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改革的人学探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5627
  • 作      者:
    肖庆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肖庆华,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专业为教育学原理,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和教育社会学。目前为贵州财经大学行政管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财经大学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起草《(贵州省中长期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目前主要从事教育与人的发展、留守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双语教育、大学校园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近三年来主持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l项,主持省级课题4项。在《(中国教育学刊)》、《(全球教育展望)》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改革的人学探究》主要是从人学的角度来探究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不同的人学观会形成不同的教育理念,而不同的教育理念又会建构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形成不同的教育目的和课程体系。以人的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这三重属性的人学观来反思我国的教育目的和课程体系,我们会发现,我国的教育目的和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形式上存在着对人的个体性和类特性重视不够的情况,不利于培养完整的人。我们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加强综合实践课来培养人的个体性;增加人文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和环境教育等课程来培养人的类特性,从而使人的三重属性充分及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教育目的观中的“城邦人”形象
    古希腊“三贤”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城邦人”。苏格拉底是最早关注人的教育的哲学家之一。他认为,知识即美德,年轻人通过教育获得了知识和智慧,他就具有美德了,而只有年轻人具有了美德,希腊城邦才不会衰落,它才会保持繁荣以及长治久安。所以说,苏格拉底的教育目的观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具有美德的“城邦人”①。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认为,对于不同的人群要进行不同的教育,以养成不同的品质。对于劳动者要培养成其节制的品性,使其从事生产,供养他人;对于军人要培养其勇敢的品性,使其从事战争,保家卫国;对于哲学家要培养其智慧的品性,使其成为统治者来管理好国家。培养劳动者、军人和哲学家各安其位、各尽其责,那就是正义,这样的国家就是一个国泰民安的“理想国”了。亚里士多德把教育和政治密切结合起来。他认为,教育事业是公共的,应由法律规定,教育应是国家的事务,并由国家进行组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和统治者的德性,使公民认识到,任何公民都不属于他自己,他们都是属于城邦。②
    在近现代,这种“城邦人”从地域性演化到民族性。俄国的乌申斯基提出教育的民族性教育目的观。他认为,教育就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具有民族性的人。他强调要实施公共教育,并且用祖国语言进行教学,使人身上的民族性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促进整个民族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民族感情,积聚民族力量。③在现代,“城邦人”则进一步演化成“国民”。德国的凯兴斯泰纳强调国民教育。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为了在国际上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培养自己忠实有为的国民,教育要为培养有用的国民服务,要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在政治、经济、道德方面培养国民具有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他所倡导的国民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学生进行有关国民知识的教育。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教育改革人学探究的问题缘起
第二节 教育改革人学研究的回顾
第三节 教育改革人学探究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分析范式
第一节 分析范式、人的观念、教育与人的关系
第二节 “理性本位”和“非理性本位”分析范式
第三节 “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分析范式
第四节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分析范式
第五节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分析范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内涵
第一节 人的三重存在形态与三重属性
第二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发展规律
第三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存在状态
第四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表现形态
第五节 人的三重属性的价值

第四章 当代人的问题和人学研究
第一节 当代人问题的表现
第二节 人的观念的历史流变
第三节 各门学科中关于人的知识
第四节 人学学科的建立和人学研究

第五章 教育问题的人学反思
第一节 人的三重属性与人的问题
第二节 人的三重属性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节 功利主义教育的人学反思
第四节 灌输主义教育的人学反思

第六章 教育目的的人学解读
第一节 教育目的观中人的形象分析
第二节 日中两国教育目的中人的形象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人学解读
第四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构想

第七章 课程改革的人学探寻
第一节 课程背后的人学观
第二节 课程改革“钟摆”现象的人学分析
第三节 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的人学分析
第四节 我国目前课程的人学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