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不仅经历着新旧历史时期更迭前水火交融的内忧,同时,也面临着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虎视眈眈的外患。西方国家凭借着先进的科技实力和军事力量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诚然,“开放”是具有双重性的,一方面,中国不得不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另一方面,国门开放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理念,等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入侵往往是以传教运动为序曲的。20世纪初恰逢西方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教高潮,大批传教士从东南沿海开始涌向中国内陆,大批教会、传教组织在中国遍地开花,他们不仅兴办医疗机构,而且创办各类初等、高等学校为中国人民提供西学,同时,他们还积极深入到中国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和体味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这些传教士也担当起美国早期汉学家的身份。
就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北京出现了这样一所学校,它是为辅助传教士在华工作,在美国长老会、英国长老会以及教会的支持下成立的华语学校。最初成立时这所学校被命名为华北协和汉语学校( the North China Union Language School),后更名为华文学院。华文学院的成立是传教运动高涨的产物,起初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传教士的工作带来便利,然而,这所学校却在中国存在了近40年,见证了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东西方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博弈。历史选择了这所学校,世界发展的政治、经济、外交环境也铸就了这所学院,它从一所单纯的语言学校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中国学教育中心。
2.1华文学院成立的历史背景
2.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
18世纪末,美国经济迅速增长,美国西部开放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正在这时兴起了全球性的基督福音传播运动,目的在于复兴基督教福音,受这一运动影响,美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传教运动。美国境内的传教运动迅速地从美国东部新英格兰地区扩展到西部地区。基督教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信条就是“必须努力推广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力”①。在这一信条的影响下,大批传教组织建立起来,他们向世界各地派出机构和神职人员进行传教活动。早期的传教士通过建立慈善机构等办法来接近中国民众,向他们传播福音。关于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的目的,国内学人各持己见,总体来说分为两种:一则认为“福音传道”;二则认为“隐蔽侵略”,然而,一概而论总会有失偏颇,笔者认为,美国早期的传教与19世纪50年代后的传教有着本质的差别,早期的传教更集中于基督教宗教思想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清末的中国闭关自守,对于基督教的态度则是一味排斥,所以在鸦片战争前在华传教真是难如登天,很多传教士反对鸦片贸易,却很欢迎南京条约,以及后来的天津条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