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职业理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69197
  • 作      者:
    李国东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传播职业理念,融汇管理思想,探求经营之道,成就快乐人生。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国东,四海咨询(四海大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首席咨询专家,北京大学MBA。曾在知名IT企业从事多年管理工作,兼任多家企业高级管理顾问或战略发展顾问。重点就战略管理、组织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品牌管理、投融资管理等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并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一线员工提供专业管理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在经济学领域拥有长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积累,重点包括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与中国经济转型等领域。译介《精明招聘、赢得竞争优势》经理人丛书;撰写《获取动态战略能力》、《构建品牌支撑》等专业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职业理性》探讨的是如何逐步做到真正的理性和职业,剖析一下是哪些思维和习惯限制着我们的职业发展。可以看出,理性思维是最起码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理性才能明白自己身上本能自发的东西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才能明白别人的行为哪些是职业的,哪些是不职业的,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
  其实,一个人哪怕再普通或再不起眼儿,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职业理性的指引。一些朴素而浅显的职业理性,能够增强我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和谐相处,这也是对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职业理性将帮助我们实现对工作更加通透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会明白,究竟以何种心态、何种行为工作才是正确的。如此下来,我们将自然地实现合理的组织行为的释放,不带有半点做作,从而进入积极正面的职业发展循环,自觉不自觉中会发现自己在组织中渐渐重要起来,发展机会也渐渐多了起来。另外,有了职业理性的指引,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职业方向定位和角色定位,实现理想、目标同自身潜力的完美结合,提升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掌控水平,这样感性化的梦想距离现实将不再遥远,不经意间便可以品味到成功的感觉。
  一个人在企业里不管扮演什么角色,一线员工、管理者,甚至是仍然在企业参与实际工作的创始人或股东,严格意义上讲都是企业员工。因此《职业理性》第一部分“员工理性”中所探讨的话题其实适合企业里所有的人,相关理念和职业原则对每个人都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当然人与人是有区别的,社会是有分工的,对于在组织层级中位置较高的人(管理者、企业家)来说,在职业理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升华。一个人的组织层级越高,掌握的资源就越多,其影响力也就越大,如果缺乏职业理性,他将很难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当然也很难去帮助下属构建起全面的职业理性。因此《职业理性》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重点就管理者理性、企业家理性进行深入研讨。当然,对于志在成为管理者,或者未来谋求创业的人来说,后两部分的内容也非常有意义,很多有价值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恰恰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应该建立起来的,如此将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
精彩书评
    每个人的职业之路都是一场感性和理性的对话。没有激情,就没有了创变调升的动力;缺少理性,让激情信马由缰、忘乎所以,将不可避免地身陷大大小小的职业困境。理性的职业思维和职业习惯是一种修炼,如果你想选择开启一个积极正向、螺旋上升的职业通道,这就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且可随身5年、10年的“小书”。
    ——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鲍丽洁
    
    这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好书。无论是员工、管理者还是创业者,在向上提升的过程中,最常遇见的瓶颈与障碍,作者都非常实际地一一点出,并提出应该具有的理性态度,以及理性的解决之道,犹如给目前浮躁的从业市场注入了一股沁人心脾的甘泉!
    ——上海迪维欧科技总经理 凌宏熙
    
    职业理性需要建立在客观的自我认知和成熟的社会认知基础上。我们通过实践和渐进明晰的思考弄清自己要什么,再结合对人和社会的不同理解,合理地定位自身适合做什么,快乐和成功就会充满我们的职业生涯。
    ——联合永道创始人、副总裁 兼CTO项目管理实践公益社区创始人 冯国馨
    
    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职场是一个竞争的舞台,谁能够在人生中更快地成长,就能在职场上赢得更多的掌声。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身上的很多不足, 我相信也能够给职场上的许多人一些启迪。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周永才
    
    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的智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发动机的动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则取决于理性。
    ——沃伦·巴菲特
展开
精彩书摘
    回顾知名企业的成长过程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创业阶段,还是在发展壮大阶段,他们都一直在组织能力培养方面做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投入。更值得称道的是,很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组织能力培养方面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即已经有了很多合理的制度化因素在支撑着组织能力的发展。例如,很多企业将研发、管理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并在企业内部就各项投入形成了针对性的评估方案,可以尽可能地评估企业在组织能力开发层面的投入产出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组织能力的开发模式和管理机制。坚持下来,企业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组织能力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为企业的持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国内一个科研机构与同类机构相比,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人员素质、上级支持等层面都没有什么差别,员工也似乎一样地工作,但表现就是不一般,人才辈出,科研成果丰富。研究发现,这个机构在内部科研项目管理流程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流程的长期坚持和反复优化,催生了这个科研机构的高产出和高效率。
    一提到能力培养,很多人就会想到资金投入。但是,组织能力培养可不是一贯地资金投入和培训投入那么简单,组织本身的复杂性、不同组织间的差异性决定了组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甚至个性化的过程。有时是显性的过程,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有时是隐性的过程,我们看不到,是组织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甚至难以研究清楚。有时组织能力的提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然而量的积累容易捕捉,而组织质变的时机和过程则不那么容易发现。比如很多制造企业有时会对员工集中进行生产工艺改进、操作规程优化培训,但很多企业并不能很快从这种显性的学习中收到效益,而整个组织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反复的过程中,通过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影响,最终提升了组织的整体能力,产量、合格率等指标越来越好。
    ……
展开
目录
一、员工理性
1.有效沟通,容易也难
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聊天,而是保证组织内部信息传递效率和协同效率的能力;沟通不畅源于人的共性心智模式;无效沟通普遍存在;沟通能力需要专业培养。
2.周围的人很复杂,其实也很美丽
风景的美与不美,恰恰依赖于审美者的视角,“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充分理解人类的共性,接纳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主动发现别人的美好一面。
3.杯子与水
不管杯子是什么样子,水都能够自然顺畅地倒进来并与杯子完全吻合。如果你是一个杯子,而对方是冰块、石块,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4.自信性猜想的误区
“最近客服部的主管好像对我有意见,对我总是带搭不理的,不知我怎么惹着他了。”“今天早上总经理和我打了个照面,面色铁青,似乎还瞪了我一眼。我最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了,压力好大。”
5.不要认为自己不重要,也不要认为自己太重要
公司里有两种极端的人,一种人自以为非常重要,公司缺了自己就玩不转;另一种人认为自己在公司里可有可无,工作敷衍塞责。
6.情绪调控
柳传志谈到,自己在创业初期经常对下属发脾气,自己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直到有一次看到一个干部批评下属,大发雷霆,令员工很是难堪,才深刻意识到自己当初的不好,从此尽量控制自己,不再向下属发火。
7.学会建设性反馈
一位外企的销售高管经常向他的团队强调:“我不需要你们告诉我太平洋里有鱼,我需要你们告诉我太平洋里有几类鱼,依靠我们的能力能抓到哪类鱼,用什么样的方法抓到那些鱼。”
8.理解老板
很多人希望在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如积极向老板提建议,但感觉不仅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反而被老板越来越疏远了,自己最后心灰意冷地陷入了消极状态,对企业失去了信心。
9.一种好习惯:多看别人的好
一个人习惯了多看别人优点,就会对照自己,找到学习的榜样或努力目标;也因为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友好和善意,必将成为组织中最受欢迎的人。
10.花瓶与明镜
一个人的一生一直在自我打磨和雕琢,就如同一个花瓶,尽管每个人从小就在极力修饰和美化自己,但其最终能不能成为一件真正的器物,还取决于过程中有没有一个接受瑕疵,放下虚荣,坦然地进行二次重塑的过程。
11.为谁工作?为何工作?
不是只有创业才是为自己干,对日常工作消极倦怠不但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虚幻的创业梦或许会断送了本来属于自己的职场成功和快乐。
12.“骑驴找马”要不得
如果一个人长期表现出“骑驴找马”的在职场心态和行为,可以说他的职业生涯就已经输了一半,距离一个优秀的骑士越来越远。
13.“好马不吃回头草”未必对
每一句谚语都蕴含着哲理,不过其正确性要取决于合适的情景。乔布斯一回头,不但成就了苹果,也成就了自己。
14.关注当下,莫忘未来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职业人士不但要竭力做好眼前的事,更重要的还要放眼未来,面对自己的职业理想,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储备。
15.卡住位置,勿忘空间
一个人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有空间延展意识,随着组织的动态发展和演进,积极发展自己的空间适应能力,与组织空间的扩展共同成长。
16.外来改变,从容适应
积极乐观地应变是一项必要的职业素养,职场如江湖,会有太多的意外、为难、措手不及,此时就要考验一个人的临场驾驭能力和理性成熟。
17.你还能对工作负责吗?
随着时间推移和工作的常态化,很多人对工作会不自觉地失去敏感和压力,距离岗位职责的要求渐行渐远,这意味着即将陷入危险境地。
18.同事,朋友
职场朋友间的交往除了给人安全和快乐,可能还会带来麻烦和苦恼,这就需要一个度的把握。生活中的真朋友终生难觅,幸运的人往往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19.“一贯坦诚”从面试开始
“坦诚”是一种美德,而残酷的现实让很多人从面试开始就编造谎言,还没有品味过坦诚带来的回报就放弃了应该一生珍惜的品格,很可惜!
20.职场学习永无止境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现代社会认同的理念。不过,很多人的职场学习并没有落到实处,方法、内容、思路等都有很多调整空间。
21.善待自己,缓解压力
如果让职场压力损伤了身心,影响了生活,就背离了工作的目标。所以,应该学会关心自己,善待自己,不等、不靠、不要,主动采取行动,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减压方式。
22.“商盗”行为的得与失
“商盗”行为现在显得肆无忌惮,是非黑白似乎已经有点儿模糊了。提醒一下尚有职业追求的人,切莫因一时贪婪而过早地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23.珍惜好公司,离职有道理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是人类的通病,很多人碰到了好企业而没有意识到它的宝贵,往往意气用事,草率离职,对自己和企业都是不负责任。
24.在职业舞台上留下美丽的身影
职业人士如同演员,职业生涯中可能会转换多个舞台。不过优秀的演员无论在哪个舞台,都应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哪怕就是在舞台上最后闪过,都应努力留下最美的身影。
25.远离“浮躁”
多少人在念叨着一夜暴富的传说,多少人在梦想着一锹就掘到金块!浮躁是一种思维和行为习惯,浮让人失去根基,躁让人产生不安,不但可以表现在一个人身上,还可以表现在一个族群、一个集体或一个圈子里。
26.目标理想,事业人生
一个人没有了理想和目标,就如迷途的小鹿,生活乏味不堪,前行艰难不说,还可能被淘汰出局。
27.人生的理性修炼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二、管理者理性
28.优秀管理者
按照德行修为和能力两个维度,我们很容易划出四种管理者类型:有德有能、有德无能、有能无德、无德无能。管理者的德行修为最重要,它决定了管理者的高度,也决定了他在员工心目中的高度。
29.顾全大局,做好纽带
基层管理者在组织结构中已经开始扮演关键性的节点角色。任何一个节点的管理者出现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都是组织性的,有人影响的是局部,有人影响的是全局。
30.昏庸管理要不得
一个企业像一个小王国,管理者就像一个国王。对管理者的昏庸行为,员工多是敢怒不敢言,员工归属感丧失,效率下降,企业的未来可想而知。
31.身处高位,不忘“深潜”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很多信息经过中间环节的传递就偏离了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策就脱离了实际,对企业而言,潜在风险就开始慢慢累积了。
32.收敛自己,释放员工
“领导者有三种责任:给员工自信和自尊,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保持员工的精神和士气;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责任,让他们作为个体成长发展。”
33.员工问题,直面应对
面对员工问题,管理者失职的典型表现有四:怕得罪人,不愿意挑明员工的问题,袒护本部门员工,顾忌复杂的人际关系。
34.最烦员工谈条件了!
一个管理者,不管处于哪个层级,不管有无决策能力,只要拥有自己的团队,就应该有勇气面对员工提出的各种要求,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高效率解决员工问题的能力,成为员工、企业都信赖的人。
35.球星未必场场进球
有些企业对高端人才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时时刻刻都能创造价值,对他们形成了巨大压力,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6.管理者需要发自心底的爱心、宽容和善良
仁者爱人,管理者的魅力和威望来自员工的拥护。只有心中有爱,懂得包容员工、善待员工的管理者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才能感受到更多的人性升华。
37.“帮派”得失
构建和附从帮派会带来一时的安全感,“结党营私”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但管理者要深刻理解它的弊病,不给帮派倾向留下可乘之机,培养防范帮派、控制帮派、消除帮派的能力,给企业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三、企业家理性
38.激情创业,理性经营
“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的智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发动机的动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则取决于理性。”
39.小企业,大企业
企业有机会做大而难以做大,不但有意识、能力的原因,还有“只能知之,不能为之”的狭隘心胸和视野。
40.健全机制,执行机制
人有着纷繁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而企业经营要求成员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协同性,唯有健全机制、执行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这一目标。
41.人才的“选、育、用、留、送”
帮助人才发展是企业独特的价值,企业必须在人才选拔、培育层面上下工夫,发展人才,成就人才,开阔心胸,彰显风度,树立社会化用人理念。
42.面对诱惑,需要执著
企业的目标除了赢利,更重要的是要成就一番事业。资源盲目分散,短期投机获利会伤害本业,断送企业的美好前程。
43.危机总是会来的
居安思危,主动地规避危机,勇于面对和应对危机是优秀企业家必须具备的特质之一。
44.培植组织能力
一个企业是否成熟,是否优秀,取决于其组织健全及其能力和素质,只有形成了整体合力,才有希望超越竞争对手。
45.战略理性
很多企业家往往因为自负、主观而抹杀了企业战略能力的培养,在战略管理层面缺乏理性,离开了专业化的战略管理组织和管理机制,企业就面临着被引入歧途的风险。
46.文化理性
“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强权、自负的价值理念如同“皇帝的新装”,空洞而乏味,甚至会掩埋企业的优秀灵魂。
47.创新理性
由于对创新的规律和内涵缺乏理性认识,企业创新成了企业家挂在嘴边的空洞口号,或者把非理性的盲目冒险当创新,给企业带来了伤害。
48.全球化时代的企业家视野
安于一隅、埋头苦干的企业家已经落后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企业家要积极开阔视野,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49.企业、市场、政府
国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尤其不能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要在市场上长久生存发展,依靠政府绝对不是正确的选择。
50.企业传承之困
很多企业家因为家族传承陷入了困惑和苦恼,毕竟在数量有限的后人中培养出理想的接班人并不容易,代代相传不太现实。企业家应该积极面向市场,建立起有利于企业长治久安的市场化传承机制。
51.企业家价值
优秀企业家是值得尊重的,一旦创业并用心经营,就开始了社会价值的创造。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将不再局限于个人财富的积聚,对于创业的价值理解将进一步升华,甚至会发现令自己一生愉悦的精神乐园。
52.商道无边,道得天下
自由市场真的是很自由,以至于很多人可以冲破道德的边界,众多无道者的成功甚至混淆了社会的是非标准,令诚实人迷茫,令执著者无奈。不过一切终有定论,无道者仅是风光一时,不可能风光一世,最终还是“道得天下”。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