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结束存在已久的藩镇割据局面并使之不再出现,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杯酒释兵权”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br> 唐末,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专权拥兵而上抗朝廷命令,朝廷对节度使的叛服无常则多是束手无策,因而导致“国擅于将”的局面。唐代宗以后,又出现了节度使由士卒拥立的情况,而且愈演愈烈,又形成了“将擅于兵”的局面。赵匡胤本人就是沿用前代惯伎,乘后周主幼国疑之机,以军卒拥戴的形式发动兵变,篡得帝位,建立宋朝的。<br> 因此,如何防止军卒重演故伎,对其他高级将领也搞黄袍加身篡夺政权的“把戏”,便成了宋太祖赵匡胤夜不成寐的一块心病。史书载,赵匡胤即位后,在诛灭了李筠、李重进叛乱后不久,即召谋臣赵普问计。赵匡胤说:“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br> 赵普回答说:“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话还没说完,赵匡胤就已心领神会,连忙打断赵普的话,说:“卿勿复言,吾已喻矣。”唯恐被身边的人泄漏出去。<br> 时隔不久,宋太祖即开始动手收夺那些有拥戴之功的旧部的兵权。一日,宋太祖借晚朝的机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饮酒。三巡以后,宋太祖屏退左右之人,对这些故人说:“我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也当不了皇帝,我会永远感念你们的恩德。可是做天子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br> 石守信等人不知就里,忙问为什么。赵匡胤便接着说:“这不难知道,试问在座诸位,有谁不愿意做天子?”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有谁沾上了谋反的边,被诛灭九族那是跑不了的。石守信等人听了赵匡胤这番话,大惊失色,连忙向赵匡胤叩头说:“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怀有野心,想做天子?”<br> 赵匡胤说:“你们说得不对。你们虽然没有野心,但你们手下的人难道不会贪图富贵吗?一旦你们也被黄袍加身,你们虽然不愿意做皇帝,但这可能吗?你们难道已经忘了我是怎样被你们拥戴当皇帝的吗?”<br> 石守信等人这才恍然大悟,终于完全明白了皇帝是在担心他们拥兵自重。他们连忙向赵匡胤叩头,并哭着说:“我们很愚笨,没有考虑到这些事,请陛下可怜我们,为我们指条活路吧。”赵匡胤见他的一席话已经震慑住了石守信等人,便真心地劝他们说:“人生好比白驹过隙,飞逝而过,所好者也无非就是富贵,不过想多积钱财,自己娱乐,遗福子孙。<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