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闻往事:激荡的中国近现代新闻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727519
  • 作      者:
    郑连根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中国成立前近100年的近现代新闻史,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呐喊而启蒙和发展的。在此期间,无数中国早期报人,针对中国社会的赢弱和广大民众的期盼,借鉴西方先进的新闻理念和办报方法,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启蒙与发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们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推翻封建王朝摇旗呐喊;为实现社会民生不侵强权;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涌现出了如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等一大批杰出的新闻人士。
    《新闻往事:激荡的中国近现代新闻界》对新闻报刊在中国的产生和早期发展,以及当时中国的新闻环境,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展示和叙述。同时,对中国早期报人将西方办报办刊理念和中国实际相结台,探索一条适台自己的新闻道路所进行的艰辛努力与变革,给予了深切的敬意和充分的肯定。
    书中列举了几位新闻前贤的人生建树和精神追求。他们或执著于新闻事   业,倾心办报;或不畏强权,为民呐嘁;或铁扁担道,求正求真;或直言谏,忘已无私。在从事新闻事业的人生历程中,坚持职业操守,坚守新闻的真实,读来令人敬佩与感叹。
展开
精彩书摘
    以南董之直笔,作社会之导师,凡所论列,洞中寂要。抗战以来,尤能淬砺奋发,宣扬正谊,增进世界同情,博得国际称誉。比年连任参政员,对于国计民生,并多贡献。兹闻积劳病逝,轸悼殊深,应予明令褒扬,用昭懋绩。此令。”
    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1941年9月26日发表了短评,题目是《季鸾先生对报业的贡献》。
    从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后,两党最高领导人能对同一个人同时做出如此高的评价,实属罕见。当然,我们可以说这种评价是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背景下做出的,事实也是确实如此。但是,我们无法就此否认张季鸾先生所赢得的极高声望。从这些唁电和挽联上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各方在当时对张季鸾的褒扬绝对是出于共识,而不是为了“表演”和“作秀”。很多人都知道,张季鸾是蒋介石的“国士”,两人私人关系很好,所以,蒋介石对张季鸾的评价我们可以先放在一边不说,单共产党方面,周恩来除了官方的唁电之外还要亲写挽联,而且还将“文坛巨擘”、“报界宗师”、“报人模范”这些词毫不吝惜地题给张季鸾,这很能说明问题。
展开
目录
自序前事今识——中国近现代的新闻往事/1
第一辑 前人往事/1
张季鸾:隆重的葬礼与文人论政/3
王芸生的清醒与迷失/12
秋水长天祭量才/25
铁肩辣手邵飘萍/33
獬性十足林白水/40
“奈何明月照沟渠”/43
邹韬奋的精神遗产/63
从范长江的婚礼说起/77
失踪的储安平/82

第二辑 前尘今念/89
“助产婆”的辛劳、失落和收获/91
《申报》的改革/106
“孤岛”上的抗日报刊/121
《大公报》的“四不主义”及其他/128
《大公报》在抗战中的迁移/137
《大公报》在抗战中的言论/143
遥望《新华日报》/148

第三辑 前思后想/153
新闻事业的蝴蝶效应/155
启蒙的艰辛/161
近现代报刊与鸳鸯蝴蝶派小说/179
错位的镣铐:国民党与新闻之关系/188
新闻记者的操守与理想/20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