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04273
  • 作      者:
    马怀德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席。《行政法学研究》主编,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应急专家组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山东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顾问或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依法治市顾问。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系我国首位行政诉讼法博士。曾赴美国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做访问学者。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奖”、霍英东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2006年首都劳动奖章。 <br>    出版学术专著、合著二十余部,专著有《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国家赔偿法的理论与实务》、《行政许可》。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br>    曾直接参与《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等多部法律的起草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2007年11月开始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构建了我国公共应急管理的制度框架,使应急活动有法可依,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管理法治化研究》围绕突发事件应对这一核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应急管理的法治化。一部分文章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思考,呼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推动我国的应急法治建设。并认为应当及时总结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适时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修改。一部分论文对完善社会预警和应急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思考。对我国的公共应急体制、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危机预控、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国家救助制度、社区危机管理机制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还有部分文章对国外应急法制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我国突发事件应对的法治化提供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2.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应该更多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预防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组织优势、管理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将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应急管理的常备力量、主干力量。这种制度安排无疑给政府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检讨以往我国政府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过程,普遍存在重审批而轻监管、重末端而轻过程的倾向,全程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都比较欠缺。这种倾向的直接后果是造成管理过程的脱节,降低管理效能,并且容易形成问题积弊,为日后解决这些问题造成困难,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与政府职能部门缺乏对事务的全程管理有关。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改善日常管理过程,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这可以说是应急管理的一种最合理、最经济、最实用的考虑。<br>    3.建立应急管理公务合作制度,加强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之间、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与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公务合作。公务合作是指无行政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基于行政整体性、统一性的需要,相互提供支持、配合、协作,以共同完成行政管理任务的一种活动。公务合作的效果依赖于一整套公务合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其中包括应急预案合议制度、信息与资源共享制度以及行政协助制度等。这些制度中的任何一项制度,对于提高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以及最大限度减轻损害而言,都是有价值的。
展开
目录
上篇 《突发事件应对法》思考<br>1.完善应急法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制度基础<br>2.我国公共应急法制的重要发展——写在《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之际<br>3.《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的若干问题<br>4.《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应急工作的法律基础<br>5.加强应急法制,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法治政府——我国应急法制发展的基本经验和现实课题<br>6.应急法治要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br>7.努力推动我国应急法制更好更快发展<br>8.要加强应急法制的统一性<br>9.学会刚柔相济应对突发事件——谈谈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行政指导措施<br>10.加强地方执行立法促进应急法治建设<br>11.论公共应急领域的地方“二次立法”<br>12.未雨绸缪,提高政府依法救灾的能力<br>13.冰雪灾害全面考验政府服务职能<br>14.用法制凝聚全民抗灾的力量<br>15.“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和谐重建法律与政策建议<br>16.关于完善和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法律措施的建议<br>17.关于宣布乌鲁木齐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法律建议<br>18.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处置中几个法律问题的建议<br>19.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建议<br><br>中篇 社会预警和应急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br>20.略论我国社会预警和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完善<br>21.突发事件应对逻辑解析<br>22.回顾雪灾与反思公共应急“一案三制”<br>23.由自然灾害频发反思公共应急体制<br>24.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及其自我认知调查——“社会预警与应急管理建设”问卷分析报告<br>25.论我国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br>26.资源动员与服务传递——试析红十字会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李程伟<br>27.论应急预案的性质和效力——以国家和省级预案为考察对象<br>28.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其完善<br>29.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的完善<br>30.比较视野中的城市安全危机信息披露<br>31.试论危机预控的概念、功能和具体措施——从年初雪灾中的一次争论说起<br>32.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理想与误区——从汶川地震恢复重建规划说起<br>33.论重大突发事件国家救助的制度完善——以SARS个案为中心<br>34.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应急救助及行政法的回应<br>35.论公民的社会保障权与突发事件中的国家救助<br>36.北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改革的路径分析<br>37.社区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对北京市的政策建议<br><br>下篇 国外应急法制<br>38.国外应急法制的七个特点<br>39.英美两国应急预案制度及其借鉴意义<br>40.美国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机制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