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怎么教?语文在语言环境中教。
课文本身就是语言环境,课外引入的材料和课文紧密相连,课文始终作为一种环境真实存在着。
春联作为被说明的对象,以各种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一种姿态就是一种环境,学生在不同的对联中,感受语言,体验语言。以身边的人事景物为媒介,写出对联,教师可谓煞费苦心。在课堂上看似用时不多,但是,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春联的了解,能够很好地领会“对仗”,并知道身边景物皆可人联,及至走出教室,就可以出口成联了。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意识,意识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
课堂也是一种语言环境,教师让学生在“迷你百家讲坛”展示,让学生以具体对联为依托,进行解释、评价。只是了解春联对仗的特点,教师还觉得不够。让学生以课文中的春联为例,进行朗读尝试,让“对仗”的感觉不只停留在心里.还在舌尖上滚动,这种节奏感,慢慢进入学生的语感库,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增强了。
语感的存储,不是尘封不动,教师及时出示联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觉,发现问题,结果学生真的能够通过朗读发现不当之处。对联除了“平仄”的规律,内容上也有一定前后联系,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酿酒”和“醉人”的关系,学生的视角也会兼顾内容和形式。
让学生给春联找一个合适的主人,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了解春联的字面意思,还要推测春联背后的意思。不仅要考虑对仗和声律,还要考虑现实的需要,这就是春联的实用价值。
所有的话语指向都在语言,这堂课,学生在欣赏,在评价,在朗读,在创作,语言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让学生确实感受到语言的妙处。对“打”字的推敲,让学生感受到“炼字”的乐趣,这就是汉语文化的魅力之一,一字之变,意境遇异。教师没有给出具体答案,给学生继续“揣摩”的空间,让语言的感悟力不断发展。
……
展开
——独立语文教师,任教于杭州越读馆 郭初阳
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是周益民用心寻觅、虔心呵护的“伟大事物”,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事物”。遗憾的是,它正日趋边缘。周益民的探索,喊出了一个孤独而执拗的声音。
——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 竇桂梅
周老师和孩子们一路诵读、吟喝,教室里飘满了芳香的音韵;周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探寻、沉醉,课堂上绽放着童年的欢聚。
——特级教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 戚韵东
让民间文学回归民间,把儿童文学还给儿童;语言,属于想要说话的人;而语文,只属于那一颗颗渴望书写、阅读、诉说和倾听的心。当一切变成概念、教条、框架、指标——当活生生的人和语言变成被支配的从属物的时候,周益民的课和他的书,喊出了反异化的强音。我们从这里看到了人和语言回归本真的希望。
——儿童文学理论家,原《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 刘绪源
机巧的、智慧的、瑰丽的民间文学,曾经是我们生命中的初乳。勇敢的周益民老师,以他不凡的见识和实践,满怀喜悦地打捞起它们,连缀成珠,一串串地呈现到课堂上,让孩子目不暇接,惊喜和痴迷。
一本精彩的《回到话语之乡》,一些记忆,一束光亮,一种美好。
——作家,江苏作协副主席 黄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