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父母才是好老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937325
  • 作      者:
    (美)多萝西·劳·诺尔蒂(Dorothy Law Nolte),(美)雷切尔·哈里斯(Rachel Harris)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好父母才是好老师》从情商的角度切入,以诗歌《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的每一句诗(共计19句,句式均为“如果孩子生活在……中,他们将学会……”)为引,列举实例传达出一个简单的信息:孩子总是从父母那里受到熏陶。所举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容易借鉴。 孩子总是注意着父母,不只是父母的语言,还有父母的行为。孩子是一面镜子,给他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故而提醒为人父母者抽出时间来整理家庭生活,在养育孩子时相信自己的感情和直觉,一定要懂得欣赏并培养孩子的内在特质和自我表达能力。多倾听,多观察,不应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帮助孩子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者希望每一句表达了理所当然的含义的诗句,能够成为架在每一对父母潜在的智慧与生活常识之间的桥梁。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没有必要成为孩子完美的榜样,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人有时难免会发脾气。如果我们能够承认并检讨我们的错误,而且为我们的所作所为道歉 ,我们的孩子就能从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点:妈妈和爸爸也还在继续学习处 理自己感情的更好方法。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告诉他们愤怒不是需要抵抗的敌人,而是需要灵活掌握的能量。怎样处理这一能量,怎样疏导它,都关系到我们自己和全家人的身心健康。总之,我们每天的一 举一动造就了我们的家庭模式,而我们的孩子会继承这种模式并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展开
精彩书摘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会吸收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他们每时 每刻都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些什么,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自 己在教他们。所以如果我们陷于一个批判的模式中,抱怨孩子、 他人、周围的一切,那正是给孩子示范如何指责别人,甚至是教孩 子如何自责。我们的批评传递给他们的是世界的丑恶,而非世界 的美好。 批评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是词语、声调、动作,也可以只 是一瞥。投去指责的目光或在话中加人否定的词语,对我们来说 都不是难事。小孩子对大人的说话方式非常敏感,会牢记在心。 父母可以说“该走了”,没有其他意思。而另一个赶时间又没耐心 的家长虽然说同样一句话,却蕴含着责备:“都怪你耽误了这么 长时间。”孩子能听出前后这两种语气的不同,第二个孩子会感到 内疚。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也多少会批评某些 人或事。在我们批评这些人或事的时候,孩子可能就在旁 边。尽管这种批评与终日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挑剔的生活态度 是不同的,但批评过多,不管针对任何人,日积月累,最终只 能形成一种消极、苛刻的家庭氛围。作为父母,我们既可以选 择挑剔、苛刻的家庭氛围,也可以营造支持、鼓励孩子的家庭 氛围。 六岁的艾比站在厨房的餐桌边,把她采来的野花插进一个装 满水的塑料罐子里。突然,罐子翻了,水、叶子和花弄得到处都 是。艾比自己也弄湿了,站在一片狼藉中哇哇大哭。她妈妈马上 跑过来,生气地说:“天啊!你怎么那么笨哪?”我们都说过这样 的话。不经思考的第一反应。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这样的话怎 么会脱口而出?也许因为我们累了,也许我们正在为毫不相干的 其他事担忧,可是我们已经来不及更改刚才的语气,来不及阻止 自己夸张的斥责给孩子带来打击,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如 果艾比的妈妈能抑制住自己的怒气,平静下来,为刚才的大喊大 叫道歉,那么收拾残局将会比较顺利。艾比也会为自己闯的祸感 到抱歉,但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如果艾比的妈妈还继续批评艾 比,那艾比会真的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能力的笨人: 我理解要压抑心中的愤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 明白心平气和会对孩子更好。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努力了解和控 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不同于上述的其他反应。 比如问“罐子怎么翻的”,就把重点放在了事件上,而不是针对孩 子。这样处理不但避免了孩子产生挫折感,而且为孩子的进一步 学习创造了空间。通过鼓励孩子描述事情的经过,你也可以了解 到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发现将来解决这类麻烦的更好办法。 只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并在开始时立好规矩,就能避免 一些麻烦。孩子多半想要取悦父母,我们可以事先明确地告诉孩 子我们的目的,那么孩子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给孩子提出的建 议应该明确并符合孩子的年龄,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有益信息, 更好地完成要做的事情。 一个雨天,四岁的本跟妈妈说,他想和小朋友一起用橡皮泥 捏小动物。他的妈妈正在埋头处理一堆账单,若换了别人,大概 只是轻轻地答应一声,就让孩子们自己玩去了。而她却立即站起 身来,找出一幅她专门为这种游戏预备的旧浴帘铺在地上,然后 向孩子们解释说:“坐在浴帘中间,我们可以把它抻平,这样就有 足够的地方建你们的大农场了。” 孩子们把橡皮泥堆到塑料帘子上,本问妈妈:“我们用菜刀切 一下行吗?” “菜刀可不行。菜刀可不是玩的。用切曲奇的小刀怎么样?” 她回答道。 “好吧。木头勺子能用吗?”本又问。 “当然可以了。”妈妈说着又找出一堆炊具,“记住,玩完了你 们得帮我把这里收拾干净啊。” 尽管本的妈妈一开始被孩子们打断,但是如果没有那几分钟 的准备,最后地毯肯定弄得到处都是橡皮泥,她还得一边压制住 心中的怒火不去训斥他们,一边吭哧吭哧地擦地毯。妈妈的参与 同时给了本与妈妈商量的机会,选择可以玩的厨具。虽然这个选 择的过程需要时间,但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训练如 何做决定。如果每天都能积极地参与决定,必将帮助孩子建立积 极的自我意识。
    ……
展开
目录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们将学会指责
当孩子惹火你的时候
注意说话方式
唠叨也没用
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中,他们将学会争斗
乌云滚滚
驱散乌云
来自我们自身的乌云
晴间多云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们将学会畏惧
孩子惧怕什么
当魔法失效时
对孩子的过度担忧会产生消极影响
倾听孩子的话语
父母也有害怕的时候
如果孩子生活在同情中,他们将学会自怜
换换心情
“你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我肚子疼”
直面逆境的勇气
解决问题,不要同情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弄中,他们将学会羞愧
欢笑还是嘲笑
父母的支持
当我们自己嘲弄了他人
家庭中的嘲弄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
如果孩子生活在嫉妒中,他们将学会妒忌
“饭是别家的香”
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
从众心理
肯定我们的孩子,也肯定我们自己
如果孩子生活在耻辱中,他们将有负罪感
鼓励学习,不要负罪感
“你真丢人”
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
培养责任感
“对不起”
尊敬别人和自己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们将学会自信
鼓励有多种方式
谨防陷阱
每个孩子都有梦想
鼓励孩子的一切
如果孩子生活在忍耐中,他们将学会耐心
孩子不善于等待
教孩子优雅地等待
从母性中学习耐心
接纳与我们不同的人
家庭的和谐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们将学会感谢
发现孩子的优点
通过赞扬传授价值观
真诚的重要性
教孩子欣赏自己
赞扬的局限
快乐的童年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们将学会去爱
无条件地接受就是爱
肌肤接触的重要性
爱的示范
爱是一切的基础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中,他们将学会爱自己
传授价值观,培养自尊心
教孩子学习遵守家庭规则
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教孩子爱自己
如果孩子生活在认同中,他们将树立目标
循序渐进
积累的重要性
为了目标,节省开支
分享孩子的梦想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们将学会慷慨
从婴儿时期开始分享
“把小宝宝送回去”
和孩子共享时光
充分利用与孩子共度的时光
培养助人之心
分享的喜悦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们将学会真诚
教孩子学会诚实地表述
小谎言也绝不放过
故事与谎言
善意的小谎言
父母是孩子的范本
心心相通
真诚的价值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们将学会正义
家庭中的公平
培养敢于直言的孩子
需要勇气的行动
公正是我们的理想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善和体贴中,他们将学会尊重
为他人着想的心
沟通时的尊重
珍惜物品,尊重隐私
身教胜于言传
尊重彼此的差异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们将学会信赖
要有自己的信念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信赖我们
安全并不意味着乏味
自信就是相信你自己
自信决定孩子的将来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中,他们将学会爱世界
人际关系网
亲戚朋友
家族聚会
庆祝每一天
衔接过去与未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