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章书,是言君子随在尽道之意。子思曰:凡人所处之位不同,各有当行之道。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尽其所当行之道,未尝于位之外别有所愿慕。盖求尽于本分之内,自不暇及于本分之外也。所谓素位而行者,何也?人之所遇,惟顺逆两境,而皆有可安之处。如见在富贵,则行富贵所当行之道,而不至于滛。见在贫贱,则行贫贱所当行之道,而不至于滥。见在夷狄所当行之道,而不改其行。见在患难,则行患难所当行之道,而不变其守。道随在而尽,则心亦随寓而安。故君子无人而不自得其本心之理焉,所谓素位而行者如此。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此三节书,是言君子之学正己反求,而不愿乎外也。子思日:大凡人居上位,则好作威以陵下。居下位,则好附势以援上。君子则不然,在上位则不侵陵乎下,在下位则不攀援乎上,惟知正已,求完己之分内,而无邀求于人之心。夫有求而不得则怨生,今无求则自无怨,但见中心泰然。虽上而不得于天,亦顺受其正,而无所怨憾于天。下而不合于人,亦安于所遇,而无所罪尤于人。又何愿于外乎?惟其素位而不愿外故。君子一身之所履,虽有顺逆之境,而宅心平易,随寓而安。至于穷通得丧,一听诸天命之自然,而无一毫慕外之心。岂若小人逞其私智于倾险之途,以妄求幸得之福哉。是道也,夫子盖尝言之矣。夫子有曰,射虽一技之微,而其心则有似乎君子。何以见之?盖君子凡事皆正己,而不求于人。即如射者,失诸正鹄之的而不中,但反求诸己,以为技艺之未精,更不怨胜己者。故曰:“射有似乎君子。”观此而君子之素位而行不愿乎外,益可见矣。
右第十四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眈。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