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103566
  • 作      者:
    伍双双编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力求把企业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以便于所述内容可以覆盖更广阔的范围。根据企业人事工作的特点,全书分为4个模块:企业人员管理的基础工作与理论、企业人员的进入与开发、企业人员的使用与维护、企业人员的激励系统。<br>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务》语言通俗易懂,贴近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教材使用,也可以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职培训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人格决定着员工处理人和事的风格,人格特质决定着员工自尊心的强弱、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冒险性的大小等因素。西方管理心理学依据人格特质把人分为进取型和淡泊型两类。进取型的人格特征是进取心强,注重物质利益,愿意从事高强度的工作,具备自我加压的倾向,工作勤奋努力,对回报要求明确。在工作中具有这类人格特质的人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和对周围人的压力。淡泊型人格与进取型人格相反,不喜欢自我增加压力,内向,有自己评价工作绩效的尺度,擅长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平衡,重视娱乐与休闲。<br>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企业中的人也是一样,管理者在做职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之前,需要用认真的态度分析、了解手下员工的特征和职业动力源的状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职业管理,保证职业管理工作不流于表面,真正发挥其惠员工、惠企业的目的。<br>    2.职业锚与职业偏好<br>    职业锚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职业研究小组对毕业10-15年学生的研究,是由E.H.施恩教授提出的。它是一个员工的自我职业观,即“个人进入早期工作情境后,由习得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与在经验中自省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①<br>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锚,它表现为员工在早期职业工作中的个人工作成长偏好,即自身的职业定位,反映了员工个人的抱负和获得职业满意的关键区域。组织在充分了解员工个人职业锚的前提下,才可能做到令组织和个人双方都满足的职业规划管理。<br>    ……
展开
目录
模块一 企业人员管理的基础工作与理论<br>第1章 全面认识企业人员管理与开发<br>学习目标<br>知识、技能要求<br>1.1 人力资源的概念<br>1.1.1 人力资源概念的缘起<br>1.1.2 人力资源的含义<br>1.1.3 人力资源的特点<br>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演变与特征<br>1.2.1 企业人员管理的发展阶段h<br>1.2.2 企业人员管理的特征<br>1.3 中国企业人员管理的现状<br>1.3.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进一步加强<br>1.3.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经进入企业的战略决策层面<br>1.3.3 内部组织的横向联系得以加强<br>1.3.4 跨文化管理越来越多地引起管理层的重视<br>1.3.5 用人呈现“差序格局<br>1.3.6 企业的人事管理基础工作比较弱<br>1.3.7 知识共享和创造开始成为人事管理工作者关注的內容<br>1.4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br>1.4.1 道德与责任——人事工作面临的常见困境<br>1.4.2 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统<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测试题<br><br>第2章 职务分析与定编定员<br>学习目标<br>知识、技能要求<br>2.1 职务分析的基本概念<br>2.1.1 职务分析的由来<br>2.1.2 职务分析的含义及相关知识<br>2.1.3 职务分析在人员管理中的作用<br>2.2 职务分析的操作过程<br>2.2.1 职务调查<br>2.2.2 职务信息的收集<br>2.2.3 职务信息分析<br>2.2.4 职务分析说明书的撰写<br>2.3 定编定员<br>2.3.1 定编定员的原則<br>2.3.2 定编定员的流程<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测试题<br>案例分析及讨论<br><br>模块二 企业人员的进入与开发<br>第3章 企业人员的招聘与录用<br>学习目标<br>知识、技能要求<br>3.1 人员招聘<br>3.1.1 招聘的前期准备<br>3.1.2 确定招聘渠道<br>3.1.3 招聘程序<br>3.2 人员的筛选手段<br>3.2.1 心理测试<br>3.2.2 评价中心测评技术<br>3.2.3 面试<br>3.3 人员录用<br>3.3.1 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br>3.3.2 新员工就职的基本程序<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测试题<br>案例分析及讨论<br><br>第4章 员工的培训与发展<br>学习目标<br>知识、技能要求<br>4.1 培训的前期准备<br>4.1.1 做好培训工作的基本前提<br>4.1.2 培训工作的前期教学准备<br>4.1.3 培训工作的原則<br>4.2 培训工作的落实<br>4.2.1 培训需求分析<br>4.2.2 培训方法<br>4.2.3 培训评估<br>4.3 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br>4.3.1 职业动力与职业偏好<br>4.3.2 职位流动管理<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测试题<br>案例分析及讨论<br><br>模块三 企业人员的使用与维护<br>第5章 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br>学习目标<br>知识、技能要求<br>5.1 绩效管理在中国企业实践中的变化发展<br>5.1.1 绩效管理的作用<br>5.1.2 绩效考核工作实践申容易产生的盲区<br>5.1.3 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发展与演变<br>5.2 绩效管理的过程与方法<br>5.2.1 绩效管理的程序<br>5.2.2 绩效考核的方法与手段<br>5.3 沟通与改进<br>5.3.1 绩效面谈<br>5.3.2 企业绩效改进中的常见难题<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测试题<br>案例分析及讨论<br><br>第6章 薪酬系统的管理<br>学习目标<br>知识、技能要求<br>6.1 薪酬的功能与形式<br>6.1.1 薪酬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功能<br>6.1.2 薪酬的发放形式<br>6.2 薪酬管理<br>6.2.1 职务评价<br>6.2.2 薪酬调查<br>6.2.3 薪酬确定与支付<br>6.2.4 薪酬政策制定中的注意事项<br>6.3 特殊人员的薪酬<br>6.3.1 销售人员的薪酬<br>6.3.2 经营者的薪酬<br>6.3.3 外派人员的薪酬<br>本章小结<br>思考题<br>测试题<br>案例分析及讨论<br><br>第7章 劳动保护与劳动时间<br>学习目标<br>知识、技能要求,<br>7.1 劳动安全管理<br>7.1.1 工作条件<br>……<br>模块四 企业人员的激励系统 <br>第8章 企业人员的激励 <br>第9章 企业文化与领导行为 <br>第10章 知识管理 <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