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32937
  • 作      者:
    葛丽芳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葛丽芳,女,1942年9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曾荣获上海市首批十佳优秀校长、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称号。原任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校长,现任上海市民办东展小学校长,曾兼任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五十年小学教育的生涯,与个性教育结下了不解的情结,在学校教育如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素材。二十多年来,在注重小学生个性教育的研究方面,有《优化教育环境,发展儿童个性》等二十多项成果荣获市区教科研等第奖,主要著作有《个性教育初探》、《耘撷》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呈现的是本校《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生人品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成果。由于该课题是一项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课题,因此《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共有七章。第一章 总论写了人品教育研究的背景、依据、研究的思路及人品教育目标体系的框架及特点。第二与第三章 分别从学校课程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两个维度,写了东展小学人品课程和人品课堂的构建,东展班级文化的内涵和创建的策略。第四章 写了富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学校人品教育的评价。第五章 写教师的人品素养,凸显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人品教育实施过程中“人品育人品”的特点。第六章 写了学校管理,既体现了民办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优势,更凸显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办学的开放性及与家长合作联动的特点。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的教育经常在“应试”与“素质”之间徘徊,曾出现过“愉快教育”、“成功教育”、“个性教育”等等课题,试图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与以往这些教学实验相比,本课题抓住了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更为关键的“人品”和“多元文化”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有了新的突破。<br>    好的“人品”(含诚信)是人一生中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素质,“多元文化”则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的文化背景,将之糅为一体进行教学实验,足见实践和研究者思维上的前瞻性和开阔性。<br>    课题源起于学校面临的生源异常特征: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竟来自于境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对学校的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和需求,这是一个难题。但课题的实践者很好地融合了东西方多元文化的精华,确立了学校的定位。进行大胆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将学校办成“多元化、高品位、高质量的精品学校”和“立人为本,成人于品”的办学理念,并为学生设定了“爱笑会玩,爱学会说,爱生活会做人”的成长目标,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可操作性。<br>    这应该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广泛实践意义的教育课题,值得中国教育界关注和研究。<br>    ——方立平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的全面的生存方式的展开,要使这种全面生存方式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教育是关键。而现代教育就是以人的发展和解放为最高使命。“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李小鲁《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这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体现了对人的尊重、爱护和关心,体现了一种对主体与权利意识的张扬。而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强调“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如果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自为,教育则凸现出对这个自觉自为的生命主体不断生成与和谐发展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从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向学生的自觉发展转变。<br>    因此,我们的人品教育就是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在遵循教育教学和小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身边每一个人的良好情感,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奠定基础。在人品教育过程中,我们坚持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和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另一方面,我们尊重人就要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我们从多角度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br>    为了迎接新世纪、新的社会发展的挑战,国家正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发展规律构建教育体系,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人格、智力和身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促进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打下基础。
展开
目录
序<br>序二<br>前言<br>第一章 总论<br>第一节 “人品教育”的研究背景及依据<br>一、多元化的生源背景<br>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br>三、学校的办学理念<br>四、研究的理论依据<br>第二节 “人品教育”的研究设想<br>一、关键词界定<br>二、研究的目标<br>三、研究的思路<br>四、研究的内容及过程<br>第三节 “人品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br>一、确立“人品教育”目标的依据<br>二、“人品教育”目标体系的框架及要求<br>三、“人品教育”目标体系的结构特点<br>四、“人品教育”分年级目标要求<br><br>第二章 “人品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br>第一节 “人品教育”课程的方案<br>一、课程的目标<br>二、课程设置的原则<br>三、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安排<br>第二节 “人品教育”课程的开发<br>一、基础型课程:实现与人品教育的目标整合<br>二、拓展型课程:开发人品教育的课程资源<br>三、探究型课程:拓展“人品教育”的实施渠道<br>第三节 提升学生人品的课堂教学策略<br>一、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信地学<br>二、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知情的统<br>三、拓宽课堂空间,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经历中体验生活<br>四、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br><br>第三章 “人品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br>第一节 “班级文化建设”的提出<br>一、班级是学校组成最基本的细胞<br>二、班级是哺育学生成长的摇篮<br>三、班级文化是铸就良好班集体的灵魂<br>第二节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br>一、班级文化的内涵<br>二、班级文化建设要素及关系<br>第三节 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br>一、勾画阳光、健康的班级愿景<br>二、创设温馨、平等的环境文化<br>三、营造自治、激励的制度文化<br>四、凸显童真、童趣的行为文化<br><br>第四章 “人品教育”与学生的评价机制<br>第一节 “人品教育”对学生评价的依据、目标和原则<br>一、评价的依据<br>二、评价的目标<br>三、评价的原则<br>第二节 “人品教育”的评价与实施流程<br>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人品教育”评价活动<br>一、建立不同层面评价的机制——评价层面立体化<br>二、关注学生各项活动的表现——评价内容多元化<br>三、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评价方式多样化<br>四、搭建学生走向成功的平台——评价过程激励性<br>五、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的故事——评价结果个性化<br><br>第五章 “人品教育”与教师人品素养<br>第一节 教师人品素养的研究背景<br>一、学校办学理念对教师人品素养的要求<br>二、教师传统教育观与办学理念的冲突<br>三、东展的学生培养目标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挑战<br>第二节 教师人品素养的内涵和特征<br>一、关键词界定<br>二、教师人品素养的内涵和特征<br>第三节 教师人品素养形成的策略<br>一、目标导向策略<br>二、校本培训策略<br>三、环境营造策略<br>四、成就激励策略<br><br>第六章 “人品教育”与开放互动的学校管理<br>第一节 开放互动的管理理念<br>一、确立开门办学的理念<br>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br>第二节 管理格局的开放互动<br>一、形成开放互动的管理网络<br>二、建立家校联动的合作伙伴<br>第三节 管理机制的开放互动<br>一、催人奋进的激励机制<br>二、民主多元的监督机制<br><br>第七章 结语<br>第一节 研究成效<br>一、形成了多元共生、差异共存的和谐的校园环境<br>二、孕育了学生自信、乐观、自主的个性品质<br>三、提升了教师的育德能力<br>四、提高办学效益,逐步形成学校品牌<br>第二节 前景追梦<br>一、让学校教育更适合学生<br>二、让学校教育凸显文化品位<br>三、让学校管理激发师生的创造力<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