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悦读论语.第一卷,政以孝为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4057442
  • 作      者:
    陈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平,笔名狼心苍苍,1967年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做过工人,太累;做过技术员,挣钱少;跑过销售,东西卖不出去;开过公司,不成功;开过饭店,赔了。一直想做个有钱人,一直没钱,后潜心研究《论语》,已出版《儒家堕落图》。
展开
内容介绍
  《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悦读论语1》作者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解证更加精当独到,使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一书,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悦读论语1》是《悦读论语》的第一卷——政以孝为先,领略孝在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体会敬、信、节、用等诸理念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感悟礼在古今文化中的差别以及君子与小人的理念在古今文化中的不同。
展开
精彩书摘

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中国实行了一套政治制度,这套制度的理念是这样的:以天子为首的贤人集团统领着社会,他们愿意按照一种制度约束自己,并以之为准绳,治理天下,让自己治下的人们能安居乐业。检验他们工作做得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六个字:近者悦,远者来。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跟随你的人有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让那些距你万水千山的人,愿意到你的国家来生活。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能够做到这样,就算合格了,人们称这种政治为“仁治”。
无论谁,只要能把它的国家治理成这样,将获得全天下人的拥戴,人们会纷纷地涌向他,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因此,实行仁治的那套制度,就被称为仁道,也有人叫它王道——致王之道。由于这套制度必须运行于礼和乐搭建的平台之上,所以被后人称为礼乐制度。
在礼乐制度运行了几百年之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根据当时希腊已有政体的缺点,设计出了他认为可以完美弥补当时各种体制缺点的一套制度。按照这套制度模拟出的社会模型是这样的:在一个社会里,有三等人,最高的一等是哲人。哲人啥都懂,有道德,有能力,还爱操心,愿意肩负起管理国家之责,是天生的当国家领导人的材料。其次是武士,能肩负保卫家邦的职责。再其次是平民,没啥别的能耐,就会搞生产。
在柏拉图设想的这个国家里,统共就这么三类人,这三类人就这么凑合在一起,安详地生活着。
仔细对比会发现,柏拉图设计出的这种制度,在本质上与中国的礼乐制度是一样的,这种政治体制被称为贤人政治。
2.
柏拉图曾经在西西里岛推行过他的制度,失败了。为此,他总结道:如果某人管理人间事物可以不承担责任,那么就必然产生傲慢和不正义。
也就是说,柏拉图所谓的哲人,只存在于他的理想之中,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这也无怪乎他将自己的那套未来社会的模式称为理想国。
同样是贤人政治,为什么礼乐制度在中国取得成功了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古代的中国,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地广人稀,资源比较丰富,与人相比,土地多得不可胜数。
古公在豳地受当地土著的欺侮,不得安生,带着他的族人迁徙到了岐山,盖几套房子,围上一道墙,建成城堡继续过日子,没人跟他收土地转让费。
地多人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春秋时期。齐桓公时代,卫国被戎狄灭国,齐桓公带领几个诸侯国,换个地方,替卫国人筑个城,一个新的卫国又诞生了。
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一个国家力量的不是土地的广狭,而是人口的多少,有人就有地。人多力量大,不是乱讲的。
第二个原因,只有人多还不成,他们还得与执政者同心。
有思想的动物,你对他不好,他可是长腿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谁对他好,他就去谁那里。就算哪里也去不了,总跟你捣蛋,你也受不了。所以,如何获得民心,就成了古代执政者首先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经过不断地探索研究,人们发现了一个规律:谁对老百姓好,谁就能得民心。谁如果得了民心,就能得到整个天下。
古人迷信,相信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全部由神主宰,所以他们就将这个规律,用一种迷信的方式诠释出来,传授给后人,简单地说,这套理论是这样的:人间的王是上帝派在人间的代理人,负责管理民间事物。而人民则是上帝的主人,王的工作究竟干得怎么样,要看人民的反应如何,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人民满意了,上帝就会让这个王继续干下去,如果人民不满意,那么他可能换一个人来代替他管理民间事务。这实际是告诫后人,真正决定你们命运的是你领导下的人民,如果他们一旦厌恶你了,你就完了。这说明,在古人眼里,执政者和民众不是谁求谁,谁比谁更高、更强的问题,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分工。
这套理论,不但适用于王室,也适用于诸侯。因此,春秋时期的国君和大臣经常念叨这套理论,每当碰上有国君不正干了,就有大臣出来给他讲天命论。
这是让权力者感到非常纠结的一套理论:听吧,这个玩意儿太约束人,有钱有权不能享受,确实让人着急。不听吧,人家说得还挺有道理,历史上许多人就是因为不按照天命论的指导去做,结果倒了大霉。比如说夏桀和商纣,时不时地被拎出来当反面教材,诉说一番。经常是,说的人吐沫星子横飞,听得人脊梁沟子冒凉气。
后来,天命论被当成了愚弄老百姓的工具。但是在春秋和它之前的时代,它似乎没打算愚弄谁,如果非要说愚弄不可,愚弄的也是那些执政者。
第三个原因,贤人政治着重在一个贤字上,它要求执政者不但要有能力,还要有道德。既要有能力,还要有道德,甘受约束,又要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这么高难度的事情,谁愿意做?
对此,礼乐制度是这样考虑的:为了鼓励有能力的人为社会服务,它向贤人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待遇:只要你有本事,为社会做贡献到某种程度,就可以给你一种不同于普通人的社会级别,凭这个级别,你可以享受某种待遇,以此来鼓励那些有能力的人参政。
按照俺们先人的观点,一个人想吃点好的、喝点好的,跟自己喜欢的异性卿卿我我,都属于正常的人性(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先人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这里,与柏拉图相比,他们对人性更为了解,知道执政者也不是雷锋,都有七情六欲,将个人待遇与自己的职责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专门针对执政者的道德要求,使大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这样,有权的人约束起自己来,也就有劲头了。
给你好的待遇,让你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社会服务,如果不正干,就要你好看。这种思想,就是俺们先人发明出来的,过去的人们通常称这种待遇为富贵。今天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时髦一点儿的、更切合其本质的词语来描述它:高薪养贤。就像那些希望考个好成绩的人,虽然刻苦学习是比较闷气的事情,想想能有个好分数,还是值得的。
第四个原因,国家小,国家众多,国家间的竞争非常厉害,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居住地,而且可选择的余地大。
只有人民可以自由地迁徙,才能迫使执政者实行仁政,你不好好干,人跑光了,等敌人打来的时候,你一个人跟人家玩单挑?
3.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条。
无论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中国的礼乐制度,都缺少从外部约束权力的机制。或者说对权力的外部约束机制非常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时刻有生存危机,人们才能克勤克俭地不断努力,一旦外部威胁没了,人们就会放纵自己。
对此,中国的先人知之甚深,他们总结道:“国无外患恒亡”。
早期的中国社会,就具有这种背景。春秋早期,要灭亡一个国家,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战争的持续时间基本都是按天计算,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种情况跟一些小企业主的发家史差不多,企业规模非常小,抵抗危机的能力差,对员工的依赖很重,大家同吃同住,关系好得跟一家人似的。等一朝发达了,手底下工厂成片,员工数万,你让他再做到这样就难了。
国家的规模小,以国君为首的执政集团不得不善待自己的民众,并希望那些生活不怎么如意的人,能到自己的国土上来生活。
这时,第二个条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时候是农业社会,人家来了,你得有土地给人家种吧?对此,我们的先人一点儿都不担心,对他们而言,土地并不是什么稀缺资源,到野外放一把火,就能烧出一大片耕地来。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经过泰山脚下,发现一个妇人正在哭,让人上前一问,妇人说,自己的公公、丈夫、儿子都被老虎吃了。
孔子很奇怪:你们一家人为什么跑到这么个偏僻的地方来生活?回答说,这儿没有人收税。
从泰山脚下到鲁国的都城曲阜,总共才多远的距离,人们跑这里开辟一片土地出来,就可以自种自吃,连收税的都懒得管。当时的土地就多成这个样子。
4.
仁的政治理念与举措,促使社会迅速发展,那些不仁的执政者,不是被削减了封地,就是被剥夺了封地,贤人的封地不断增加,封地增加意味着治下民众的增多。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国家规模的增大。
到了西周末年,更是出现了一种意料不到的情况,周幽王无道,导致王室迅速衰败。在名义上,王室还是天下共主,实际上,却已经起不到一个共主的作用了。
正常情况下,诸侯国之间有了纠纷,需要向王室投诉,由王室决定该怎么解决。如果有的诸侯国做得确实太出格,或者总是给周围的国家惹麻烦,或者对自己的人民比较残暴,王室会进行干预。从现存的资料看,当时的制度规定,周王应当定期到各诸侯国寻访,查看他们的执政情况。这种政策,相当于现在的定期抽查监督。从这个政策可以看出,王室对于诸侯国的约束,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总之,无论是诸侯国内的纠纷,还是诸侯国间的纠纷,亦或是应对戎狄民族的入侵,都得由王室出面解决。
王室衰落之后,就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来了,他们自己因为不堪周边异民族的骚扰而不得不东迁,哪里还有能力管别人的闲事。
这时候,各个诸侯国就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各诸侯国之间开始战乱不断。人们称这种情况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混战的结果,得不到民众支持和一些规模小的国家不断被兼并,这片土地上的国家数量锐减,规模则成反比地增加。
5.
人口增多了,国家规模增大了,使得执政者再也感受不到那种朝发夕至的威胁了,这使得人们有了放纵自己的条件。于是,大家纷纷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追求的结果,导致了重敛和徭役的增加。
人民和执政者的矛盾开始增加,据统计,整个春秋时期有三十几位君主被弑。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多顶级的执政者丢掉性命,这在世界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归根结底,出现这种现象,都是由于执政者背弃了自己的承诺,放弃了自己对人民的职责造成的。
人们称这种现象为礼乐崩坏。所谓礼乐崩坏就是执政者不肯按照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带头破坏社会制度,导致整个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6.
当然,礼乐崩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春秋时期那些经常被批评的人,他们的许多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礼乐崩坏表现在制度上,主要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制度被废弃不用了。比如鲁国,从鲁文公开始废弃了视朔之礼。
按照制度,国君每月的初一,要杀一只羊祭庙,把供奉在祖庙里的朔历请出来,看看这个月都该做什么工作,上个月都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好。视朔礼实际就是每个国家月工作计划。
鲁国国君虽然不参加视朔礼了,但是这个礼仪还保留着,每个月都有专门人负责,杀一只羊,上一下贡。
还有些制度则是完全亡佚了,长久不用,人们也不知道这个礼节了,即便知道,也只剩下一个名字,至于怎么回事,搞不清楚了。
7.
历史的时钟走到了公元前551年,这一年孔子出生。在当时,谁也料不到,这个孩子的出世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陬邑的大夫,在他三岁的时候死了。所以,孔子的童年并不怎么幸福。孔子小的时候,喜欢玩弄礼仪的游戏,找几个小朋友一起,扮演贵族,互相鞠躬行礼,或者弄点儿石头、瓦块当祭器,上面摆点儿东西,模仿大人进行祭祀。
这些行为后来成了孔子不凡的一种证据。对当时的人们来讲,接待的礼仪和祭祀的规格代表着一个人的地位。所以,与其说是孔子对礼仪感兴趣,还不如说他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
孔子后来对人说“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颇能代表他幼年时的心态。
孔子从十五岁之后,就立志向学,希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符合礼乐制度要求的贤人。
三十岁时,成名,开始了他的求仕之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学而篇礼为诸义先1 第二章为政篇入世信为足1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