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萨达那——生命的证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33783
  • 作      者:
    (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印度最伟大的文学家    泰戈尔
  哈佛大学演讲集
  介绍古印度文明和文化的杰作
  影响了东西方世界的信仰之书
  融合爱、美、自由和生命的箴言
  感动全世界  直抵每个人的心灵

展开
作者简介
  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 ~1941年8月7日 ),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诗人、作家,也是印度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学识涉猎文、史、哲、艺、政、经等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其中广为人知的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采果集》《萨达那:生命的证悟》《我的回忆》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萨达那:生命的证悟》这本书主要是泰戈尔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集,实质上是泰戈尔向西方人介绍印度古文明与文化的文集。在书中,泰戈尔用朴素而又优美的语言,向世人描绘印度文明的诞生,印度人眼中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和生活哲学,并对人生必须要面对的几个基本问题——世界观、灵魂、善恶、自我、爱、美、行动、无限等进行了充满灵性的描述。这本书聚集了他的灵魂体验和对生命的证悟,是一本影响了东西方世界的信仰之书。
展开
精彩书评
  人之自由与成就,就在于爱,爱的别名就是“理解一切”。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泰戈尔

  正是(印度文明)沐浴在这样一种善良的、仁慈的、积极的、热爱真理与自由、给予而不是索取的哲学文化下,人们才会拥有如此平静的充实的生活,让所有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身心疲惫的人们由衷的羡慕;像甘地、泰戈尔这样的“贤者”才会拥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对现世对后世,对整个印度乃至世界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网友antstory

  他(泰戈尔)以朝拜者的心灵对待最高神,他以朝拜者的心灵对待人生,他也以朝拜者的心灵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带着爱去朝拜,带着信仰去朝拜,带着谦卑去朝拜,带着惊叹去朝拜,向遍布于全世界的神朝拜。
  ——易周

  专业书评:
  每翻译完一本书,我几乎都有一种冲动与习惯,会写写翻译过程之中的一些感受与体会。不过,完成泰戈尔《萨达那:生命的证悟》之后,我原本并没有撰写“译者前言”或者“译者后记”之类文章的打算,原因很简单: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心中的感想太多,竟不知从何写起;泰戈尔的人文关怀思想与精神很深邃很广博,我的理解很肤浅很幼稚,生怕误导读者诸君。谁知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命我一定要按照惯例补上译者自序之类的东西,因此,我只好勉为其难,说上几句无关痛痒之语,敬请诸位大家斧正。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主要是泰戈尔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集,实质上是泰戈尔向西方人介绍印度古文明与文化的文集,归根到底是泰戈尔在国内外讲学时所阐述的以《奥义书》为主要来源的思想观点的汇聚。
  《奥义书》,是印度最古老、最经典的哲学著作,是用散文或者韵文阐发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它记载的是印度古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印度哲学的基础,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论述或者对话录。值得注意的是,它记录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诸家之说。据统计,在《奥义书》中提到的哲学家达百余名,其中有以邬达罗迦为代表的唯物论者,有以耶若婆佉为代表的唯心论者。《奥义书》种类繁多,据说多达两百多种,泰戈尔在本书中引用的主要有《蒙达迦奥义书》《伊莎奥义书》《白骡奥义书》《广林奥义书》《由谁奥义书》《尼理心诃奥义书》《羯塔奥义书》《迦塔奥义书》《泰迪黎耶奥义书》《泰蒂利耶奥义书》等。据说,最权威的《奥义书》有十三种。它们是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经典源泉,也是古印度佛教思想的直接源泉,因此,可以说,婆罗门教、印度教与佛教,都是同源同宗的。
  我没有考究,彼时泰戈尔演讲的西方听众及其后阅读此书的西方读者,是否与泰戈尔产生共鸣,但是,我敢断言,中国读者几乎都会与泰戈尔产生共鸣,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中国的佛教文化,直接来源于印度。从释迦牟尼佛祖到达摩祖师再到完全实现中国化的禅宗,佛学、佛经、佛事活动、佛家弟子,莫不以印度为师。可以这么说,发源于印度但在印度已经式微的佛教文化,却光大于中华大地以及深受其影响的周围各区域。泰戈尔这部聚焦于人生哲学的著作思想,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因此,从文化角度而言,中国读者阅读本书,根本不存在文化障碍,根本不存在理解隔阂。
  第二,泰戈尔的文风,尤其是泰戈尔的诗歌,推进了中国白话文尤其是现代诗歌的发展。泰戈尔的散文、诗歌引进中国之时,正是中国白话文以及现代诗歌初步发展之际。据现代散文大家冰心自述,她的散文,就深受泰戈尔文风的影响,甚至是刻意模仿泰戈尔的行文风格,尤其是其代表作《小桔灯》简直是学习泰戈尔散文或者散文诗作品的产物。“五四”运动后创作的现代新诗,其中的不少作者都不讳言,他们都从泰戈尔的诗歌中汲取了营养,都具有刻意模仿泰戈尔散文诗《飞鸟集》等诗歌的痕迹。因此,从语言风格角度而言,中国读者阅读泰戈尔的这部作品,就如同阅读中国作者撰写的作品。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爱的别名就是“理解一切”                                                                                              古希腊文明孕育于城墙之内。其实,一切现代文明都起源于灰泥与砖所堆砌的摇篮之中。
  那些城墙,在人类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给我们确立了一套“分而治之”的思维理论。这套理论,让我们养成了这么一种惯性:要确保征服成果,就得防范、分化征服对象。因此,我们将人分为不同的国家民族,将知识分门别类,将人与自然截然分开。结果是,我们作茧自缚,对外界任何事物都持强烈的怀疑态度,认识任何东西都要经历一番艰苦努力。
  第一批雅利安人入侵时,印度是一片广袤的森林地带,他们迅即加以利用。森林为他们躲避酷热的炎炎骄阳和肆虐的热带风暴提供了庇护场所,为牛羊牲畜提供了牧场,为祭祀之火提供了燃料,为建造农舍提供了木材。不同的雅利安族群,在其族长的带领下,定居在不同的森林地带。这些地方,都能够提供充足的水和食物,所赐予的天然保护各具优势。
  所以说,印度文明是发源于森林的。正是这一起源和环境,让印度文明拥有与众不同的特点。环绕其四周的,为其提供衣食住行的,在各方面与其保持最密切最频繁联系的,都是生机勃勃的茫茫大自然。
  也许有人会认为,如此降低水准的生活方式,会愚钝人类心智,会削弱其发展动力。可是,我们发现,古印度的林中生活环境,除调整人之发展方向外,并未抑制其思想,并未削弱其活力。人的思想,在摆脱了企图在所获取之物周围竖起界墙以扩大控制范围的欲望后,通过不断接触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变得自由自在。人的追求,不再是获取,而是通过融入周围环境并与之共同发展,去感悟与提升自身意识。他意识到,真理是全方位的,没有绝对的孤立存在,而且认识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与一切客体互为交融。古代印度圣贤隐居山林的修行之举,就是为了在精神上实现天人合一的伟大和谐。
  后来,那些原始森林让位于农田,四面八方都兴起富庶的城镇,几个强大王国得以建立并与世上所有大国都有所交往。不过,即使在其物产丰饶的鼎盛时期,印度人仍然以崇敬之心,回望远古时代艰辛自悟的早期理想和隐居山林的简朴生活风骨,并从其所蕴涵的智慧中,汲取最佳灵感。
  然而,西方世界对其正在进行的征服自然行为,似乎是引以为荣的。那里的人们,好像是生活于充满敌意的世界之中。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都得从心有不甘的异己手中夺取过来。这种情感,就是在城墙内所养成的习惯,就是在城墙内所受思维训练的产物。究其原因,乃生活于城市的人们,必定是只把其眼界聚焦于自身的工作与生活,结果在人本身与其所依偎的大自然怀抱之间,人为地制造了隔阂。
  印度的看法则不同,认为伟大的真理就是,人与世界是融为一体的。印度强调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相处,并认为倘若周围环境与我们人类毫不相关,我们就不可能与之发生任何联系。人之所以抱怨大自然,就是因为他不得不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取大部分生活必需品。当然,人类的努力并非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是每天都有收获的。这表明,人与大自然之间存在某种合理联系,否则,我们就始终无法将与我们没有任何真正联系的东西据为己有。
  对于同一条道路,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视角予以看待:一种是将它视为把我们与我们的目标隔开之物。在这种视角下,征程之中的每一步,都被我们看作是直面障碍时以强力所取得的进步。另一种是将它视为引领我们奔向目的地的道路。在这种视角下,道路本身就是目标的组成部分。它是我们已有成就的起点。历经这趟旅程,我们能够收获的只是它本身所赐予我们的东西。后一种视角,就是印度对大自然的看法。她认为,伟大的事实是:我们与自然是和谐的;人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其思想与环境是和谐的;人之所以能够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只是因为人的力量与宇宙的力量是和谐的;从长远来看,人的意图绝对不能与自然界的意图相抵触。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自然界只属于野兽与无生命之物,人类的诞生,始于一场无法解释的突变。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低人一等之物都只能属于自然界,而任何在智力或者在道德上拥有完美标记之物,皆归属于人类。这就好比是把花蕾与花朵分为两种不同类别之物从而把其优美归功于两种不同而对立的原理一样。印度人的观点则不同,他们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承认,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人类与万物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印度人看来,天地万物之间的根本统一,并非纯粹的哲学思辨,因为用心用行动去感悟这种伟大和谐是其人生目标。他们通过冥想和祭拜,通过调整自身的生活,培养了这么一种意识:万事万物皆有灵性。大地、水和阳光、花儿和果实,不只是用则取之、不用则弃之的自然之物,而且都是实现完美理想的不可或缺之物,就如每一个音符对于交响乐而言都不可或缺一样。印度人敏锐地感觉到,世界的本质对我们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并与之建立自觉联系;我们不能仅仅受科学好奇心的驱使或者出于贪恋物质利益的考虑,去认识它,而应当以愉悦平和的伟大情怀,抱着同情心,去领悟它。
  科学家认为,世界不仅仅是我们所感知的那个模样。例如,他们认为,大地与水其实是力之作用的结果——当然,它们呈现的状态是地与水,这是我们能够而且只能部分理解的状态。同样地,一直张开心眼之人认为,大地与水的终极真相,取决于我们对永恒意志的理解,而这种永恒意志迟早会起作用,并会以我们所能感悟之力的形式予以呈现。这不是如科学那样的纯粹知识,而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感知。它不像知识那样给予我们力量,而是给予我们欢乐,这正是血脉相连的结果。对世界的了解不及在科学引导下了解世界之深之人,永远无法理解能够洞察精神世界之人透过自然现象得到的发现。水,不仅可以洗涤人的四肢,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因为它可以触及人之灵魂;大地,不仅可以支撑人的身体,还可以让人精神愉悦,因为与大地的接触,不只是物理接触,还是一种生存方式。倘若未认识到自身与世界的血缘关系,人就会困于连墙壁都充满敌意的牢房里。倘若能够认识万物之中的永恒精神,人就会得到解放,因为自此以后,他就会发现他所降生的这个世界最重要,就会发现自己身处最高真理之中并与万物建立和谐关系。在印度,人们所受教导是让其完全认识到,他们与周围的一切,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存在最密切的联系;应当亲近朝阳、流水、硕果累累的大地,正如它们将人类置于其怀抱之中的表现一样。因此,我们每天冥想的,就是《圣诗》,即人们认为浓缩了一切吠陀的经文。在它的帮助下,我们竭力去感悟人的意识灵魂与世界的根本统一;我们学会去感知这种统一系由那种永恒精神所维系的。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创造了大地、天空和日月星辰,而且凭借存在并运动于与外部世界不可分割的统一之中的意识之光,照耀了我们的心灵。
  印度人绝不会忽略不同事物的不同价值,因为他们知道,倘若如此,就会无法生存。印度人也认为,人类在万物等级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印度人这种人类优于万物的思想,不是人云亦云的。他们认为,人类优于万物之处,不在于拥有占有之力,而在于拥有联合之力。因此,印度人选择的朝圣之地,无论位于何处,都必定是特别庄严或者美丽之地,故而印度人的心灵能够摆脱狭窄的生活必需品世界,从而在无限之中认识自身的地位。曾经是肉食民族的印度人,为培养对生命的普世同情心,能够抛弃肉食习惯,此乃人类历史上罕见之举,其原因就在这里。
  印度人知道,由于受制于精神与肉体的障碍,我们与自然界无穷无尽的生命之间存在严重的隔阂;由于只是人,而不是宇宙之人,我们不但制造出诸多令人困惑不解的难题,而且还割断解决这些难题的自然资源,导致我们虽然穷尽了一切人为的解决方法,但收获的却是无休无止的困难。当人离开其在宇宙大自然中的栖息之地而行走于单一的人类之绳时,就意味着身体会摇晃或者摔倒,就得每走一步都不停地绷紧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努力保持身体平衡,而且在疲惫的休息间隙,每当想到自己受到万物不公正的对待,都会诅咒上天,并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很是得意。
  但是,上述情形是无法永续的。人类必须认识自己生存的周围一切,认识自身在无限世界之中的地位;人类必须明白,无论自身多么努力,永远也无法在自身聚居的那些小小的房间里酿出蜂蜜。这是因为,年年岁岁为人类生存而提供的食物,都在墙壁之外。人类必须明白,倘若隔断自身与纯洁而生机勃勃的无限世界的联系,而把休养生息只寄望于自身,就会把自身逼疯,就会把自身撕为碎片,就会导致人吃人。失去了周围一切这个环境后,人类的贫困,就不再具有简朴这个伟大的品质,而会变得卑鄙无耻;人类的财富,就不再体现为慷慨大方,而只体现为穷奢极欲;人类的欲望,不会臣服于人生,不会固守人生之目的,而会成为欲望本身之目的,并玩火自焚,在熊熊烈火中弹琴取乐。于是,在自我表现中,我们企图恐吓他人,而不是吸引他人;在艺术上,我们求新求异,而忘却了万古常新的求真精神;在文学上,我们不能全面理解人:人是伟大而单纯的,但却看似存在心理问题,或者感情问题。这种感情,由于很不正常并展现在人为的强光灯下,而显得极其激烈。倘若人的意识只局限于人自身,人性的根基再深也找不到永久的土壤,人之心灵就会濒临饥饿的边缘,人就会用大量的刺激代替健康的力量。于是,人就会丧失内心的洞察力,用数量而不是与无限世界充满活力的联系来衡量自身的伟大,用自己的活动而不是完美的宁静——这种宁静,存在于星罗密布的天空,存在于万事万物永恒而富有韵律的舞动之中——判断自身的行为。
  首批入侵印度之人堪比侵入美洲的欧洲移民,面对的也是原始森林,也与土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对抗。但是,发生在美洲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对抗,持续到最后,双方之间都未取得妥协与让步。在印度,当地蛮人栖身的森林成为贤哲的圣地,而在美洲,那些充满生机的自然大圣堂却对人类没有更深的意义:它们给那里的人带去财富和权力,也许还不时带去美的享受,激发孤独诗人的灵感,可是,它们在那里的人们心中,永远没有获得神圣的联想,没有把它们视为伟大的人类灵魂与宇宙灵魂相结合的精神和谐之地。
  我丝毫没有认为,上述情况本来会是另外一种情形。倘若历史在每一个场合都以同样的方式重现,就是十足地浪费良机。处于不同之地的人们,将各自不同但对他人而言是必需以及构成互补的产品带到市场上销售,是最好的精神交往。我想说的是,印度在其历史开始之际,就遇到并非没有对其发生作用的特殊环境。印度人循着自己的机遇,沉思过,奋斗过,受过苦,受过难,探究过生命的深度,取得过一些成就——这些成就,对于历史发展道路截然不同的民族而言,绝对不可能没有任何价值。人的完美发展,离不开构成复杂生命的一切生存要素。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食物要在不同之地栽种并取自不同之处的缘故。
  文明,是各国按照自己的最好理想,忙于为其国民打造的一种模型。一切机构,一切法律,一切奖惩标准,一切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教义,都指向这一目标。西方的现代文明,正通过一切有组织的努力,试图在德、智、体方面培养完美之人。因此,他们动用巨大的国家资源,把人之力量扩展到人之周围,人们协同发挥各种才干去占有、利用能够得到的东西,并扫除征服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他们一直在训练自己,为的是斗天地斗异族;他们的武装力量日益强大;他们的机械设备、组织机构,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毫无疑问,这是杰出的成就,这是不知障碍为何物并把人类超越万物视为目标的人类主宰力的精彩展示。
  印度的古代文明,对于完美,拥有自己的理想,并朝着这个理想作出了努力。其目的不是获得权力,无意把人之能力开发至极致,无意为获取财富、政治军事优势地位以及防御进攻而组织人们。印度人努力实现的理想,引导着其最优秀的儿女过着与世隔绝的冥想生活;印度人通过参悟神秘的现实而为人类获取的宝贵财富,让其在世俗成就领域付出了极高的代价。然而,这也是非凡的成就,这是除领悟无限世界外别无他求的、无穷无尽的人类抱负的极致表现。
  在印度,有贤人、有哲人、有勇士,有政客、有贵族、有国王。在所有这一切阶层人士中,印度人所敬仰的是谁?印度人所选择的代表人物是谁?
  是圣贤。何为圣贤?圣贤,是指在知识上获得最高灵魂而充满智慧、发现自己与最高灵魂融为一体而与内在自我完美和谐之人;是指在精神上认识了自我而摆脱了各种私欲、历经尘世间的一切而心如止水之人;是指在各方面领悟最高之神从而找到永恒宁静、与万物融为一体已进入宇宙生命之人。(详见《蒙达迦奥义书》Ⅲ)
  因此,领悟我们与万物之关系、通过与神之结合而进入万物的状态,在印度被认为是人生最高目的和最高成就。
  人可以摧毁与掠夺财物,可以创造和积聚财富,可以发现和发明东西,但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灵魂可以理解一切。倘若人把自己的灵魂封闭于僵化习惯的无生命气息的硬壳中,倘若人处于像沙尘暴漩涡般的狂热、盲目而忙得团团转的工作氛围之中而无法放眼远处,就会是一场可怕的毁灭性灾难:这实际上是扼杀人之真正精神,即理解一切的精神。本质上,人,既不是自己的奴隶,也不是尘世的奴隶,而是爱者。人之自由与成就,就在于爱,爱的别名就是“理解一切”。由于具有这种理解能力,具有这种生命的渗透力,人之灵魂就能与无处不在的此种精神——这也是人之灵魂的气息——融为一体。倘若一个人企图通过搞垮他人而达致出人头地之目的,企图鹤立鸡群而傲视他人,就是背离了这种精神。这正是《奥义书》把达致人生目标之人称为“宁静之人”和“与神合一之人”的原因,此乃意味着他们实现了与人以及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故而能够不受干扰地与神合为一体。
  在耶稣的教诲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同样的真理。他说:“骆驼穿过针眼,易于富人升入天堂。”此语意味着:我们为自己敛取的任何财物,都会让我们脱离他人;我们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局限。热衷于积聚财富之人,由于不断地自我膨胀,无法进入参悟精神世界——即完全和谐之境——的大门,只能封闭于其有限的获取之物的狭窄围墙之内。
  因此,《奥义书》经文的精神就是:为了寻找神,就得拥抱一切。追求财富的行为,实际上放弃的是获取新鲜事物的一切机会,此乃非达致完美之神的道路。
  欧洲有些现代哲学家,尽管直接或者间接受益于《奥义书》,但是,他们不但根本没有认识其所受的恩泽,而且还坚称,印度的梵只是一种抽象之物,是对尘世上一切东西的否定。总之,他们认为,这种无限之神只能在玄学之中找到。在我的部分同胞中,这种观点也曾经很流行而且仍然如此。但是,它肯定与印度人的主流思想精神相悖。领悟并肯定万物之无限存在的习俗,一直是印度生生不息的灵感。
  我们所受的教诲是:“这个世界存在的任何之物,都被神所包围。”(详见《伊沙奥义书》Ⅰ)
  “我再三朝拜存在于水与火之中的神、存在于年年岁岁的作物与林木之中的神、遍布于全世界的神。”(详见《白骡奥义书》Ⅱ)
  这哪能是从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神?相反,这意味着不仅能够在万物之中看见他,而且可以通过世上的万物向他致敬。《奥义书》中具有神之意识的人,对于宇宙的态度,是抱有深深的崇拜之情的。他所崇拜的对象,随处可见。正是这种活生生的真理,让一切现实真真切切。这种真理,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信仰。“南无南无”——无论在何处,我们都朝拜他,一再朝拜。这种真理,是在圣贤突然迸发的感悟中认识的。他在不期而至的狂喜中向全世界宣布:“听我说,永恒之神的子孙们,居住于天国的人们,我已经认识了超人,他的光辉穿透黑暗照亮了前方。”(详见《白骡奥义书》Ⅱ、Ⅲ)难道我们没有过在没有任何迷糊或者盲从的直接而积极的经历中发现狂喜的体会吗?
  佛陀从实践层面发展了《奥义书》经文。他在宣讲同样的教义要点时说:对于上下、远近、可见与不可见的万物,都应该保持无限热爱之情,不得产生任何怨恨,不得产生杀生之欲。无论是站着还是走着、坐着还是躺着睡着,都要生活在这种意识之中,这就是四梵住行,换言之,就是在梵之精神中,生活、迁徙并享受人生之乐。
  何谓梵之精神?《奥义书》曰:“实质上,就是万物之光、万物之命、宇宙之意识,就是梵天。”(详见《广林奥义书》Ⅱ)感知一切,认识一切,这就是梵之精神。在肉体和灵魂上,都沉浸于梵的意识之中。太阳吸引地球,就是通过梵之意识的;光波在星际的传送,也就是通过梵之精神的。
  这种生命与光芒,这种感知一切者,不仅存在于宇宙空间,也存在于人之灵魂。他是宇宙或者说广袤世界的全知全觉者,他是灵魂深处或者说内心世界的全知全觉者。
  因此,欲想获得宇宙之意识,我们就得把我们的感情与这种无处不在的无限之情联接起来。事实上,人类真正的唯一进步,就是与这种情感范围的扩展同步发生的。我们的诗歌、哲学、科学、艺术和宗教,都有助于我们的意识向更高更广的领域发展。人类并不是通过占领更广的空间也不是通过外在行为而获取权利的,只是其意识范围扩展到哪里,他的真实存在和现实世界就在哪里,他的权利就扩展到哪里。
  无论如何,若想达致意识自由的境界,我们就必须付出代价。什么代价?就是抛弃自我。唯有通过否定自我,我们的灵魂才能真正领悟自我。《奥义书》言:“你们应该舍而得,你们不得贪婪。”(详见《伊沙奥义书》Ⅰ)
  《薄伽梵歌》教导我们,要无私地工作,要为成功而抛弃一切欲望。许多局外人凭这些教义就断言,把世界视为虚幻的观念,就建立于在印度宣讲的这种无私无欲的根基上的。但事实恰恰相反。
  醉心于发迹之人,会低估其他任何东西;与其自我相比,他会认为世上其他任何东西都是虚幻的。因此,若想完全意识万物的真实存在,就必须从个人私欲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为承担社会义务,即为分担人类的负担,就必须进行这种修炼。为获取更广阔生活领域的每一次努力,都要求人们“舍而得,不得贪婪”。所以说,逐渐扩展个体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意识,是人类努力奋斗的目标。
  印度人说的无限,并非飘渺的虚无,也非空洞的无物。印度圣贤强调的是:“在此生中认识他,就是真实的;此生未认识他,就是孤寂之死。”(详见《由谁奥义书》Ⅱ)那么,该如何认识他呢?“在个体与整体之中,去领悟他。”(详见《由谁奥义书》Ⅱ)无论是对于大自然,还是对于国家、社会、家庭,我们领悟的宇宙意识越多越好。倘若不能领悟他的存在,我们就会濒临毁灭的境地。
  在我领悟到,远古时代,我们的先知诗人就已经站在印度天空的灿烂阳光下,以愉悦的血缘之情向宇宙致意时,对于人类的未来,我心中充满了极大的欢欣、鼓舞和希望。这并非拟人化的幻想,这并非把人看成反射在各处的荒诞而夸张的映像,这并非目睹人类戏剧在闪烁着光和影的大自然剧场的巨大舞台上的上演。相反,这意味着跨越了个体的界限,成为了高于人之人,成为了与整体合一之人。这不是想象的戏剧,而是意识从神秘而夸大的自我之中得到的解放。那些古代的先知们,他们在安详的内心深处感受到,那种颤动而转化为这个世界的无限形式的活力,以意识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而且彼此之间是连为一体的,未曾中断。那些先知们在完美上的洞见,并不存在分歧。他们从未认为,死亡本身就是在现实世界中挖出的深坑。他们认为:“人之沉思,既是死亡,也是不朽。”(详见《尼理心诃奥义书》Ⅱ)他们不认为,生与死之间存在根本的对立。他们极其自信地断言:“生就是死。”(详见《阿闼婆吠陀》Ⅻ)他们以同样平静的喜悦之情接受这么一种观点:“生,既有显现之时,也有隐没之时。”换言之,“生中所隐藏的,既是过去,也是未来”。(详见《阿闼婆吠陀》Ⅺ、Ⅻ)他们明白,显现或者消失,都只是像海浪一样浮在表面的现象,而唯有生,才是不腐不灭的永恒之物。
  “万物均源自不朽之生,与生共舞”(详见(《羯塔奥义书》Ⅱ),“因为生是无限的”(详见《阿闼婆吠陀》Ⅺ)。
  这种最高意识自由的理想,是我们祖先的宝贵遗产,留待我们予以继承并成为我们的理想。它不只是理智或者感情的根基,还是伦理的根基,必须转化为行动。《奥义书》曰:“至圣之人无处不在,故乃万物内在之善。”(详见《白骡奥义书》Ⅲ)在知识、爱和奉献之中与万物结为一体,在无处不在的梵之中领悟自我,是善之本质,而这就是《奥义书》经文的主旨:生是无限的。
  ……
展开
目录

中译者序
作者序
第一章 爱的别名就是“理解一切”
印度文明发源于森林,正是这一起源和环境,让印度文明拥有与众不同的特点,环绕其四周的,为其提供衣食住行的,在各方面与其保持最密切最频繁联系的,都是生机勃勃的茫茫大自然。
第二章 要到户外寻找自己
我们的一切利己冲动,我们的一切私欲,都会模糊灵魂的真正眼界,因为它们只表现狭窄的自我。倘若我们认识了自己的灵魂,就会洞察到那个超越自我并与万物具有更深联系的内在之人。
第三章 不完美正是完美的体现
生命深处的不完美,正是完美的体现;会欣赏音乐之人可以领悟一首歌曲的完美,其实,他只不过是在倾听一连串的音符而已。人类已经发现这一伟大的悖论:被限制之物,其实并非被禁锢于其界限之内;它永远在运动,每时每刻都在摆脱有限。
第四章 唯有为爱做事才是自由的
因此,我们在完美之爱中,会发现自我的自由。唯有为爱做事才是自由的,无论这会导致多少痛苦。所以说,为爱工作,在行动上是自由的。这就是《薄伽梵歌》所倡导的无私工作的意义。
第五章 爱是最自由的
花,对自然界的蜜蜂而言,只知道色泽与气味以及显示花蜜踪迹的标记或者地点;而对于人类心灵而言,是不受需求限制的美与喜。它们给人类心灵带来的,是用五彩墨水书写的情书。
第六章 万物由欢乐而创造
啊,那神情恍惚的流浪者,那游历四方的托钵僧,畅饮着自我陶醉的美酒,难道你没听到人类灵魂沿着穿越人性广阔田野的道路前进的歌声吗?难道没听到它那注定要摆脱阻止其向宇宙扩展、束缚它的成功车轮滚滚向前的轰鸣声吗?
第七章 直抵心灵的美之语言
昨夜,在寂静弥漫的黑暗之中,我茕然独立,倾听着歌手歌唱的永恒旋律。在入睡时,我闭上双眼,脑中最后想的是:即使我在熟睡之中毫无意识,可是,生命之舞,依旧会在我沉睡身体的这个寂静舞台上继续进行下去,与日月星辰保持同步。
第八章 欢愉之中寻找无限
在溪流奔腾的音乐之中,响起了充满自信的欢乐之歌:“我将变成大海。”这不是虚妄的自负,而是真正的谦卑,因为那是真理。
附录 泰戈尔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