得感激生活的人,内心是永远不会充盈和满足的。听了朋友的诉说,我从内心里感到,经过生活的锤炼,我的朋友变成一个很豁达的人。他总结自己五十多年的生活时,心里确确实实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激之情。他感激幼年自由自在的生活,让他能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奔忙、穿梭时有一分不可替代的怀想,润泽他心为刑役的无奈;他同样感激那一段最困难的生活,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会有更多的奢求,能够心平气和地经受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坦然面对艰险,不逃避,不退缩。他也感激现在这种平实而有奔头的生活,在他平衡、充实的心境中稳步年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而现在却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热爱生活吧,要知恩报恩;生活给你的,就是你今生的一切!——作者感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