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朝鲜儒者丁若镛的四书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84679
  • 作      者:
    蔡振丰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蔡振丰编著的《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第2辑)·朝鲜儒者丁若镛的四书学:以东亚为视野的讨论》以第一手的文本研究为主,深入进行丁若镛(茶山,1762-1836)四书学的细部诠释,及其整体理论架构的讨论。为了使研究具有东亚的宽阔视野,除了将丁若镛的四书诠释与中国学者作对比研究外,亦以日本古学派伊藤仁斋(1627-1705)及荻生徂徕(1666-1728)的四书解释作为对照,以突显丁若镛意见的特殊之处。
展开
作者简介
    蔡振丰,1962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以魏晋玄学、佛学及儒、道两家思想为研究领域,兼及东亚儒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王弼的言意理论与玄学方法》、《魏晋名士与玄学清谈》、《魏晋佛学格义问题的考察--以道安为中心的研究》、《朝鲜儒者丁若镛的四书学一一以东亚为视野的讨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第2辑)·朝鲜儒者丁若镛的四书学:以东亚为视野的讨论》,本书作者为台湾大学蔡振丰,主要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将丁若镛四书学置于东亚儒学的视野中进行比较研究;二是厘清了丁氏四书学的基本性质与天主教义的差距;三是将丁氏思想放在东亚社会转型过程中去衡量。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方法上,本书认为丁若镛是个成熟的思想冢,其诠释文本之l副具有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因此,本书对丁若镛注解“四书”之任一书的分析工作,并不将其论点局限于该书的讨论之中。在基本预设上,也认为丁若镛对“四书”中任一书的解释,都可与各书的论点间形成相互的关联。由此,第二章论及《论语古今注》所反映的诠释观,实可视为对丁若镛整体“四书”诠释观的说明。之所以会以丁若镛的“四书”诠释观作为讨论的起点,其目的在于将茶山学与朱子学作意识与问题之型态的区别,用以代替对丁若镛不同于朱子学之思想内容作点状的说明。在理解丁若镛的“四书”诠释观后,本书在第三章将论析丁若镛的人性论。人性论是孔、孟儒学的重要论点,不论是孔子的仁学或《孟子》、《中庸》、《大学》的理论与实践都由此展开。本书论述丁若镛人性论的目的,除了企图在理论上说明丁若镛四书学的基础外,也想借之厘清丁若镛人性论与西学及洙泗学之间的距离,用以说明丁若镛四书学的理论取向及价值取向。本书的第四章将讨论丁若镛“四书”注解中的关键性概念如“仁”、“心”、“性”、“天”等。这些概念在丁若镛的“四书”诠释中,因与各书间有其意义的一致性,因此可作为丁若镛构建其四书学的关键概念。在讨论上,上述的概念也可再区分为“心、性、仁”及“心、性、天”等两组论题。有关“仁”的论题可作为心性论或人性论的延伸;而有关“天”的论题则可指示丁若镛“四书”诠释中的宗教意涵。前者可带出与丁若镛论述中有关的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及“礼乐刑政”与“共同体”之间的问题;而后者则可确立他之“性”、“天”与“上帝”的概念,与西教之间存有何种界线。第三章所论及的“人性论”或“心性论”,与第四章所涉及的交互主体性,两者之间有何理论的关系可以阐述?与“礼乐刑政”之间是否具有顺取的发展?本书的第五章借丁若镛对《论语》“文质论”的观点,对这两个问题作尝试性的说明。除上之外,为了说明丁若镛文质论有其朝鲜儒学之发展,本章中也简略介绍朝鲜儒者对文质问题的诠释历史。除了想借此说明丁若镛的问题意识有别于中国之朱子学外,也想由此说明其“礼乐刑政”的论说,实有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四书学的方法概念
第二节 时代的转折与朱熹四书学在东亚的变化
第三节 丁若镛在东亚学术上的意义及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丁若镛与朱熹四书诠释取向之异
第一节 注解的内容与诠释的路径
第二节 朱熹与丁若镛的诠释之异:以《论语》中对管仲的评价为例
第三节 义理取向的诠释系统与意义取向的诠释系统
第四节 四书的文本结构内含两类诠释的系统

第三章 丁若镛人性论与洙泗学、朱子学及西学间的距离
第一节 对丁若镛学术定位的两种看法
第二节 丁若镛性嗜好说的来源及特色
第三节 丁若镛的心性论及其上帝一词的使用
第四节 性三品说在丁若镛四书学中的理论位置
第五节 丁若镛的人性论为对孟子心性论的回归

第四章 人性论的延伸--丁若镛四书诠释中“仁”、“心”、“性”、“天”的理论意义
第一节 围绕在孔子“仁”说中的重要概念
第二节 丁若镛“仁”说中“交互主体”的动、静二态义
第三节 由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嗜好之性”与“可仁之理”
第四节 “性、道、教”解释架构下的“天”、“人”关系与“天”在丁若镛思想中的理论地位
第五节 “仁说”及“事天说”为对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与超越性的追求

第五章 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的开展--丁若镛的文质论
第一节 以王者的礼乐刑政为主之儒学解释与丁若镛论说的倾向
第二节 朝鲜学者对文质问题的三种解释倾向
第三节 星湖李瀵对“忠、质、文”的考辨及其影响
第四节 丁若镛文质论的要义
第五节 丁若镛文质论的价值

第六章 丁若镛《中庸》诠释之特色--与日本古学派的对比
第一节 对《中庸》的质疑及定位
第二节 日本古学派对《中庸》的诠释
第三节 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中庸》诠释的思想史意涵
第四节 从比较的观点论丁若镛的《中庸》诠释
第五节 丁若镛与日本古学派在诠释上的差异
第六节 丁若镛对日本古学派的态度

第七章 丁若镛的《大学》诠释及其四书学架构
第八章 结论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