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小象传》的“以中正也”不过是“于其王母”的另一种表达而已。爻辞“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并非一简单的谓语加宾语加补语的单句,而是一因果复句:“受兹介福”是果,“于其王母”是因。爻辞是说之所以能“受兹介福”,就在于“其王母”。这里的“于”相当于《小象传》的“以”,应是表示原因的。《书·君》:“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曲周之进,于其哲兄。”“于”,在也。“在于”连言,“于”犹“在”也。因而与《小象传》之“以”义同。而“王母”则相当于《小象传》的“中正”。所谓“中正”,从爻位学来讲,是六二居中而得正;实则是说做事得当。说“王母”就是“中正”,从爻位学来讲没有问题,但逻辑上却说不通,我们不能说“王母”就是“中正”。历史告诉我们,不“中正”的“王母”实在是太多了。因此,“王母”得另求别解。
笔者疑“王母”当读为“王谋”,也就是说,这里的“母”可能是“谋”的借字。《说文·言部》:“谋,虑难日谋。从言,某声。,古文谋,,亦古文。”段玉裁《注》:“锴本(楷化)不误。从母非从毋也。母声、某声同在一部。”吴大澄《古籀补》:“古‘谋’字从言从每,与许书‘诲’字相类。疑古文‘谋’‘诲’为一字。《说命》‘朝夕纳诲’当读为‘朝夕纳谋’。”容庚《金文编》:“‘谋’‘诲’为一字。《说文》‘谋’古文从母从口,又……从母从言。《王孙钟》‘诲猷’即‘谋猷’。”“谋”“诲”古文同字,都从“母”得声。“谋”字古文可写作,也可写作“著”。因此,“王母”读为“王谋”,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其王母(谋)”即“其王有谋”。爻辞“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是说能受此大福,就在于其君王有谋。为什么呢?初六爻辞说“晋如摧如”,事业上进而又谦退卑让;六二爻辞说“晋如愁(愀)如”,事业上进而又恭敬谨慎。“摧如”“愁(愀)如”就是“其王有谋”。所以,从爻辞上下文的联系看,说“其王有谋”,也是信而有征的。
《小象传》说“‘受兹介福’,以中正也”,是说“其王”能受此大福,是因为其本身“中正”,也就是做事得当。这里的“中正”,实质就是“其王有谋”的另一种说法。其能“晋如(而)摧如”“晋如(而)愁(愀)如”,就是“中正”,就是有“母(谋)”。
帛书《衷》篇上文说:“[晋如摧如],所以教谋也。”说“晋如(而)摧如”就是教人有谋。此说“受兹介福,于其王(谋)”,能受此大福,就在于其君王有谋。可知从经文到帛书《衷》篇,都是说“晋如(而)摧如”这些爻辞,是讲有“谋”的。帛书《衷》篇又说:“梧(晋)如秋(愀)如,所以辟(避)怒[也]。”所谓“辟(避)怒”,也属有“母(谋)”。所以,将“王母”读为“王谋”,在帛书《衷》篇的解说里也有迹可寻。
《诗·大雅·文王有声》云:“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蒸哉!”此是说武王有“孙(逊)谋”,因而能“燕翼”成王。《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是说“大有为之君”,“有谋”则当“就”“所不召之臣”。而爻辞说“受兹介福,于其王(谋)”,就在于其君王有谋,亦为相类。
四、释“失得勿恤”
《晋》卦六五爻辞“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也有一些问题。
《小象传》的解释是:“‘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王弼《注》:“柔得尊位,阴为明主,能不用察,不代下任也。故虽不当位,能消其悔。‘失得勿恤’,各有其司,术斯以往,‘无不利’也。”孔颖达《疏》:“‘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者,居不当位,‘悔’也。‘柔得尊位,阴为明主’,能不自用其明,以事委任于下,故得‘悔亡’。既以事任下,委物责成,‘失’之与‘得’,不须忧恤,故曰‘失得勿恤’也。能用此道,所往皆吉而无不利,故曰‘往吉无不利’也。”如此说来,爻辞就当断句为“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是说悔恨消失,不要担心得失;勇往直前,就会吉祥,就会无所不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