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子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标准发生了偏差,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讲物质利益,讲实惠,重金钱;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寻求最大的市场,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部分大学生以“专门”人.才代替“合格”人才。②王生卫、张正扬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冲击。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意识形态不断地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头脑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西方国家所主张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观就自然渗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构成冲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构成冲击;对传统爱国主义情感构成冲击:一些人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感逐渐消逝,国家利益观念逐渐模糊,爱国情感逐渐淡化,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冷漠,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逐渐消退。③韩丽丽、郝志群认为,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有:国家主权受到挑战,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的高扬;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加剧,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直接受到挑战;政府控制传媒的难度增大,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④崔东升认为,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一是教导式地理解“不争论”;二是用办实事代替解决思想问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