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就算有客人逃单,也不要请服务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247962
  • 作      者:
    (日)山田真哉著
  • 出 版 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你能否从下面的事例中发现数字的秘密?<br>    朋友聚会的时间设为6点53分而不是整7点;电影宣传的广告词为“九成观众感动落泪”而不是简单的“大家都哭了”;某饮料宣传语为“含有1000毫克牛磺酸”而不是“含有1克牛磺酸”;“每50人即有1人免费”的促销手段比“所有顾客回馈2%”更吸引顾客……<br>    没有发现?没关系,打开《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吧,它能够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不是一本讲枯燥的数字经济学的书,而是一本讲数字在生活中尤其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经济学书,阅读《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可以提升你的数字敏感度,对日常问题和经济问题能够从数字的角度出发,更冷静、更客观、更理性地做出正确决策,而不是简单凭经验、感觉做出错误判断。<br>    最经典的例子是:只有老板一个人的拉面店常常有客人逃单,有人劝说老板雇个服务员,老板却我行我素,许多人凭此认为老板太笨,不会做生意,其实老板早已算过,请一个服务员的费用要远远大于客人逃单所损失的金额。<br>    《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是一本引爆无数人思考革命的书,他们通过阅读《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改变了只凭感觉判断问题的习惯,用数字思考的方式,使他们变得更冷静,更富有!<br>    《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使你从只会凭感觉决定经济事务的普通人,变为对经济问题总能做出正确决策的高效员工、优秀经理人、赚钱老板!<br>    《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连续三个月位居日本亚马逊销售排行榜第一名!<br>    《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畅销韩国、台湾地区,总销量突破200万册!
展开
作者简介
    山田真哉,1976年生于神户的年轻新锐会计师。<br>    大学毕业后考进理想公司任职,却遭逢该公司业绩惨跌,当时不懂会计的他,据此判断公司陷入经营危机,于是上班三个月即毅然辞职。不料这只是该公司在进行人事变动,不久即恢复优良经营体制。作者深感若非幸运考上了会计师执照,该次辞职即可能成为人生最大错误。这个经验让他认识到会计的重要性,从此立志推广正确而有用的会计知识,以避免人生决策上的许多遗憾。<br>    作者为年轻学子与社会新人写了一系列结合会计知识的《青春女会计师事件簿》趣味推理小说,推出后大受欢迎。另著有《世界最简单的会计书》《世界最感人的会计书》以及日本史上最畅销的会计类型书:《叫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畅销已突破160万。曾获2005年书店新风奖,入围流行语大赏。兴趣是预测选举结果、存钱和投资股票。<br>    官方网站为“山田真哉工房”:http://www.cam.hi-ho.ne.jp/shinya-yamada/<br>    译者简介:刘佳丽,毕业于辅大日文系。从事IT产业多年后转行投身出版界,现为专职翻译、口译,兼任资策会资讯市场情报中心特约日文编译。译作有《和狗狗的幸福生活》《西日本铁道旅行》《下一秒,优势还在吗?——保住未来竞争力的9大趋势》。
展开
内容介绍
    数字这种看似枯燥的语言,却有着在经济生活中无可替代的魔力,因为它能为你带来金钱和财富!但前提是你必须懂得数字的深刻内涵。日本畅销书作家山田真哉的这本经典作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和风趣的漫画插图一起阐释了数字在日常生活、商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阅读完本书,你会从一个只会凭感觉决定经济事务的普通人变为客观、冷静、理性,对与经营有关的问题总能做出正确决策的高效员工、优秀经理人、赚钱的老板。<br>    《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在日本曾创下连续三个月位居亚马逊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促使日本人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审视数字的作用,引爆起一场数字思考的革命!此书输出到韩国和台湾地区后也引发了读者购买热潮!被誉为史上最通俗阐释数字在商业经营中重要作用的经典读物。书中所蕴含的数字经济学原理看似简单,却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它是赚钱老板不轻易告诉人的经营秘密,还等什么,打开本书吧,一个小时的轻松阅读,让你变得更富有!
展开
精彩书评
    它(本书)引爆了日本人的数字思考革命,无数人将会从中受益!<br>    ——《日经TRENDY》<br><br>    这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最好的论述数字在经济生活中重要作用的图书,它的出现将会改变许多人对经济问题的看法,运用书中的方法,会使一些人变得更富有。<br>    ——《钻石周刊》<br><br>    山田真哉先生用如此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对我们来说不啻为一副清醒剂……我们太需要这本书了,它虽然读起来很简单,但很有说服力。<br>    ——《财界展望》<br><br>    这是一本简单易懂却让人印象深刻的书,读完它后,你将会重新认识“数字”的价值……<br>    ——《周刊DIAMOND》<br><br>    此书说明了用不同的观点捕捉事物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主张是,运用数字思考可以改变你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并使你在商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br>    ——ひねこ太郎(横浜市)<br><br>    此书从会计的角度讲述有关数字的有趣内容,通过许多事例说明商业中通过对数字进行对比分析做出决断,对商业业绩的改善有多么大的影响。<br>    ——neo210(神奈川県)<br><br>    最精准的判断,商业书的王者!<br>    ——たつパパ(大阪府)<br><br>    很有意思,花了2个小时读完了。之前没有觉察到的数字的用途,在读完后都清晰地感觉出来了。从此改变了我对数字的看法。<br>    ——ヤット“tto” (東京都)<br><br>    本书讲了如何运用商业数字的技巧,通过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已被作者洗脑,洗掉了之前僵化的、凭感觉做事的思维习惯,而换成了了让数字说话,冷静客观分析事情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发现许多不曾发现的商业骗局。<br>    ——アクアミネラーレ(関東)<br><br>    在众多由会计而探知商业的书籍中,此书最容易读懂。读完本书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商业智慧,把这些商业智慧运用到商业实践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br>    ——うりゆり(福岡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br>    今天6点53分在涩谷<br>    今天6点53分在涩谷<br>    有一天早上,我接到一封E-mail。<br>    “今天晚上6点53分在涩谷车站忠狗八公铜像前集合,请务必准时!”<br>    朋友石田是这次聚餐的发起人,他发电子邮件通知大家聚餐,但整封信只有这么一句话,让人摸不着半点头脑。<br>    不用说,我当然是大惑不解。<br>    到底为什么要约6点53分这种奇怪的时间啊!<br><br>    莫非聚餐是7点开始,而从八公铜像前走到餐厅需要7分钟?或者刚好那个时间,车站前十字路口的大屏幕会播放什么影片不成?我脑子里闪过各式各样的猜测,可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我也无从确认。<br>    没错,餐厅的事一个字儿也没提到。<br>    最近有很多餐厅建设自己的网页,通知聚餐的电子邮件里通常会附上餐厅的名称及链接网址。<br>    如果有了餐厅网址,当时间来不及时,可以进到餐厅首页确认地点,直接赶到餐厅。<br>    可是这次却少了最重要的店家信息,也只能准时到八公铜像前集合了。因为餐厅如果位于地下室,连手机都不会通呢!<br>    问题出在“6点53分”。<br>    约在55分难道不行吗?约在7点整不可以吗?<br><br>    实在忍不住想把时间改成整数,然而53分这个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数字,却隐藏了一股让我不敢改变的奇妙震撼力。<br>    你敢迟到一分钟,我就丢下你不管!<br>    我仿佛听到石田在对着我大叫。<br>    可是我依然觉得或许53分时会有令人惊喜的目。如果我猜得没错,53分没有准时到达忠狗八公铜像前,也许会错失什么精彩的活动?<br>    就这样,连我在内,所有人大约在50分左右全都到齐了。<br>    结果,却什么事情也没发生!<br>    原来,这是石田为了让大家准时集合想出的策略。<br><br>    换句话说,石田故意约了一个不上不下的时间,<br>    刻意让大家认为:“那个时间该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吧?”“如果迟到了,会不会就无法跟大家集合了?”目的是避免大家迟到。<br>    没想到我竟然中了石田的圈套。<br>    的确,假设只是含糊不清地写着“晚上7点于八公铜像前集合”,一定会有人迟到个10分钟,甚至是20分钟。<br>    我的老家奄美大岛,因为人们缺乏时间观念而被揶揄为“岛国时间”。如果在奄美,即使晚个一两个小时才姗姗来迟,或许还会说“总算赶上了”呢!<br><br>    随着移动电话及因特网的发达和普及,现代人似乎愈来愈没有时间观念了。<br>    石田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下次轮到你当聚餐发起人时,一定也很想试试这个方法吧!<br><br>    印刷厂指定7点49分的理由<br>    我再举一个例子。<br>    我的朋友森冈是一位工作十分忙碌的编辑。有一次,印刷厂的人打了一通电话给森冈:<br>    “我7点49分会送打样过去。”<br><br>    所谓“打样”,指的是印刷厂为了让编辑进行校对(内容校正)而印制的原稿。然而印刷厂的人为什么不约整点或半点,偏要约个7点49分呢?<br>    有两个理由:<br>    第一,为了营造分秒必争的印象。<br>    印刷厂的人最后必须带回编辑校对完成的打样稿,将编辑改过的地方制作成书或杂志等“万无一失的成品”。<br>    出版界每天都在跟时间打仗,而大部分的时候,最后印刷阶段几乎都离出版日没有多久了。因此,印刷厂的人必须尽早拿回编辑校完的打样稿。<br>    印刷厂为了让森冈感受到“就算早个一分一秒也好,请快点校稿”的压力,于是刻意约了以分为单位的时间。<br>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为了能确实约到森冈编辑。<br>    倘若是“8点左右”这种含糊的时间,森冈或许会被前面的工作耽误,导致无法立刻收取打样稿件,也或许会因为上厕所而不在座位上。<br>    可是越接近出版日,短短几分钟都是要人命的。<br>    于是印刷厂的人借由约定非常具体的时间“7点49分”,向森冈传达“那个时间你一定要在”的意图。<br>    “让数字说话”的技巧<br>    上述两个事例的共通之处,在于以下这点:<br>    只要把时间(数字)切割得零散一些,就能让时间(数字)说话,并拥有其他含义。<br>    “6点53分”隐藏的含义为:“集合的时间不是7点,而是我刻意指定的时间。如果你敢迟到,我可是会生气的哦!”<br>    “7点49分”的背后隐藏了“我的工作可是分秒必争的,拜托你一定要事先准备好”的心声。<br>    虽然“7点多”“8点以前”这种含糊不清的说法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约定较具体的时间,除了几点几分外,还可同时表达弦外之音。<br>    换言之,我们可以“让数字说话”。<br>    前面介绍过的“Web2.0”及“宫崎吾朗首次执导的动画作品”,也是一种表达数字以外含义的方式。<br>    这就是数字这种语言有趣的地方,也是它的一大特征。<br>    数字是非常能言善道的。<br>    数字是语言的一种,也能具有其他的含义,这也是数字敏感度提高最重要的优势。<br>    请各位读者务必牢记在心。<br>    书名使用数字的理由<br>    关于“让数字说话”的技巧,我想再讨论得深入一点。<br>    首先请各位读者去逛逛书店,留意一下最近出版的实用书籍,事实上有许多书名都使用了数字。<br>    举例来说,我们来看几本畅销书的书名:<br>    《年轻人为何三年就辞职?》(城繁幸/著)<br>    《99.9%都是假设》(竹内熏/著)<br>    《江户三百藩,最后的藩主》(八幡和郎/著)<br>    上述三本书的书名中都有数字,而且每一本都是畅销书。<br>    这些书当然不是因为书名中有数字才会畅销。<br>    可是,如果我们将书名稍微修改一下,变成:<br>    《年轻人为何马上就辞职?》<br>    《几乎都是假设》<br>    《江户最后的藩主》<br>    这样的书是否会成为畅销书呢?<br>    这些书的责任编辑正好也负责我的书,据这位编辑表示:“决定书名时,我总是绞尽脑汁想办法在书名中加入数字。”<br>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让我们一边解读书名中数字的意义,一边探索书名使用数字的理由吧!(书名有时是作者的考虑,有时是编辑的考虑,有很多不同的情况。)<br>    年轻人三年不会辞职吗?<br>    首先是“年轻人为何三年就辞职?”中的“三年”,这个数字到底隐藏了什么意义?<br>    在人事圈里存在着“三年内有三成的人会辞职”的不成文说法,如果这句话意味着“很快就离职”,那么,“二年”和“四年”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差别。<br>    倘若想强调“很快”二字,其实《年轻人为何一年就辞职?》也未尝不可。<br>    再者,如果考虑到年轻人的离职率一直以来被形容为“7?5?3”(进公司5年后的离职率为初中毕业7成、高中毕业5成、大学毕业3成),或许《年轻人为何五年就辞职?》《年轻人为何三成会辞职?》等书名会更合适。<br>    也就是说,“三年”这个数字虽然看似有其必然性,但也并非如此。<br>    尽管如此,如果真要问为什么会决定为3年,说穿了,“只要书名中有数字,哪一个都无所谓”。不管是2年、4年还是3年都可以。<br>    总之,只要书名中有数字,接下来读者便会恣意猜测“数字背后是否隐藏着特殊的含义?”而“过度诠释”正是编辑打的如意算盘。<br>    一旦对书名产生好奇,便会想看看书里的内容,这是一般人的心理。<br>    这可说是运用心理战术的销售策略。<br>    顺带一提,据说作者城繁幸当初对这样的书名似乎面露难色,理由是“并没有统计数字可证明年轻人三年真的会离职”。不愧是专家说的话啊。<br>    科学难道不是100%的真实吗?!<br>    《99.9%都是假设》以简单明了的事例,譬如“飞机会飞的原理至今还是不太清楚”“负离子对身体有益其实是少数意见”等等,说明科学全部都只是假设罢了。当我看到这本书——正确来说,应该是我看到这个书名时,真的吓了一大跳。<br>    什么!科学难道不是100%的真实吗?!<br>    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一直认为科学世界的理论都是经过证实的,所谓的假设应该是百分之零。<br>    但是,不仅不是零,甚至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假设。<br>    (顺带一提,至于为何书名不是百分之百,而是“99.9%都是假设”,据说是因为就连“科学全部都只是假设”本身也是一种“假设”。如果太过追根究底,就会变成哲学上的探讨了,因此这里我们就把问题单纯化,请各位读者想成“几乎是百分之百”即可。)<br>    这种书名的魅力,在于光是听到就能颠覆常识。<br>    江户三百年、三百藩<br>    最后一本《江户三百藩,最后的藩主》,顾名思义是介绍所有藩(译注:江户时代各地诸侯统治的领土及机构的总称,直至明治维新后的1871年设“县”之后才被废止)的最后一代藩主。<br><br>    这个书名的重点在“江户三百藩”,是说到日本历史时经常出现的名词。<br>    熟悉这个名词的历史迷或许会认为:“网罗所有三百藩啦!真是搔到了狂热者的痒处。”而不知道这个名词的人,则会像发现新大陆:“江户时代竟然有这么多藩啊!”<br>    换言之,书名中有了三百藩这个数字,便同时表达了“这本书属于网罗搜集类型的书”与“江户时代原来有这么多藩”的双重意义。<br>    假设书名改成《江户最后的藩主》,不仅制造不出惊喜,也无法传达本书网罗了三百藩的卖点。<br>    书名中有没有三百这个数字,效果有如天壤之别。<br>    ……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不可小看数字的魔力 自 序  数字是99%的意识,加上1%的知识 前 言 Web2.0和《地海战记》惊人的真正理由 数字的规则仅有区区四个<br>第一章 今天6点53分在涩谷 培养数字敏感度的技巧 今天6点53分在涩谷<br>027 印刷厂指定7点49分的理由<br>030 “让数字说话”的技巧<br>031 书名使用数字的理由<br>032 年轻人三年不会辞职吗?<br>034 科学难道不是100%的真实吗?!<br>035 江户三百年、三百藩<br>036 断然认定、打破常识、粗略概括<br>037 差1天却相差10年的“四舍五入”法<br>049 数字不只是符号<br>050 第二章 牛磺酸1000毫克等于1克 培养对商业数字的敏感度 数字问答<br>059 创造神话的策略<br>060 赚钱老板不告诉你的数字经济学<br>002 该使用哪一个数字呢?<br>062 “0圆”广告何其多<br>063 小补习班如何战胜大补习班?<br>066 创造新数字的方法<br>067 以小搏大,得靠除法<br>068 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赢过丰田与SONY<br>071 业绩目标一点也不可怕<br>073 促销活动之创意大过金额<br>075 转换单位<br>076 数字炼金术<br>078 考虑不确定的未来时<br>080 单位是一种“平台”<br>082 第三章 就算有客人逃单,也不要请服务员 培养会计数字敏感度 想去旅行的妻子、不想去旅行的先生<br>089 会计数字是一板一眼的团体旅行<br>091 看到数字本来的面目<br>093 会计力诊断测验<br>094 重视金额主义<br>096 越大的数字越不能马虎<br>098 拉面店为什么不会倒?<br>102 许多客人逃单的拉面店<br>105 哪一个比较吃亏?放在天平上秤一秤<br>107 那家牛肉盖饭店为何没有餐券贩卖机?<br>109 员工手册清楚地规定“请勿追逃单的客人”? !<br>111 明明已经很省了,为什么还是没有余钱?<br>113 旧书摊为什么不会倒?<br>115 损益计算为除法<br>116 屹立不摇的原因在于有获利<br>119 看不到的经济大陆<br>120 靠名册可以大捞一笔<br>121 二手书中介<br>122 赚钱的唯一手段<br>125 第四章   财务报表与扑克牌的解析法大同小异 培养对财务报表数字的敏感度 试着闭上眼睛买股票<br>131 随便选选真的赚比较多吗? !<br>133 实验其实漏洞百出<br>134 目录 股票与赌博很类似<br>136 股票有时也会“哀鸿遍野”<br>137 股票法则之所以乱七八糟的理由<br>139 学习股票毫无意义<br>142 无论如何也要玩股票的理由<br>144 “活的钱”和“死的钱”<br>145 靠股票赚钱的几率有多高?<br>147 由财务报表可以嗅到什么信息?<br>149 财务报表与扑克牌的解析法如出一辙<br>151 除法果然是“分析之王”<br>161 稳定企业和衰退企业的真相?<br>163 倒闭危机、甚至是不为人知的秘密<br>165 寻找“指标”<br>168 所以说大阪根本不行<br>169 后记?或者该说是“解说”<br>175 小小会计教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