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br> 国际经济中心。2009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15046.45亿元,比上年增长8.2oA.,“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为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9.4%,第三产业比重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o.1%。出台《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进一步明确。出台服务贸易促进、服务外包扶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中介服务业发展相关重要政策,服务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出台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制定发布8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确定9大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制定出台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促进政策及相关实施细则,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行动计划(2009-2011年)》,首批推动大型客机全球协同研制、自主品牌汽车柔性制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率先在临港装备、长兴岛船舶等产业基地推进“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引导工程,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进一步推进实施。<br> Ⅲ际金融中心。20C19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804.28亿元,同比增长24.9%,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0.2%。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不含外汇市场)累计达到25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7%;股票成交额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沪市总市值18.4万亿元,增长90%,位居全球第六;上海期货市场成交额占全国的57%;黄金现货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2009年末,上海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达787家,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加98家;落户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并表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85%。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部市合作备忘录,拟在多个领域探索创新合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建立了金融审判庭,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5家在沪外资法人银行上报了人民币债券发债申请,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金浦产业基金管理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上海再担保公司等一批功能性机构挂牌成立,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钢材期货实现挂牌上市,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开展并购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单融资、小企业网络联保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试点等多项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地方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上海中小企业信贷网络服务平台启动试运行,对科技创新、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