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尽相同的鲁迅。”
鲁迅(1881年9月—1936年10月),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在一定程度上,鲁迅是我国有容自强、高贵凛然的民族精神的代表;而他浩繁的文学作品,更真实记录了他投笔从戎、献身革命的伟大的一生。
《民族魂:鲁迅传》是我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集数十年研究积累,在考察以往鲁迅研究作品优劣得失的基础上写就。不孤立地看待鲁迅其人其事,而是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身边的亲友入手认识鲁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张、不神化鲁迅其人其事,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关照,既彰显他不屈不挠、对敌人“横眉冷对”的一面,也关照他属于自己的喜好、爱情和家庭生活,力求做到真实;不盲从现有的关于鲁迅的评论,也不轻易下任何判语,对一些有争议之处(比如鲁迅与周作人的关系),不偏袒、不妄议,力求做到客观。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再现鲁迅的经历、生活、思想、作品,值得关注鲁迅、研究鲁迅的人阅读、参考。
第一章 兽乳养大的英雄
稽山千岩竞秀,鉴湖明澈如镜。我们祖国的如画江山,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世世代代哺育了多少仁人志士!
但是,中华民族的近代是一个蒙尘的时代。1840年,帝国主义海盗用炮舰敲开了古老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我们这个西方冒险家眼中的“东方黄金世界”,便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十一年后,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终于爆发了。束长发、裹头巾的农民英雄们血洒郊原,艰苦鏖战,驰驱十七省,声威震中外。然而,由于中国社会新生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还在孕育之中,这场持续了十四年的农民革命终因缺乏正确领导而不可避免地陷于失败。
神州大地,风雨如磐;镜水稽山,黯然失色。就是在这样一个国运艰难、危机四伏的年代,鲁迅在被称为“报仇雪耻之国,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山清水秀之乡”的浙江绍兴呱呱坠地了。他诞生在1881年9月25日。这时,上距鸦片战争爆发四十一年、太平天国失败十七年。鲁迅出世之后,按照绍兴的习俗,家人依次给他尝了五种东西:醋、盐、黄连、钩藤、糖,象征他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先要备尝酸辛,经历磨难,最后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甘甜。事实也恰恰如此,这个被人爱称为“胡羊尾巴”的聪慧灵巧的孩子,自从来到人间,就跟我们的国家、民族一起,过早地承担着时代的忧患。
鲁迅的童年是在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中度过的。他原名周树人。祖父周介孚,仕途充满了坎坷。父亲周伯宜,长年卧病在家。母亲鲁瑞是乡下人,思想比较开通。继祖母蒋氏是一个幽默诙谐的老人。每逢夏夜,她常常坐在堂前的桂花树下,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向躺在小板桌上纳凉的长孙讲述美妙动听的民间故事,使鲁迅从小就领略到一些人生的哲理。善良淳朴的保姆长妈妈,替鲁迅买到了一部他渴慕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这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然而,骤然而来的风雨打破了这个小康之家短暂的安宁。十三岁那年,鲁迅的家庭遭遇到一场很大的变故:他的祖父因科场贿赂案被捕,在杭州府狱整整关押了七年。每年秋后,官府都趁机勒索。鲁迅家中仅有的四五十亩水田卖完了,以致不得不靠典当度日。病情加剧的父亲又为庸医所误,终于在三十六岁那年去世。
父亲的画像母亲晚年的照片
在家庭败落的过程中,少年鲁迅看透了上流社会人物的虚伪与堕落,对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的感受。这种环境的重大刺激,使他对熟识的绅士阶级产生了极度的憎恶;与此同时,他又得到了更多深入农村接触农民的机会。混进“野孩子”群中,呼吸“小百姓”的空气,成为鲁迅后来的回忆中最美好的部分。这段难以忘怀的农村生活,不仅使鲁迅养成了农民化的生活习惯,比如爱吃农家的炒饭,爱听深夜的犬吠;更为重要的,是使他开始跟劳苦大众建立了巩固的精神联系。这对他形成“下等人”胜于“上等人”的观点,以及日后创作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都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影响。
鲁迅外婆家在绍兴水乡,因此鲁迅童年时代能跟母亲来到农村,同农民孩子一起放牛钓虾,摇船摘豆。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到仙山楼阁般的包殿去观赏社戏……这一切,都激起了鲁迅美好情感的浪花,增强了他对劳苦大众和祖国山河的热爱。然而,旧中国的农村并不像田园诗人描写的那样无忧无虑。自从祖父下狱以后,鲁迅较长时间到乡下避难,对农村有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在跟泥土一样浑厚、淳朴的田夫野老身上,他得到了从称他为“乞食者”的亲戚本家那里所得不到的慰藉和温暖。而劳苦大众“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的非人生活,又激起了他改革进取的强烈愿望。在鲁迅的少年时代,绍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地主租船到,心头别别跳,虚田要实收,像在油里熬……”还有这样一首渔歌:“一日七百,一日八百,两日勿落(指两天不下江捕鱼),饿得发白……”在曹娥江边的镇塘殿,鲁迅曾目睹盐工们在炎夏酷暑中一把干柴一把火地熬盐,褐色的脊梁弯成了弓形。在野兽出没的富盛山区,鲁迅又耳闻了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管坟的劳动妇女,整日辛劳,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一天,孩子在门前剥豆,被野狼叼走了,脸上、胸部的肉和肠子都被吃得精光。“城里来的小倌人”啊,你面对这些血泪斑斑的生活图景想到了什么?你可曾想到了儿时的好友章运水?此刻,那位英武矫健的少年正在杜浦村的沙地上成人般地从事着繁重的劳动,终日不停的海风刀子似的刮在他紫色的圆脸上。你可曾想起了土谷祠里的阿桂?此刻,他正赤着膊替人舂米,而财主的大竹杠顷刻间就会劈向他的脑门……就这样,少年鲁迅逐渐看清了这样一个铁铸般的事实:劳苦大众并不像古书和师傅所说的那样,过的是花鸟一般的安乐生活。他们正在死亡线上挣扎,连阳光和空气都不能够跟上等人平等地享用。
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画像
(左边孙老太太是三兄弟父亲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右边是继祖母蒋老太太。)
走出四角高墙的深宅,来到河网纵横的水乡,鲁迅不但了解到了农村的生活状况,懂得了一些农业生产的知识,而且还从那些在生活的重轭下受难而始终不屈的贫苦农民身上吸取了斗争的智慧和力量。在上演目连戏的戏台上,鲁迅看到了一段《武松打虎》——“这是真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的作品”。开始武松的扮演者拼命地打虎,他对虎说:“不打,不是给你咬死了?”接着,演员互换位置,虎的扮演者拼命咬武松。他说:“不咬,不是给你打死了?”在后来的斗争生涯中,鲁迅时时记起这个跟《伊索寓言》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杰作,总结出了“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不是奴隶,就是敌人,决不能成为朋友”的斗争规律。在海塘边,鲁迅跟农家孩子一起“拨草寻蛇”。他们用竹竿打动塘边的芦苇,几十条受惊的蛇一齐从芦苇丛中钻出,在他们身后紧追。他们来一个急转弯,趁蛇继续前窜的时候,就狠狠打它们的七寸。后来鲁迅也跟朋友说起这段往事,并用当年学得的打蛇的方法施之于恶人。至今,在鲁迅寄居过的皇甫庄还流传着一个“鲁迅打狗”的故事:那时,村里有个恶霸养了一条狗,咬伤了十多个穷人。少年鲁迅看在眼里,恨在心头,便跟小伙伴一起打死了这条专欺穷人的势利狗。恶霸气势汹汹地要求赔偿,并提出要用葬人的仪式安葬他的狗。鲁迅挺身而出,驳斥道:“你家这条恶狗,不知咬伤了多少人,你要我们赔狗,首先你要赔人。”农民都支持仗义执言的“鲁家外甥”,理屈词穷的恶霸只好悻悻而退。
19世纪俄国伟大的思想家赫尔岑,曾经把那些出身于名门贵族而反抗沙皇统治和农奴制度的“十二月党人”比喻为“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作为绅士阶级逆子贰臣的鲁迅,也正是兽乳哺育的英雄。不过,作为贵族革命家的“十二月党人”因为脱离人民而惨遭失败。而鲁迅却在经历了曲折的人生道路之后,最终投入了他的乳母——民众的温暖的怀抱,成为民众的忠诚的儿子。
第二章 “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方面善于从劳苦大众身上摄取精神养料;另一方面又敢于经常荡涤传统观念的污浊。对根深蒂固的旧传统、旧思想、旧习俗大胆地怀疑,是鲁迅攀登真理高峰的重要起点。
在追怀逝去的童年韶光时,鲁迅曾经回顾说:“我出世的时候是清朝的末年,孔夫子已经有了‘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政府对于读书的人们,使读一定的书,即《四书》《五经》;使遵守一定的注释;使写一定的文章,即所谓‘八股文’;并且使发一定的议论。”童年时代的鲁迅,也跟其他孩子一样,常插上幻想的翅膀翱翔:时而飞上云端,时而潜入蚁穴;他想探寻月亮跟着人走的秘密,他想懂得星星究竟怎样镶嵌在夜空。但是,诞生在封建末世的鲁迅,却不能不受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作为大家庭的长孙,他更无法逃脱接受传统教育的命运。在绍兴方言中,形象地把孩子入塾读书比喻为“牛穿鼻”,意思是一进书房,就像牛鼻子被穿上了缰绳,从此就得服服帖帖。然而,鲁迅这头初生的“牛犊”,却并不如师长想象的那样驯良。他不愿盲从传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独立判断,最后终于识破了因袭的谎言,砸断了僵化的枷锁,挣脱了旧教育缰绳的羁绊,让真理的光熹照进了思维的隧道。他以胜利者的姿态向旧世界宣告:“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
鲁迅开始入塾是六岁那年。启蒙老师周玉田是他的远房叔祖。这是一位爱种一点花木的和蔼的老人。他给鲁迅选定的第一本读物是历史教材《鉴略》。这本书从盘古开天地一直讲到清朝,但童年的鲁迅却连一个字的意思也不懂。鲁迅感到兴趣的,是老人珍藏的一本专讲园艺花卉的书,名叫《花镜》。鲁迅借来以后,又读又抄,还用几种本子比勘校对。为了增长对花木的知识,鲁迅课余亲自栽种,每株都插上竹签,写上花名,仔细观察它的生长情况。后来,经过一段实践,鲁迅发现《花镜》的介绍也有错误。比如书上说,要把映山红从山上移植家中,必须保留本土才能成活。鲁迅却对这种说法大胆提出了异议。他在书上批注说,这种花“性喜燥,不宜多浇,即不以本土栽亦活”。
十二岁时,鲁迅转入另一个叔祖周子京的书塾。周子京是一个仕途受挫的腐儒,鲁迅小说《白光》中陈士成一类的人物。他屡试不第,变为呆狂。他夜里做着掘藏得宝的美梦,白天讲课则胡言乱语,信口开河。有一次,他竟把“蟋蟀”解释成为“虱子”。为此,鲁迅愤而退出了这家私塾,转入被称为全城最为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就读。
私塾里背对先生背书的书童
此后,他在这里生活、学习了四五年时间。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形容读书其味无穷,经书,味如稻粱;史书,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调料。书屋的匾下,悬挂着《梅鹿古松图轴》,上绘一株拔地而起的古松,郁郁葱葱的松针密布在半空,鳞甲似的树身上缠绕着老藤,树下匍匐着一头肥胖的梅花鹿,两耳耸峙,栩栩如生。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有着爱国忧民的思想。但是,在“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即使像寿镜吾这样令人敬仰的先生,教学内容中也不能不渗透着陈腐的思想意识,教学方法也难免生硬呆板。这些,对于一个思想活跃、天真烂漫的少年自然是难于接受的。鲁迅的书案,最初是设在三味书屋的南墙下,后来他以门缝有风为理由,要求移到了西北临窗的明亮处,以便伺机偷看藏在抽屉里的小说。他在三味书屋“杂览”的书籍中,印象最深的是古典小说《西游记》。鲁迅后来对友人说,直到看到了《西游记》之后,他才第一次对书籍发生兴趣,开始阅读起来。他还将《西游记》中的绣像在“荆川纸”上一一描摹下来,订成厚厚一大本,这就又培养了他对美术的爱好。对于《西游记》中蕴涵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哲理,少年鲁迅当然不可能一一领会,但是,他却从中受到了对于变化着的事物要多加怀疑的启发,例如《西游记》中洗澡的美人,原来是蜘蛛精的化身;那庄严巍峨的寺庙大门,却原来是一张猴子的尖嘴。鲁迅说:“早就受了《西游记》教育,吓得气绝是大约不至于的,但总之,无论对于什么,就都不免要怀疑了。”后来,鲁迅对于三味书屋论敌变化多端的手法始终保持了高度的警觉,看见显着正人君子模样的人物,竟会觉得他也许正是蜘蛛精了。
鲁迅在三味书屋就读期间,还发生过这样一桩有趣的事:鲁迅所住的新台门附近,有一家称为“广思堂”的私塾。塾师姓王,身矮头秃须多,诨名叫做“矮癞胡”。他不仅经常体罚学生,没收学生的点心自己吃,而且规定学生小便前还要领取“撒尿签”。鲁迅听到这个消息,便在一天中午跟其他几个爱打抱不平的同学前往“兴师问罪”。不巧,“广思堂”也放学了,师生都不在。鲁迅便和伙伴们将“矮癞胡”的“撒尿签”全部撅折,朱墨砚台扔在地上,以示惩戒。这件事正是鲁迅对腐朽的私塾制度的一次自发反抗。
书塾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书塾以外,禁令则比较宽了。渴求知识的鲁迅,该可以接触到一些既有意义而又切合孩子特点的书籍吧!然而,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儿童读物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充斥坊间的只不过是一些“毒害小儿的药饵”。在这种环境中,帮助鲁迅有效抵制旧思想污染的仍然是探求真理的怀疑精神。鲁迅在一张书签上,曾写下了这样的箴言:“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所谓“心到”,就包含着善于思索的意思。
“囊萤照读”、“凿壁偷光”,这已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封建社会,它常被用来激励读书人勤奋苦读,以求出人头地,很少有人对它产生过怀疑。然而鲁迅通过思索,却认为这样的故事不可真信,更不能摹仿。试想,每天要捉一袋萤火虫,那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倘去凿穿邻居的墙壁,那后果将会更糟,不仅会招来邻居的斥骂,而且还要向人赔礼,替人修房。《二十四孝图》,这是一本宣扬封建伦理的传统教材,那二十四位孝子的事迹是被称做楷模供人效仿的。然而,鲁迅却从这些令人炫目的故事中发现了“礼教吃人”这个残酷的事实。年幼的鲁迅并不反对孝顺父母。他所认为的孝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然而,“老莱娱亲”中的老莱子,行年七十,却要在双亲面前手摇拨浪鼓,戏舞装娇痴,这岂不是把肉麻当有趣?至于“郭巨埋儿”,那就更可怕。郭巨担心儿子会夺母亲的口粮,居然狠心活埋三岁的儿子。鲁迅想,如果他父亲在家境败落时竟学郭巨,那该埋的岂不正是他么!于是,当时那些被人视为白璧无瑕的孝子形象,反而在鲁迅幼小的心灵中引起了极大的厌恶和反感,他原先想做孝子的计划也彻底破灭了。
在到处布满了陷阱的旧社会,要防止受骗,必须学会比较。十四五岁的时候,鲁迅看过一本叫《蜀碧》的书,内容是渲染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四川如何用酷刑杀人,读后令人毛骨悚然。后来,鲁迅随便翻翻家里的两三箱破烂书,无意中找到了一本明抄本的《立斋闲录》。这本杂录明代朝野遗闻逸事的笔记中,收录了永乐皇帝的上谕,鲁迅读后才知道皇帝是在如何用屠戮、敲掠、刑辱压迫人民,使他们忍受非人类所能忍受的苦楚。两相比较,鲁迅的憎恨就移到永乐皇帝身上去了。鲁迅从中体会到:比较,这是医治受骗的好方法。
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曾经通过狂人之口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反叛之声:“从来如此,便对么?”这种对于被视为不可动摇的封建信条大胆怀疑的精神,很早就在鲁迅身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
序诗:献给民族魂田间1
代序:忘不了的人是你陈漱渝5
第一章 兽乳养大的英雄
第二章 “从来如此,便对么?”
第三章 “戎马书生”
第四章 浮槎东渡
第五章 “新生”运动
第六章 “木瓜之役”
第七章 迎接光复
第八章 教育部供职
第九章 为前驱者呐喊
第十章 阿Q诞生
第十一章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第十二章 长安行
第十三章 甘为泥土护春花
第十四章 在战士的血痕中
第十五章 向“金钱世界”挑战
第十六章 弥天大夜战旗红
第十七章 如此香港
第十八章 “我可以爱!”
第十九章 景云深处是吾家
第二十章 妻子·秘书·学生
第二十一章 从两人世界到三口之家
第二十二章 窃天火的人
第二十三章 海外知音
第二十四章 盟主和他的战友
第二十五章 “所向披靡,令人神旺”
第二十六章 一场特殊的战斗
第二十七章 战斗的“北平五讲”
第二十八章 “又为斯民哭健儿”
第二十九章 写于深夜里
第三十章 奴隶之爱
第三十一章 共产党人的诤友
第三十二章 比黄金更贵重的心灵
第三十三章 壮烈的冲刺
第三十四章 伟大的民众祭
附录一鲁迅先生年谱许寿裳
附录二原跋
附录三新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