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0.00     定价 ¥ 5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722453
  • 作      者:
    白璐,[荷]桑德琳,杨湃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谨以此书献给对一下问题有所困惑的父母: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形式都有哪些?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欺凌别人?

孩子亲眼看到有人遭遇了欺凌很害怕,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是欺凌者时?父母该怎么办?

如何支持孩子成长为一个情商高、情绪稳定、懂得共情且具备必备的社交技能的孩子,从而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

另外,本书还将告诉家长如何从家长的角度与学校通力合作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还孩子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展开
作者简介

白璐

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双硕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性社会学学士。性心理专家,性教育专家。青爱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荷性教育专家师资培训项目负责人。长期致力于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以及家庭性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能获得积极、有效的性教育,帮助广大父母培养出一个性健康、性安全的孩子。曾出版《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用书》《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等。先后于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和孩子谈谈性》《0-6岁孩子的性教育》《6-12岁孩子的性教育》《青春期男孩身心成长指南》《青春期女孩身心成长指南》等书。

桑德琳

著名心理学家和性学家。她是性健康和性教育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她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儿童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和性学硕士学位。作为格罗宁根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开展了一个关于早期性教育对青少年性健康影响的博士研究项目。她是一名畅销书的作者,她出版了很多书籍,这些书面向家长、教师、儿童和年轻人。现在荷兰的很多年轻人都是从小读着她的性教育书籍长大的。现如今,她的书在荷兰仍然很有名。她关于儿童性教育的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不久也将被翻译成中文。她是荷兰小学性教育国家课程的开发者。她现在是一名独立国际顾问。她在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积极从事全面性教育的培训工作,在自己的私人诊所担任性咨询专家,并教会许多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自2008年以来,她是世卫组织欧洲专家组成员,该专家组制定了欧洲性教育标准。自2008年以来,她定期在中国开展工作,包括担任大学讲师,开展教师和家长培训,并在多个促进儿童和青少年性健康的组织担任顾问工作。

杨湃

中国性学会委员、北京性教育研究会委员、中国青爱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中荷减少校园内基于性别的欺凌项目负责人,安全和谐校园课程项目负责人、联合撰写人;2012年起至今长期关注儿童及青少年性教育、性多元的接纳与包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等相关议题,为在校教师、心理行业从业者、社工、NGO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性教育相关内容的培训与信息技术支持。


展开
内容介绍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会对“受伤者”造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会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更是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性教育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在书中,三位作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德育管理经验,围绕校园欺凌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极具方法论意义的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

校园欺凌

 

 

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校园欺凌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校园欺凌?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案例。

萱萱是一名初中生,今年13岁。萱萱上小学时一直是一个开朗、快乐的女孩。在学校里,她成绩一直很好,而且她有很多好朋友。小学毕业后,她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升入了同一所中学。从上初中开始,萱萱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萱萱班里的很多同学来自另一所小学,其中有些女生看上去比萱萱成熟很多。有一个身材高挑、十分漂亮的名叫小美的女生,在班里很有号召力,尤其在女生中很有威信。

小美从第一次见到萱萱起就不是很喜欢萱萱,因为她认为萱萱又胖又丑。后来,小美和其他女生便一起孤立萱萱,对她不理不睬。萱萱开始时并不在意,因为她有自己最好的朋友——那个和自己一起升入这所初中的小学同学。但是,没过多久,萱萱的这个好朋友因为要跟随父母到另一个城市生活,所以转学了。

从那以后,每天去上学成了萱萱的噩梦。以小美为首的一帮女生不仅孤立萱萱,甚至经常打她、骂她。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萱萱经常为小美做一些她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比如替小美倒垃圾、给小美买东西、听命于小美说别人的坏话等。

萱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对付拥有强大能量的小美和她的那一帮追随者。慢慢地,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傻、越来越丑、越来越胖。有一次,她在班级微信群里看到了好几张某同学用电脑合成的带有她头像的不雅照。之后,很多同学在传播这些照片,以致后来全校大部分学生都看到了这些照片。萱萱觉得非常尴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她都会在被窝里哭泣;每天早上去学校时,她肚子都疼得十分厉害。

有一天,萱萱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妈妈:“妈妈,我不喜欢班上的某些女生。”但是,萱萱并没有讲太多。妈妈劝她想开点儿,妈妈说:“你别这么敏感。我小时候也经历过这些。你不当回事儿,它就过去了。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我希望你以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听妈妈这样说,萱萱越发感到无助。

这天晚上,萱萱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没有力气与这个群体作斗争。她们不喜欢我,讨厌我。我又丑又笨。我的生活真是一场噩梦。对我来讲,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自杀。这样对大家都好。爸爸妈妈以后再也不会因为我成绩差而感到失望了。明天,一切都将结束。我等会儿吃下安眠药,沉沉地睡去,将不再醒来。再见了,亲爱的世界!再见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请不要自责!这不是你们的错。一个渺小的我要从这残酷的世界消失了,我将去寻找我的幸福……”

第二天早晨,萱萱妈妈看到了躺在床上的萱萱和她身边的日记本。

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萱萱活了下来。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近些年,随着被媒体报道的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校园欺凌相关话题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在我们看不到的孩子的校园生活中,孩子都经历了什么?他们是否有可能受到伤害?他们遭遇校园欺凌的风险有多大?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国内近些年关于校园欺凌的大大小小的调查研究中,在校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16%~32%,其中留守儿童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中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2017年5月20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在校中小学生遭受欺凌的发生率高达25.8%。从时间跨度上来看,21世纪初至今的各种研究或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校园欺凌发生率已经从当时的20%左右上升到30%甚至以上。

 

校园欺凌面面观

 

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报告显示,校园欺凌的形式以言语欺凌居多,网络欺凌的比例近些年上升较快。虽然在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校园欺凌更多的是肢体欺凌,但在各种调查研究中,肢体欺凌所占比例远低于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

各种研究及调查报告还显示,男孩遭受欺凌的比例远高于女孩,并且男孩遭受肢体欺凌的比例更高,而女孩遭受言语欺凌的比例更高。同时,农村学校的欺凌现象相较城镇学校更多,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学校欺凌现象更多,中学的欺凌现象相较小学更多。

从家庭层面来讲,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对于校园欺凌的影响并不明确,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教养模式对于孩子在校园是否会遭遇欺凌有明显影响。与父母关系较差或是与父母互动不畅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或是更容易成为欺凌者。另外,社会交际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更易遭受欺凌。社会交际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模式。

 

 

校园欺凌发生率越来越高的原因

 

也许你很困惑,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为什么越来越高?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解释,但很多研究者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研究本身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不多,相关研究更少。在学术研究层面,对于校园欺凌的概念的界定还不清晰,很多研究甚至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更关注肢体欺凌)混淆在一起。直到最近这几年,具体地讲是从2016年开始,相关研究才大量增加,真正的校园欺凌才得到关注。所以,在此之前广泛存在的校园欺凌事件没有被完全统计出来。

社会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校园欺凌现象普遍缺乏认识,并且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很容易被成年人看作“闹着玩儿”或者“调皮捣蛋”。只有相关事件性质较为恶劣或造成较严重的后果时,才会受到重视并得到处理。

如此一来,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欺凌者以及校园中的其他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家庭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和同龄人互动的机会,而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人的各种互动是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每天都十分忙碌,在很多家庭隔代养育代替了亲子养育。在隔代养育中,老人通常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物质生活上,很难和孩子有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孩子练习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的机会。

另外,家庭内部矛盾过多,夫妻间的争吵过多,对孩子的教育过于简单、粗暴,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促进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还有一些家长由于长期忙于工作,对孩子有一定的愧疚心理,从而可能过于呵护、偏袒甚至溺爱孩子,久而久之会使孩子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不会共情、很难理解和考虑他人的感受、遇事容易归咎于他人等,这也容易导致欺凌行为的发生。

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

在很多中国家长的观念里,高考是能够改变一个人人生轨迹的重要事件,好的成绩代表了好的未来。因此,很多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很容易忽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缺失,很容易让孩子卷入校园欺凌事件,或是成为受害者,或是成为欺凌者。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影响

 

校园欺凌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显示,欺凌会严重降低受欺凌者的自尊、降低受欺凌者的自我价值感。因为害怕遭受反复欺凌,受欺凌者可能会采用消极、退缩的应对方式,因而常常处于恐惧、紧张和焦虑之中。因为遭受欺凌后会产生恐惧情绪,被欺凌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和行为。

持续的高强度的压力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长期的压力会使身体释放大量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这可能会使孩子当下或者成年后更容易罹患一些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胃肠功能紊乱、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免疫性疾病、失眠、抑郁症、焦虑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精神分裂症等。有些时候,就像本书开头提到的萱萱同学一样,没办法承受过大的压力时,有些孩子可能会做出极端行为。

对于欺凌者来说,他们之后有可能会将欺凌行为当作自己达成某些目的的手段,从而在遭遇挫折或面临困境时更倾向于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都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欺凌行为不仅会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还可能影响其他孩子。身处有人被欺凌的环境的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产生不安全感,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和校园生活。比如,孩子可能因此十分紧张、恐惧,甚至担心自己被欺凌,这种担忧将会让孩子每天处于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中。

 

 

从家庭教育层面入手,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

 

现在,我们国家对于校园欺凌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专项治理”。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

可以说,在2016年之前,我国很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均将校园欺凌事件归为“事故”。从2016年起,我国第一次在正式的规范性文件中明确使用“校园欺凌”的概念,并且明确指出校园欺凌不仅指肢体层面的欺凌,还包括语言层面、心理层面的欺凌。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就到底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具体包括哪些类型进行详细探讨。

相较于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数据和调查研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关注和防治校园欺凌刻不容缓。我们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一次,16岁的女孩薇薇在我的咨询室向我讲述了她近一年的经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她和一个男生产生了冲突。后来,这个男生发动很多同学通过微信辱骂她,甚至给她发色情图片。她因此删除了很多微信好友。但是,还是有同学经常通过各种方式骚扰她。有一天,薇薇没有控制住自己,一边哭一边向同宿舍的好朋友晓琪倾诉自己的遭遇。在倾诉过程中因为过于激动,她不仅又哭又喊,还砸坏了好多东西。谁知这一切全被晓琪用手机录了下来。晓琪还将视频传给了其他同学。

薇薇失望地对我说,被同学辱骂让她觉得委屈、愤怒,好友晓琪对她的背叛又让她十分恐惧。她觉得身边充满了危险和随时可能出现的伤害。她也曾尝试向父母讲起这些事,但父母只是告诉她:“你不要在乎那些人,别和他们一般见识。他们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毕业以后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了。你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的前途上。”

薇薇告诉我:“我发现,我真正的恐惧在于,我觉得身边没有人能理解我,没有人会站在我这边。”

案例二:

14岁的男孩小志因为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被父母送到我的咨询室。刚开始,小志并不讲话,直到讲起网络游戏时才滔滔不绝地说起话来,言辞之间时常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慢慢地,小志才讲起自己的遭遇。小志从小没有多少朋友,他似乎并不知道如何和朋友相处。小时候,他觉得一切还好,因为他有很多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但在上了初中之后,他发现班级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他完全融入不了。

小志告诉我,他早已经习惯每天独来独往,只是每次班级分组活动的时候,没人愿意和他组队让他觉得很尴尬。他觉得被老师强行安排到某一组让自己很丢脸,别人对他的冷淡也让他很不舒服。但他觉得在游戏中一切就不一样了。

小志打游戏很厉害,有很多人愿意和他组队。在游戏的世界里,他觉得很安全、很舒服。所以他不想上学,不想和同学交流,只喜欢在游戏中和网络上的游戏搭档交流。

我问小志:“你对于未来的设想是怎样的?”他说他没想那么多,他觉得只要有游戏打,只要不用面对同学,一切就挺好。

每次在咨询室遇到这样的孩子,我都觉得非常心痛,我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来帮助他们。

让我们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校园欺凌,发出“校园欺凌零容忍”的倡议。很多遭遇了校园欺凌的孩子,因此被我们“看到”,并得到了我们的帮助,但还有相当多的孩子依然在苦苦挣扎。欺凌有的时候真的不那么容易被看到,它可能很隐蔽,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稀松平常的小事,却对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能做些什么?这是我们现在想要关注的,也一定是很多家长朋友特别关注的。

其实,关于家庭教育对于校园欺凌的影响,国内外都有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可通过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共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影响孩子面对校园欺凌时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避免孩子成为欺凌者,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成为被欺凌者。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一旦遭遇了校园欺凌,他应该如何应对,比如如何求助、如何自救等。

面对媒体不断曝出的欺凌事件,家长普遍感到很焦虑,期待政府、学校能够出台更多有效措施来防治校园欺凌。当然,学校需要改进的地方肯定存在,但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自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广大家长朋友能够找到可以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更多被校园欺凌影响的孩子被看到,能够得到更多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广大家长朋友,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校园欺凌,你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我们更希望告诉广大家长朋友,怎样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教会孩子很多技能,从而让孩子学会应对校园欺凌,在遭遇校园欺凌时更有力量、更懂得应对、更会求助甚至自救。

基于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和干预实践经验,本书还将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恰当的家庭教育支持孩子发展社会能力。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有效地远离校园欺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都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所以,拿起这本书并且能够努力实践的你,不仅能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还能帮助孩子开启真正幸福的人生。

 

家长作业

孩子上学后,你是否有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担忧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上学的时候遭遇过校园欺凌吗?你对校园欺凌有什么看法?你的孩子上学后,你是否有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担忧?

另外,问一问你的孩子,他的学校是否存在欺凌现象,他对校园欺凌有什么看法。

 

 

第二章

什么是校园欺凌

 

 

欺凌者和受害者

 

在这本书中,我们会使用“欺凌者”和“受害者”这两个词来指代欺凌事件的当事人。在一些西方文献中,有研究者拒绝使用这两个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词语是对当事人的侮辱。比如,他们认为,我们称某人为受害者时,相当于没有给受害者成为幸运者或应对欺凌的机会。于是,很多人建议把欺凌者称为“给予者”,而把受害者称为“接受者”。我们完全同意这种建议背后的用意,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我们在本书中还是决定使用“欺凌者”和“受害者”。

 

什么是欺凌

 

在讨论什么是欺凌之前,我们先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小瑞是一个8岁的男孩,正在上小学。他是独生子,家境很普通。他的父母每天都非常忙碌,周末也经常加班,他大多数时候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瑞的爷爷奶奶十分宠爱他。小瑞长得高高大大,稍微有一些胖,比他大多数同学都要壮实一些。因此,有同学给小瑞起了个外号——“老猪”。平时,班里同学都这么叫小瑞,大家并不觉得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毕竟,班里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外号。

可以说,这样的情况对小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普遍的。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因为自己有一个外号而烦恼,但是小瑞感觉不是很好。

慢慢地,小瑞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每当有人叫自己“老猪”时,小瑞都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和猪一样笨拙。

案例二:

静静是一个13岁的女孩,正在上初中,她平时和妈妈生活在一起。静静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婚了。现在,静静已经不太记得爸爸的样子了。

因为要赚钱养家,静静的妈妈每天都在非常辛苦地工作,没有太多时间照顾静静。可以这么说,静静的爸爸妈妈很少出现在学校。静静的同班同学都因此嘲笑静静,说她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有时,同学们还会在班上公开讨论这件事。有的同学甚至问静静:“你的妈妈是不是性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她每天很晚才下班。”

一次,静静在班级微信群里看到一张图片。那是一张用电脑合成的图片,图片中的女子看上去十分妖娆,而头像正是静静的妈妈。图片上还有一行不堪入目的文字。静静十分生气,但也没有什么办法。静静想,过几天大家都忘了这张图片也就没事了。

然而,静静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她发现班级微信群里有人以上次那张图片为基础合成了好多表情包,并在聊天的间隙不停地往群里发。很多同学以此为契机不断地调侃静静和她的妈妈。更有同学将这些表情包放在了其他社交媒体上。

静静郁闷极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办,甚至不知道找谁倾诉。

案例三:

小宇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他非常聪明,在学校学习也很用功,但从小学开始,他就觉得自己和班级里别的男生不太一样。比如,大多数男同学都喜欢踢足球、打篮球,他们还经常大吵大闹,互相推搡,甚至有肢体冲突,而这些小宇都不喜欢。

上小学的时候,小宇经常和班里的女生一起玩,很多女生也很喜欢跟他玩。然而,小宇上了初中之后,班上的很多女孩子并不喜欢和小宇一起玩。小宇上了高中之后,这一点更明显了。

小宇周围的男生注意到小宇和他们不一样后,便开始叫他“娘娘腔”,这让小宇感觉很尴尬。小宇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感觉很孤独。慢慢地,班里的一些女孩也经常对着小宇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小宇每次走进教室,都会引来同学们的嘲笑。

小宇感觉自己不会被任何人接纳,这让他非常难过。

案例四:

琪琪今年5岁,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为了生计,琪琪的爸爸妈妈带着她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琪琪来到新的幼儿园之后,别的小朋友都不想和她一起玩,他们说她不仅身上有一股怪味儿,而且每天都穿一样的衣服和鞋子。有的小朋友甚至不想和琪琪坐在一起。

琪琪感觉非常难过、伤心,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干脆不想再去幼儿园了。不仅如此,已经很久没有尿床的琪琪又开始尿床了。

琪琪的妈妈非常生气,但她并不知道琪琪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究竟什么是欺凌呢?欺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正是想让大家彻底弄清楚什么是欺凌,我才列举了上面几个案例。当你读完这些案例,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否能够发现这几个案例的一些相同点呢?虽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各不相同,但这几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案例中的主人公身边的同学所做的事情,无一例外地让案例中的主人公感受到了悲伤、不快乐、孤独等。可以说,案例中的这几个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和他们身边的同学对待他们的方式直接相关。

为了给欺凌下一个定义,很多学者进行了很多与欺凌相关的研究,比如对于欺凌行为本身的研究、对于欺凌行为对相关个体产生的影响的研究等。研究发现,欺凌的定义应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应包括多个关键概念,所以定义欺凌并不容易。

在这里,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欺凌研究先驱、挪威心理学教授Dan Olweus给欺凌下的定义。这也是人们在谈到欺凌时常常采用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这样的:

“当一个个体反复地、长时间地暴露在另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消极行为面前时,他就是一个被欺凌者、受害者。”

对于Dan Olweus给出的这个定义,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欺凌行为本质上是具有攻击性的,并且是具有持续性的。

同时,大多数关于欺凌的定义(包括Dan Olweus在1993年提出的定义)都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权力上的差异。这里的权力,指的是一个人行动的能力或对他人有影响的能力。这里的权力同时意味着正面和负面的力量。比如,我们利用自身的权力去创造更好、更利于我们生存的环境,这是权力的正面力量;一个群体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控制另一个群体,这是权力的负面力量。

另外,大多数关于欺凌的定义,都明确指出欺凌行为应该是施害者主观上的故意行为,或者有造成伤害的意图的行为。

长期以来,这样的定义被全世界许多欺凌研究者广泛采用,直到有学者在研究中遇到了对上文提到的关键原则带来挑战的情境。

加拿大学者Anthony Volk在2014年提出,应根据现有的研究重新考量Dan Olweus给出的定义。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Anthony Volk提出的观点——“欺凌是指伤害了另一个人的行为”,和大家讨论并给出我们改进后的欺凌的定义。

这是一个很短又很清晰的定义。定义中本来应该存在的一些概念被去掉了。下面,我们具体解释一下。

在大多数我们当下正在使用的欺凌的定义中,以下几个关键概念非常重要。它们常被用来区分“欺凌行为”和“冲动性攻击行为”:

1.欺凌行为是重复的或持续存在的行为;

2.欺凌行为是施害者的故意行为或有伤害别人的意图的行为;

3.欺凌事件的施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权力不对等的关系;

4.欺凌行为是攻击性行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