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南海渔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12935
  • 作      者:
    赵全鹏编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南海知识丛书:南海渔家》主要介绍南海区域种类极为丰富、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重点对南海动物的特征、分部、生活习性、生存现状等进行详细的说明,以唤醒和培养人们保护南海动物的意识。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篇南海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是一类身体没有脊柱的动物类群,占整个动物种类的95%左右,分布于世界各地,现存100多万种。海洋无脊椎动物资源是南海动物门类和种类最为繁多的一大类群,占海洋动物的绝大部分,其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等,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一、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原生动物个体一般微小,绝大多数仅在2—5毫米之间。现生的原生动物记录有3万多种,分布十分广阔,可生活于海水及淡水内,以底栖或浮游方式生活,也有不少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寄生的种类如疟原虫、利什曼原虫、痢疾变形虫等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自由生活的种类如合尾滴虫、钟罩虫等可引起水源的污染,海水中的夜光虫、裸甲腰鞭虫等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严重危害鱼类生存。大多数原生动物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的自然饵料,为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形成石油的重要原料。
    1.夜光虫与赤潮
    夜光虫,是一种以鞭毛作为运动器官的原生动物,因其体内含有许多拟脂颗粒,在海水波动
    的刺激下,在夜间能发光,因而得名。夜光虫虫体圆形,直径大约1毫米,颜色发红,具有分裂
    和出芽两种繁殖方式,且繁殖非常迅速,往往群聚一起,使海水变红,形成赤潮,对海水养殖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在南海,夜光虫的繁殖在冬季最为旺盛,密集的海区可达每平方米万个以上。
    赤潮又叫红水,俗称臭水。赤潮发生后,平静的海面常呈现大面积斑块或带状的变色现象。赤潮生物爆发性繁殖或聚集,覆盖海面,引起海水变色,遮住阳光,造成水体缺氧,使鱼类产生大量的黏液黏住鱼鳃,以及产生有害气体和毒素,使鱼类呼吸不到氧气而窒息死亡。近年来由于滩涂海水养鱼、养虾的不断发展,在饲养过程中投下了大量高营养的饲料,那些未被吃完的
    残料溶于水中或沉下海底,日积月累,加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破坏了水中浮游生物的生态平衡,大量的工农业和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海洋,基于这些原因使海域中营养物质含量不断升高,为形成赤潮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与白蚁共生的披发虫
    披发虫是营寄生生活的鞭毛类原生动物,虫体像梨子一样,一端披着长长的像头发一样的鞭毛,这种外形也是它们名称的来源。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披发虫与白蚁已经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关系。白蚁以木材为食,但它们不能消化木质纤维,而主要依靠生活于白蚁肠道内的披发虫分泌一种消化纤维素的酶,帮助白蚁消化难以分解利用的木质纤维,如果白蚁的肠道内没有这种鞭毛虫,即使吃了很多的木质纤维,由于不能消化,也终将被活活地饿死。而对于披发虫来说,寄生在白蚁的肠道内,也实在是最安全保险不过了,同时白蚁肠道内丰富的纤维素为披发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有趣的是白蚁每次蜕皮时,寄生于白蚁肠道内的披发虫就会形成孢囊,而新孵化出的白蚁的肠道内是没有披发虫的,这些新生个体只有通过舔吸其他白蚁的肛门,才能吞食披发虫的孢囊而获得所需要的披发虫。所以,白蚁也必须营群体生活,否则将会因得不到披发
    虫而死亡。
    3.古老的有孔虫
    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5亿多年前就出现在海洋中,种类繁多。由于有孔虫能够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有孔虫是海洋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主要食物为硅藻以及菌类、甲壳类幼虫等,个别种的食物是砂粒。有孔虫类栖居于几乎所有海域,对环境的反应特别敏感,有明显的深度分布范围,因而它们是最好的海深指示生物。由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种类的有孔虫,因此,根据有孔虫的沉积物不但能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还能为寻找矿藏尤其是石油提供重要依据,而有孔虫化石常被作为判定地质年代和探测石油的标准化石。有孔虫死后,其石灰质空壳下沉,形成有孔虫软泥,覆盖着约30%的海洋底面,石灰石和白垩是有孔虫的海底沉积产物,有的生物礁就是有孔虫的遗骸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斐济群岛、埃利斯群岛中的富纳富提环礁,都是由有孔虫的遗骸为主体构成的。
    4.鞋底状的草履虫
    草履虫因其全身长满纤毛,形似倒置的草鞋鞋底,故而得名。草履虫虽然只是单细胞动物,但其分化出不同功能的细胞器,因此可以执行多细胞动物的许多功能,如采用纤毛作为运动器官,由于其全身具有纤毛,且其取食的器官口沟处纤毛很长,因此能够进行螺旋式运动,同时维持身体形态的表膜具有一定的弹性,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身体形状的改变而通过障碍物。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万个细菌,因此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由于草履虫个体相对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周期短、便于观察、容易采集和培养,经常被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在研究细胞遗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家的研究,草履虫在诊断消化系统癌症和乳腺癌
    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医学价值。草履虫
    二、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是动物界最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体型多数不对称,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所构成,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分化,也没有口和运动器官,成体营固着生活。海绵动物身体表面具有很多小孔,是水流进入体内的通道,因此这类动物也被称为“多孔动物”。
    1.吸水力极强的浴海绵
    人们通常所用的人造海绵与海里的海绵并不是一回事,其实,生活在海里的海绵才是真正的海绵。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和采集海绵动物,浴海绵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浴海绵的海绵质纤维较软,吸收液体的能力较强,因此常被用作沐浴及医学上吸收药液、血液或浓液之用。人造海绵只是仿造了海绵的生物结构而已。倘若把海绵从水中捞取上来,在海滨挖坑埋藏,待其腐烂,剩下纤维状交织的骨骼,再经过漂洗,才是我们日常所见的海绵。
    2.象征忠贞爱情的偕老同穴
    偕老同穴是生活在深海中的海绵动物,身体弯曲呈管状,英文名意为“维纳斯花篮”,就是因为其精致的白色网络状形体而得名。这种海绵的结构与网兜相似,四周布满网眼般的小孔。偕老同穴的名称由来与寄生于海绵体内的一种小虾有关。这种小虾小而纤弱,它们在很小的时候,常一雌一雄从海绵的小孔中钻入,进入海绵体内居住,身体长大了就被“困”在里面,直到老死。海绵供应小虾养料,而小虾则在海绵体内清理孔道内的污物,双方互惠互利,和谐共存。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被称为“偕老同穴”。而海绵体内的成对的小虾,由于过着这种“牢笼”生活,白头偕老,至死不渝,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日本人常把它们当作结婚礼物送给伉俪,小虾也被美其名为“俪虾”。
    三、腔肠动物
    相对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而言,腔肠动物是真正的后生动物,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历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腔肠动物是一类身体辐射对称、具有内和外两个胚层、具有初步的组织分化、形成原始的消化循环腔及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的低等后生动物。已知1万多种,绝大多数为海产。
    1.营群体生活的薮枝螅
    薮(sǒu)枝螅是一种以树枝状的群体固着生活的腔肠动物。群体基部生有许多葡萄状的分枝,称螅根;螅根上生出直立向上延伸的部分,称螅茎;向两侧相互长出分枝,称螅枝。螅枝的顶端生出水螅体或生殖体。群体的周围生着一层透明的外骨骼,之内为共肉,共肉是群体的共同组织,与水螅体、生殖体相连接。水螅体上端有口和垂唇,周围生有许多实心的触手,触手是捕食和防御器官,任何一个水螅体捕获到的食物经消化后,都可通过消化循环腔输送到群体的其他部分。生殖体没有触手和口,以出芽的方式产生许多水母芽,成熟后经出口游出,成为水
    母体。
    2.漂浮的帽状杀手—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水母,它是水螅的集合体,是一类终生群居的浮游类腔肠动物。僧帽水母借助于淡蓝色、透明的浮囊在水面上营漂浮生活,浮囊一般长6—30厘米,前端尖、后端钝圆,顶端耸起,形状颇似僧侣的帽子,故而得名僧帽水母。僧帽水母的浮囊可借助风力调整
    方向,在水面上漂行。当它们在水面上漂浮时,僧帽水母的有毒触手倒垂到水下,甚至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细小触手能够达到9米之长,所以很多游泳者在看到僧帽水母的时候想躲避已经是来不及了!僧帽水母是海洋中漂浮的致命杀手,其分泌的致命毒素是来自于触手中微小的刺细胞,尽管单个刺细胞所分泌的毒素微不足道,但是成千上万刺细胞所积累的毒素不亚于当今世界上任何种类的毒蛇。据统计,在2000年,被僧帽水母蜇伤的游泳者中,有68%的人死亡。虽然僧帽水母的杀伤力很强,但是有一种军舰鱼却能与之和平共处,不受其有毒触手的伤害,形成了互相合作的共生关系。
    ……
展开
目录
上篇 南海无脊椎动物
一、原生动物
1.夜光虫与赤潮
2.与白蚁共生的披发虫
3.古老的有孔虫
4.鞋底状的草履虫

二、海绵动物
1.吸水力极强的浴海绵
2.象征忠贞爱情的偕老同穴

三、腔肠动物
1.营群体生活的薮枝螅
2.漂浮的帽状杀手—僧帽水母
3.美丽而神秘的海蜇
4.海底花园的建筑师——珊瑚虫
5.备受青睐的红珊瑚
6.“海底神木”—黑珊瑚
7.海葵与小丑鱼

四、栉水母动物
五、扁形动物
1.蚯蚓杀手—笄蛭涡虫
2.华枝睾吸虫

六、环节动物
1.繁殖期具群婚习性的沙蚕
2.奇特的管居多毛类
3.改良土壤能手—蚯蚓
4.嗜血为生的蚂蟥

七、星虫动物
八、软体动物
1.吸附在岩石表面的石鳖
2.鲍鱼不是鱼
3.马蹄螺壳非马蹄状
4.厣可入药的蝾螺
5.酷爱装扮的衣笠螺
6.美丽的凤螺
7.观赏和收藏价值很高的宝贝
8.善于穿孔的玉螺
9.形似唐代僧帽的冠螺
10.四大名螺之一的万宝螺
11.保护珊瑚礁的卫士—法螺
12.美观而造型奇特的三口螺
13.海面浮游生活的海蜗牛
14.浑身长刺的骨螺
15.有毒的织纹螺
16.壳顶呈乳头状的涡螺
17.可用毒液射杀猎物的芋螺
18.没有外壳的蛞蝓
19.海兔不是兔
20.酷似“象牙”的角贝
21.海底“石林”—江珧
22.可产珍珠的珠母贝
23.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24.双壳拍击游泳的扇贝
25.贝壳超大的砗磲
26.善于搞破坏的船蛆
27.活化石—鹦鹉螺
28.雌性具“贝壳”的船蛸
29.善于放烟幕逃跑的乌贼
九、节肢动物
1.海底鸳鸯—中国鲎
2.形似火山的藤壶
3.形态奇异的龟足
4.会发光的海萤
5.浮游的鱼类饵料—水蚤
6.鼓虾为什么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7.海底爬行美味—龙虾
8.攻击力极强的虾蛄
9.寄居蟹与蟹守螺
10.善于爬树的椰子蟹
11.美味“膏蟹”—锯缘青蟹
12.疾走如飞的沙蟹
13.挥舞大螯的招潮蟹
14.直向行走的和尚蟹
15.寄人篱下的关公蟹
16.善于跳跃的跳蛛
17.凶悍的捕鸟蛛
18.山区常见的络新妇
19.五毒之一的蜈蚣
20.会假死的马陆
21.爱吃书的衣鱼
22.朝生暮死的蜉蝣
23.“空中轰炸机”—蜻蜓
24.娇弱的豆娘
25.自然界的“音乐家”—螽斯
26.善于拟态的竹节虫
27.凶猛的螳螂杀手
28.臭气专家—椿象
29.水黾的水上漂
30.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蝉
31.形形色色的甲虫
32.令人讨厌的双翅目昆虫
33.会飞的花朵—蝴蝶
34.蚂蚁的社群生活
35.令人生畏的胡蜂和蜜蜂

十、腕足动物
十一、苔藓动物
十二、毛颚动物

十三、棘皮动物
1.再生能力极强的海盘车
2.类似植物的海百合
3.海中“刺客”—海胆
4.运动和外形似蛇的蛇尾
5.遇敌排出内脏的海参

下篇 南海脊索动物
一、尾索动物
二、头索动物
三、脊椎动物
1.鱼类
2.两栖类
3.爬行类
4.鸟类
5.哺乳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