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革的功过与余波
这场以贯彻大纲和进行统考为核心的改革,对于推动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快速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个改革也使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高度统一和规范化。国家教委在批准实施这个大纲时的通知中规定“《大纲》确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我委今后检查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依据”,这样全国所有高等院校都不得不以《大纲》的要求和标准来开展本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1986年的大纲只是“要求重点大学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基本上'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四级要求”(杨惠中1998:29),而1999年大纲硬性规定全国所有院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在毕业时达到四级要求,达不到就通不过教育部的教学质量检查。而衡量达到要求的标准就是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结果是全国学校(尤其是学生水平较差的学校)只能以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来要求教师,不少学校在通过率的压力下甚至将四级考试与毕业证书或学位挂钩。这样,在四、六级考试指挥棒下,一轮全国规模的大学英语应试教学就由此开始了,并愈演愈烈。
这轮改革到了后期,全国性的大学英语应试教学有点失控,引起了社会强烈不满,也引起了中央的注意。此时分管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于1996年6月28日在中南海召开外语教学座谈会,会上发表了他著名的讲话:“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少的问题,亟须研究改进。我国各阶段的教育(基础、高教),对外语教学一直是很重视的,开课很早,从中学(有的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很多学生经过8年到12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人民教育》1996年第9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