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880200
  • 作      者:
    李志永主编
  • 出 版 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创业(entrepreneurship)始于商业,遍乎人生。无论是企业,还是公共服务机构,其产生与发展莫不与创业精神、文化、策略、资源运筹等相伴随。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决定于其对创业意识、知识储备、机会的把握。为了提高事业与人生的成功概率,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学者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大卫·伯奇(David Birch)等开辟了创业教育先河,逐步构建起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之后,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意识到创业教育的积极意义,纷纷出台创业教育政策或指导性计划,有组织地推动创业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了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实行双向选择、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等政策措施。但受传统就业教育的影响,学校始终没有形成敢于挑战风险、勇于创新、鼓励失败的创业氛围。过于保守的稳妥就业,致使许多优秀学生与创业机会擦肩而过。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分析过中国古代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原因,他认为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但缺少支持民间创业活动的制度,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中国异常活跃的创业活动。①的确,凭借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中国人创造了许多奇迹,涌现了大量在亚洲乃至世界知名的企业家。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总体创业水平仍然低下。全球创业观察组织2004年对37个国家和地区创业活动环境及活跃程度的评估和考察显示:中国属于创业环境差、创业机会多、创业动机和活跃程度强的国家。②中国急需能将各种专利、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创业者,急需善于发现市场机会、善于整合国内外资源、具有创新头脑的创业家、企业家。能否推进创业,关乎中国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在发展受资源、生态、人口等多重因素制约的中国,唯有走“自主创新,鼓励创业”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由“躯干型国家”向“头脑型国家”的转变。
    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发展,要求国家把创新作为民族发展的动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包括鼓励创业的环境、支持创业的社会融资渠道、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及企业家团队的创业体系。为了实现教育自身的良性循环,高校人才培养要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模式相适应,积极构建和企业界直接沟通的桥梁,取得人力资源提供上的主动权,而创业教育正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有效手段。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实现“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从而为学生自主创业增加能量。
    创业教育传人中国后,给中国大学校园带来了变革的因子。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把自主创业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在独立创业的世界潮流面前,一批优秀大学生怀揣着理想,纷纷“下海”创业以实现各自的价值。面对就业的严峻压力,许多大学生不得不背起行囊远行。一些过去行走在传统校园价值观以外的“边缘学生”也开始了创业实验。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创业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创新与创业
第二节 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第三节 创业教育的本质
第四节 创业教育概念在日本
第五节 日本创业教育的人才框架

第三章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和发展
第一节 日本高校面临的国内外背景
第二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源与流

第四章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官产协作体系
第一节 日本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援
第二节 日本产业界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援

第五章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
第二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第四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分析

第六章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和问题
第一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对策及启示
第一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第二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未来构想
第三节 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
附录图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