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象学哲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101875
  • 作      者:
    (奥)阿尔弗雷德·许茨(Alfred Schutz)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许茨(Alfred Schuz,1899—1959),奥地利裔美籍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生活世界的结构》,以及三卷本论文集:《社会实在问题》、《社会理论研究》和《现象学哲学研究》。许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诸如J.哈贝马斯.A.吉登斯等当代著名社会理论家的充分重视、研究和借鉴,也为现象学研究实施最富有前景的“社会转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学术前提。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现象学哲学研究》中,许茨通过系统批判现象学先驱胡塞尔、合勒等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现象学研究面临的诸多难题,并指出解决之道在于将现象学研究推向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建构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哲学研究》清晰地勾勒了现象学哲学的发展道路,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现象学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展开
精彩书摘
    这种根据“本来”并不从属于自我的领域来限定“本来”从属于自我的领域的否定性的做法,至少包含着以下五个主要困难。
    (一)在这种作为经验的现象世界的一种意向性构成成分而存在的,经过先验还原的领域之中,人们必须既能够识别“本来”并不从属于自我的领域,又能够识别这种领域本身,这样才能从它出发进行抽象。就我所能够理解的范围而言,这种表述也是与包含在《笛卡尔式的沉思》的文献之中的精确措辞相一致的。包括来自《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书的几段话在内的几份文献,都提到了某种与“本来”并不从属于自我的领域有关的“预先构造的基质”(Unterstufe)。对这种基质的预先构造过程究竟是哪一种构造过程呢?它又是如何发生的?这种基质究竟是什么?如果从对这种基质的分析开始,就必定无法彻底阐明“本来”并不从属于自我的领域吗?不仅如此,这种“本来”并不从属于自我的领域——我要想揭示原初的超越,就必须由之出发进行抽象的这种非主我——究竟是如何具体展示其自身的呢?
    (二)应当由之出发进行抽象的这种关于“‘本来’并不从属于自我的领域”的概念,也是非常不确定的。甚至把各种动物和人们都当作“像自我那样”活生生的存在而等同起来的做法,也是非常不可靠的。此外,谁才是“自我一主体”意义上的“其他他人”呢?而且,他们所具有的、有可能为某种关于其他他人之经验的构造性理论发挥某种先验线索作用的、具有意向对象性—实体性(noematic-ontic)的给定方式是什么?他们都是其他的个人性自我吗?或者说,他们都是作为各种习惯的基质而“发挥核心作用的”其他自我吗?抑或,他们都是以其完全具体的状态存在的其他自我?就“每一个人”这个相关概念而言,也出现了同样含糊不清的情况。显然,每一个人就是任何一个活生生的、像自我那样的(ich-artig)存在;然后,在另一个时刻,它就有可能是“任何一个人”,而在第三个时刻——至少就各种文化谓项而言——它又有可能是“相应的文化共同体的任何一个成员了”。
    ……
展开
目录
从现象学角度来解释的威廉·詹姆斯的思想流概念
论埃德蒙德·胡塞尔的《观念》第二卷
现象学与社会科学的奠基过程
论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问题
胡塞尔后期哲学中的类型和直观本质
生活世界的某些结构
论马克斯·合勒的哲学
论马克斯·合勒的认识论和伦理学
索引
中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