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艺术之特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22786
  • 作      者:
    郭继生主编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之特质》聚集了大批台湾的艺术史学者,每位作者都非普及读物的作家,而是中国艺术史或文物史的专家学者,在这个领域长期从事研究和写作。是“中国艺术”这个大的主题把他们聚合到这部书里,对中国大陆的读者还是首次。总之,这是一部由多位学者合作而成的谈中国古代艺术的书,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具体艺术形态的系统知识和看法,具有艺术分类历史的框架。
展开
作者简介
    郭继生,1950年生,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硕士、美国密西根大学艺术史博士。曾任教于中国台大及美国威廉学院、耶鲁大学;又曾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加州大学 (柏克莱) 美术馆研究员及任教于美国马里兰大学艺术史及考古学研究所。著作有《王原祁的山水画艺术》(1981)、《笼天地于形内:艺术史与艺术批评》(1990)、《挫万物于笔端:艺术史与艺术批评文集》(1994) 、《艺术史与艺术批评》(2007) 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艺术是文化的具体表现,透过艺术的鉴赏,也更能确切体认中国文化的特色。艺术作品可见、可触、甚至可居,正是抚今追昔的最佳媒介。从美学思想到青铜器、玉器、陶瓷、雕塑、书法、绘画、文房清玩,到宫室之美的建筑,中国艺术璀璨绚烂,美不胜收。抟泥幻化、鬼斧神工的妙技,胸中丘壑、纸上云烟的意境,无形之相的超绝,尽揽于《中国艺术之特质》。
展开
精彩书摘
    总序
    林载爵
    这一套“文化中国”丛书原来是以“中国文化新论”之名,于1982年10月在台湾由联经出版公司出版,总共12册,将近4000页,约400万字。这套丛书讨论了10个主题,包括:文明的根源、思想、文学、科技、制度、经济、学术、社会、艺术、宗教礼俗。以118个题目全面性的讨论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各个层面,组合成一幅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中国文化图像。撰写者一共96位,网罗了当时年龄约30到40岁的青年学者,反映了1970年代以来台湾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反省与思考,构成了中国文化再诠释的新篇章。这些学者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几乎都位居台湾学术界与文化界的重要位置,当年所发表的论点今天仍然具有新意,可以提供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视角。
    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在受到西方文化长期的冲击以及连带对传统文化进行无情的批判之后,好不容易终于体认到传统与现代是连续性的整体,不可分割断绝。因此,一部超越传统的论述,适合于当时处境与需要,又有系统的中国文化史论著,显得十分迫切。其次,中国文化在1970年代的华人世界需要重新被检视,而台湾则是一个恰当的地方。台湾的学生从小接受中国文化的教育,在大学又接受了西方式的学术训练,西方汉学家或台湾出身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任教的文史学者,不断在台湾传播新的观念与思维,他们给台湾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到1970年代,这样一批受到西方式现代教育熏陶,对传统中国文化又有新见解的年轻学者已经在台湾出现,成为台湾学术界的一股新兴力量,他们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自然有着不同的视野与不同的解释。我们感觉到有必要将他们集合起来,总体呈现一个全然有别于过去的中国文化的新观点与新解释。
    于是,《联合报》的创办人王惕吾先生以他所设立的“文化基金会”资助了这个庞大的出版计划,目的就是要“提供一部丰富新颖、流畅可读的中国文化史丛书”。撰述者之所以以年轻一代的学者为主,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呈现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三十年台湾文史教育的成果,并且深信年轻一代学者以其所吸收的西方知识、所接受的近代治学方法训练,必能对传统文化提出新的解释观点。
    从历史背景来看,1975年是台湾思想发展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林毓生教授首度返台任教,开启了一批想要获得更精密的思想方式的青年学生的视野。他在这一年的5月发表了一篇长文:《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点燃了沉闷气氛下青年学生重探狂飙年代的兴趣,与领会思想问题的不同讨论方式。同年年底,余英时教授发表了《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文章中深入而前所未见的观点,让青年学生发现思想的新世界,这个世界辽阔无边,只要运用理智的思考与分析,加上一些想象力,便可展翅飞翔,一股思想史研究的热潮开始出现。
    隔年,1976年,余英时在《联合报》副刊上陆续发表《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术发微》等文,为当时争论不休的“专制”问题提出了中肯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9月,余英时将上述文章及其他论著结集为《历史与思想》,由联经出版,这是余英时在台湾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
    不论林毓生或余英时,在讨论问题时都不时引用当代西方学者的观点,对台湾青年学生带来极大的刺激。此后,翻译现代思想名著成为几家出版社的共同职志,知识青年在这方面所表现的求智渴望,是1970年代末期台湾文化界极为突出的现象,这是一个思想燃烧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知识青年一方面向西方看,一方面又回望中国传统文化,企图让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受到批判之后赋予新的解释,这是一个奇妙的组合,“中国文化新论”就是这个组合的产物。
    这套丛书的编撰过程也有其新颖之处。一般丛书的编撰,惯例上都是汇集单篇论文而成,这一次突破了旧有的方法,从开始就采取了以研究讨论为基础的共同参与方式。自丛书的主题、篇目,各篇间的相互关联,以至各篇文章的论旨,都经过每册作者讨论后才决定。初稿完成时,也经过切磋、问难,然后,再次修改定稿。所以,这套丛书并非过去旧有形式的论文集,而是具有主题、结构的集体创作。
    有关文化史的研究,不论通史式的概述或断代式的专论,都不可避免的有其缺失。概述易省略其深奥与意涵,专论易疏忽其源流与发展。这套丛书则采取以问题为主的研究,完全根据问题的性质,或通贯而观,或断代而论。这种研究方式,保留了方法上的极大弹性,同时,也更容易彰显问题本身的性质,提出更周全的解释。以关于文学的两册为例,一册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间情爱的关注、幻想与神话,到智与美的融合,一共设计了六项我们认为能够充分表征中国文学传统的主题,给予系统性的解说,并讨论了文学的形式与意义、抒情精神与抒情传统。另一册则分别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宋诗、咏怀、咏物、小说、戏剧等重要的文学类别加以论述。两者配合,相信不但突破了旧有的文学史形式,而且更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内容。有关学术的一册,问题的选定则侧重每个时期的不同成就,从学术的萌芽到经学、注疏、理学、考据学,一一论列,以见学术的发展。关于制度与艺术的卷册则又注重各个不同的部分或类别。制度的一册里讨论了皇帝、宰相、监察、选举、考试、史官、地方行政、君主教育等官僚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并申述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与历代政治改革的理想。关于艺术一册的内容包括了美学思想、青铜、玉器、陶瓷、雕塑、书法、绘画、文人生活工艺品、建筑等重要部分。
    这套丛书既然是以问题为主的研究,自然而然,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一则反映了年轻一代学者的主要关心所在,一则想透过新问题表达新的解释观点。以关于思想的两册为例,讨论了忠、孝、仁、礼、公、私、仕、隐、常、变等传统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并作了新的阐释;同时也提出了理想人格、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德治与法治、儒家政治理想、法理依据、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均富理想、管制与放任、道德自主与社会约束、道德与政治、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自然观念等新问题,赋予传统思想新的意义。借着尝试提出新解释,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更能显现出来。
    然而,新的解释观点并非凭空杜撰而来,在这一点上,这套丛书特别强调广泛利用前辈学者的杰出研究成果,以此为根基,再作进一步的发挥。因此,钱穆、萧公权、李济、徐复观、牟宗三、杨联陞、屈万里、全汉昇、刘若愚、陈世骧、李剑农、赵冈、劳榦、张光直、余英时等等许多前辈学者的优异著作,都随时被年轻一代的学者所征引。这种现象除了说明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年轻一代学者的绝对肯定与尊敬外,更表示了处于变动之中的中国近代学术生命,在台湾的一脉相传,其意义自是无限深远。
    尽管当时两岸隔绝,但各篇文章中,凡是论及根源,都运用了最新的地下考古材料来印证解说,根据最新的地下出土文物,分别从居址、器物、食粮、国家等方面,完整而清晰地描绘了八千年前开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我们对先民活动起居的情形、食米(小米、稻米)吃肉(以猪为主的家畜饲养)的文明、上古社会形态的变迁、国家组织的出现,也就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特别是提出“满天星斗”的上古文明的多元发展史观,更是开启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其他诸如讨论到地理环境、原始艺术、原始宗教、人文思想、天下观念等问题的文章,也都能参证地下材料。
    这套丛书自始即希望能涵盖较为广阔的文化活动层面。不可否认,近代历史教育过于偏重政治史,这使得历史教育的文化内涵,显得极其贫乏。这套丛书除了具备广为熟知的学术、思想、文学、艺术、制度之外,更包含了以往较受忽视的社会、经济、科技、宗教、礼俗等层面。过去,对于中国科技史的了解,总是借助于英国李约瑟或日本薮内清的著作,现在终于有了第一本与科技有关的专著,这也代表着年轻一代的科技史研究者踏出了一大步。在台湾,经济史是当时的一门新兴学问,年轻一代投入这项研究工作的,愈来愈多,相关经济的这本便是这些研究者所展现的成绩,分别从农业的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新耕地的开发、土地分配、生产技术、商业、城市、货币信用、交通、海外贸易、财政税务等十一个方面,建构一部经济发展史。关于传统宗教,也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问题来讨论。特别要一提的是风尚礼俗。近代以来,在对传统进行批判时,礼俗必定首当其冲,自命新派者,即清末所谓的“文明人”,弃之如敝履。然而,这套丛书中关于礼俗的则本着学术研究的客观立场,探讨了祭祀之仪、婚丧之礼、长幼之伦、以及民间节庆、娱乐的文化意义,赋予这些传统礼俗一个新的文化生命,纳入中国文化的主流之中。
    在简述这套丛书的编撰过程与内容特色后,作为当年的执行编辑,我非常高兴这套丛书在李安小姐的主持之下,以新的面目重新出版,期待书中的观点能够对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所助益。
    ……
展开
目录
总序
序言
导言
赋彩制形——传统美学思想
抟泥幻化——陶瓷艺术
家国重器——商周贵族的青铜艺术
山川精英——玉器的艺术
鬼斧神工——雕塑的艺术
无形之相——书法艺术
丹青彩绘——汉唐间绘画的发展
胸中丘壑——宋元的绘画
纸上云烟——明清的绘画
文房清玩——文人生活中的工艺品
华夏意象——中国建筑艺术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