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师的印象.文艺家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757021
  • 作      者:
    邹士方著
  • 出 版 社 :
    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多才多艺的邹士方先生曾师从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大师,又因曾身为《人民政协报》的记者,采访过王朝闻、李泽厚、蒋孔阳、洪毅然、马采、杨辛、刘纲纪、叶朗等现当代美学大家,得以零距离观察大师,聆听他们的教诲。《大师的印象(文艺家卷)》就是作者在当年采访和调查的基础上的追忆之作,已勾画出这些文艺大师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
    作者酷爱摄影,在采访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又保存有很多大师的书信和书法真迹。《大师的印象(文艺家卷)》从中精选了几十幅,包括大师的生活照、书信和书法,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邹士方,著名作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画家、摄影家,朱光潜、宗白华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师从朱光潜、宗白华、杨辛、叶朗等名家。历任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副校长,《民主》杂志副主编,《音乐生活报》高级编审,北京市杂文学会理事,中华湖社画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员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已出版著作二百余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目录

文学家
茅盾与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文学巨匠青年楷模
——韦韬谈父亲茅盾
巴金不笑
无主题变奏曲
——巴金父女与沈从文夫妇谈话录
忆周扬
用生命把爱的灯点燃
——忆世纪老人冰心
敢为常语谈何易
——忆戏剧大师曹禺
艾青先生的题赠
独立的奇树
——沈从文先生
松柏临冬色不寒
——与胡风先生晚年交往拾零
鲁迅战友曹靖华
追求真理的飞蛾
——丁玲
夏衍的铮铮铁骨
如火诗翁
——忆臧克家先生
忆叶圣老
旗帜鲜明的林默涵
平凡人的微笑
——记萧乾先生
大学者的小故事
——钱锺书先生晚年与我的交往
书生意气文人本色
——忆周而复先生
罗大冈先生的谨慎与无奈
坦诚的唐弢先生
诚信的姚雪垠先生
五四猛将杨晦谈青少年时代
琐忆《红旗谱》作者梁斌
“三家村”的幸存者
——廖沫沙
惜花使者卞之琳
曾任冯玉祥国文教师的吴组缃先生
兼容华梵仰宗师
——忆季羡林先生对我的提携
相逢意气重于山
——忆吴祖光先生
改行为金文字学家的骆宾基
“四人帮”中有三个人历史上同我都有关系
——于伶如是说
我与梁羽生大师的一面之缘
书画家
灵犀一点精神万古
——忆刘海粟大师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诗
——忆雕塑大师刘开渠
造化之子
——忆吴作人大师
绝少当场作画的李可染大师
艺术大师常书鸿与蔡若虹
启功先生写真
海色秋高日观峰
——国画大师何海霞
吴冠中先生的愤怒
董寿平谈中国画
附董寿平谈话录
丹青不知老壮志写河山
——岭南派国画大师黎雄才
溥杰先生的淡泊
华君武的严谨和幽默
版画大师王琦
黄山一岳归来后提笔难忘始信峰
——忆梁树年先生
艺术只有通过友谊而常存
——忆国画大师程十发
开宗立派的山水画大师白雪石
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的黄永玉
小丁画像
欧阳中石的另一面
书法大家黄苗子
皇族画家溥松窗
齐派艺术集大成者娄师白
红色南瓜情结
——冯其庸先生的画和手札
老舍夫人胡絜青逸事
相融相辅归大化
——记国画大师李燕先生
附录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充和女士
展开
精彩书评
    邹士方多年致力于美学研究,特别是朱光潜和宗白华两位美学大师的研究,成就显著,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他对于宗白华教授的生平和美学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外尤具有开拓性贡献。
    ——文学大师冰心
    
    邹士方是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术评论家。
    ——雕塑大师刘开渠
    
    邹士方是研究美学的后起之秀,著述甚丰。
    ——漫画大师华君武
    
    美学研究,后继有人。
    ——文学大师萧乾
    
    邹士方是北大哲学系的毕业生,研习美学多年。因此他写朱光潜和宗白华,写李泽厚和王朝闻,都能抓住他们每个人的特征和风貌,并善于把一些抽象的思想转化成形象的语言。他写这类文章掌握的都是第一手资料,拾遗补缺,很有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美学研究的一些空白。这都是他日常留心,刻苦钻研的结果。
    ——文学大师吴祖光
    
    邹士方多年致力于宗先生美学思想的研究。他不仅多次访问宗先生,而且从各个方面收集有关宗先生的材料,真是用力至勤。宗先生所从事的每一件工作,所写的每一篇文章,交往过的每一个人,他差不多都作了调查与研究,都写到了他的文章中。这真是不简单。更不容易的,是他不仅记录了宗先生所经历的事迹,而且能够把宗先生当时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勾画出来。在宗先生大量的著作中,他还善于从中摘取几句关键性的话,来介绍这一著作的精义。
    ——美学大家蒋孔阳
    
    士方的文章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应该引起重视。
    ——著名学者常任侠
展开
精彩书摘
    巴金不笑
    1985年3月新增补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巴金来京出席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下榻于北京饭店。
    4月6日上午在北京饭店,由巴金的女儿李小林安排,我对巴老进行了单独采访。
    巴老给我的初步印象是:深沉、内向、严肃。他不属于那种谈笑风生的作家,但却是质朴的、坦诚的。他的声音低沉、凝重,缺少感情色彩、总是一个频率。但谈话气氛并不是僵化的、死板的、冷漠的,正像地下的千年暗河,孕育着无限生机,又像雪下的草根,浸透着蓬勃的春意。他对我的提问作答可以说是不假思索,十分简洁、精到。我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笑意,他似乎时时沉浸在思考之中。这使我想起他在《随想录》第一集中所讲的:“因此今天鼓舞我奋勇前进的不仅是当前的大好形势,还有那至今仍在出血的我身上的内伤。老实说,我不笑的时候比笑的时候更多。”
    首先我请他谈谈对《人民政协报》的意见。巴老说,办得还不错。今后你们要注意对台工作,这很重要。首先要与海外人士联络,做好工作,使他们对祖国有所了解,密切他们与祖国的联系。
    我又问起他目前的身体状况和今后的打算。他说:“现在生活不能自理,十分麻烦,处处要小心,怕再跌跤。我写作虽然困难,但还是可以写一些东西。《随想录》一共五本,现在还差一本没写完。这本写完后,我准备写一部小说,以‘文革’为背景,自传性质的,大概写几万字。如果没有各方面干扰的话,是可以写完的。”这使我记起他在《随想录》第一集中说过的话:“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我自己,到了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我当初读到这些话时,总感觉到它们具有一种悲剧的色彩,现在我倒以为更富于革命英雄主义意味了。他与我谈起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说:会开的不错,我本来要参加的,但那时刚从香港回来,十分疲乏。冬天气管炎又犯得厉害。不过我的身体还可以拖上几年。
    我请他谈谈对“创作自由”的意见。巴老说:“创作自由”要靠作家的辛勤劳动,靠作品。“创作自由”只有通过创作实践才能体现出来。作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理解什么是“创作自由”。“创作自由”离不开作家的独立思考。总之,“创作自由”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现在刊物很多,新作家也很多,大家都可以拿作品来竞赛,一个接一个竞赛。
    我拿出自藏的《巴金选集》(第九卷)请巴老签名,他在扉页上用蓝色钢笔书写了“士方同志巴金八五年四月六日北京”。他十分高兴地对我说:“谢谢你买我的书!读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作家是靠读者来养活的。”一位世界闻名的大作家讲这样真诚的话,真令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我想起他在《随想录》第一集中所写的《把心交给读者》那一篇,是啊,巴老,您的心永远与广大读者跳动在一起,您的心永远为人民而跳动!我见他兴致很好,就请他在我的纪念册上题词,他用蓝色钢笔书写了:“奋勇前进士方同志巴金八五年四月六日”。他又招呼李小林拿来一本新出版的《病中集》(《随想录》第四集)送给我,并在扉页上用蓝圆珠笔题写了“赠士方同志巴金八五年四月六日”。巴老的硬笔书法十分秀美。我捧着巴老馈赠的这一册小书,却感到沉甸甸的!这岂止是赠送我一个人的?这分明是对千百万读者的真情回报!这一片深情有千斤重!我一个人怎么能承受得住?我有些泪眼模糊,喉咙哽咽。
    ……
展开
目录
文学家
茅盾与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文学巨匠青年楷模
——韦韬谈父亲茅盾
巴金不笑
无主题变奏曲
——巴金父女与沈从文夫妇谈话录
忆周扬
用生命把爱的灯点燃
——忆世纪老人冰心
敢为常语谈何易
——忆戏剧大师曹禺
艾青先生的题赠
独立的奇树
——沈从文先生
松柏临冬色不寒
——与胡风先生晚年交往拾零
鲁迅战友曹靖华
追求真理的飞蛾
——丁玲
夏衍的铮铮铁骨
如火诗翁
——忆臧克家先生
忆叶圣老
旗帜鲜明的林默涵
平凡人的微笑
——记萧乾先生
大学者的小故事
——钱锺书先生晚年与我的交往
书生意气文人本色
——忆周而复先生
罗大冈先生的谨慎与无奈
坦诚的唐弢先生
诚信的姚雪垠先生
五四猛将杨晦谈青少年时代
琐忆《红旗谱》作者梁斌
“三家村”的幸存者
——廖沫沙
惜花使者卞之琳
曾任冯玉祥国文教师的吴组缃先生
兼容华梵仰宗师
——忆季羡林先生对我的提携
相逢意气重于山
——忆吴祖光先生
改行为金文字学家的骆宾基
“四人帮”中有三个人历史上同我都有关系
——于伶如是说
我与梁羽生大师的一面之缘
书画家
灵犀一点精神万古
——忆刘海粟大师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的诗
——忆雕塑大师刘开渠
造化之子
——忆吴作人大师
绝少当场作画的李可染大师
艺术大师常书鸿与蔡若虹
启功先生写真
海色秋高日观峰
——国画大师何海霞
吴冠中先生的愤怒
董寿平谈中国画
附董寿平谈话录
丹青不知老壮志写河山
——岭南派国画大师黎雄才
溥杰先生的淡泊
华君武的严谨和幽默
版画大师王琦
黄山一岳归来后提笔难忘始信峰
——忆梁树年先生
艺术只有通过友谊而常存
——忆国画大师程十发
开宗立派的山水画大师白雪石
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的黄永玉
小丁画像
欧阳中石的另一面
书法大家黄苗子
皇族画家溥松窗
齐派艺术集大成者娄师白
红色南瓜情结
——冯其庸先生的画和手札
老舍夫人胡絜青逸事
相融相辅归大化
——记国画大师李燕先生
附录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充和女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