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86088
  • 作      者:
    王辉耀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是由一批欧美留学回国的学者专家和业界人士所发起,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和海内外六家知名研究机构及学会参与支持的新型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智库。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吸引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专家参与,致力于研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重要课题,为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战略性、可行性、及时性的建议和政策研究,成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高端国际智库,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力争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提供独立、客观和有建设性的研究。<br>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的研究重点包括:建言献策、国际问题、国际人才、可持续发展、企业国际化、华侨华商等领域。中心通过研究、出版、讲座、圆桌午餐和论坛等一系列的方式,研究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研究和政策对策,供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采纳,成为中国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高层次的智囊团和思想库。
展开
作者简介
    王辉耀,博士,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组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际人才战略专家研究组组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经济组召集人,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顾问。留学欧美,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太学和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商学院攻读,获国际商务管理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先后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等多家经管学院客座教授。历任中国经贸部官员,全球最大工程管理咨询公司SNC—Lavalin公司董事经理和AMEC-Agra公司副总裁,加拿大驻香港商务参赞,GE、西门子、ABB、三菱、阿尔斯通等多家跨国公司顾问。在国际人才,国际商务管理和中国海归群,体有一定的研究,出版著作20余本。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是国内唯一从全球化背景及国家战略高度对国际人才竞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的著作。笔者重点研究了美、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7个传统发达国家,日、韩、新加坡、以色列、爱尔兰、我国台湾与香港地区7个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印度、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4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归纳和总结了当今国际人才竞争的背景、现状、趋势及规律,最后还针对中国国际人才竞争的现状、趋势、优势、不足、重点目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建议,对政府、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者以及关注国家崛起与复兴的读者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人们对于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有过多种论述,但无论是认为科技、知识,或者是创意、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归根结底就是意识到社会第一生产力已经指向了人的智力、创意、知识等脑力部分。知识社会形成的结果,就是使人才战争演变为全球最为重要的日常战争。<br>    2.跨国公司的全球崛起<br>    跨国公司的全球崛起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本土化”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人才环流,以及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象。自1882年由27家公司合并组成美浮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开始,到200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已超过6万家,在全球建有分支机构80多万家,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以及所有的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占世界总产值的40%,国际贸易的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基本左右整个世界经济。自然,人才战争在全世界的民间也成为一个涉及各主要行业的特殊战争。<br>    3.生产活动的全球分工<br>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活动由传统的自给自足演变为全球性的分工,不仅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遍及全球,而且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这导致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多次调整,也使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才需求,因而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人才跨国流动来调配,展开人才的国际竞争与合作。<br>    4.国际的产业转移<br>    当生产制造环节越来越自动化,普通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容易被替代。产业价值链当中的利润也会越来越多地流人智力阶层。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会因此着重发展耗能低、耗材少、附加价值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保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产业链高端部分(其实也已经是知识产业)的控制,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低端部分,转移和外包到成本更为低廉的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产业转移肯定带来人才的全球流动。例如,一家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可能就会根据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变化而不停转移,20世纪60年代搬迁到日本,十几年后搬到韩国或者中国台湾地区,90年代可能搬到中国大陆,21世纪几十年后中国人均收入提高,就搬到越南或者拉丁美洲的某些国家,企业外派的高级雇员也会随之流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国际人才竞争的现状与趋势<br>    一、国际人才竞争的大背景<br>    二、国际人才竞争的现状与主要特点<br>    三、国际人才竞争的主要现象<br>    四、国际人才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br>    五、国际人才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br>    六、国际人才竞争的主要战略手段<br>    <br>    第二章 传统发达国家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一、美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二、欧盟各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三、加拿大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四、澳大利亚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br>    第三章 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一、日本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二、韩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三、新加坡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四、以色列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五、中国台湾地区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六、中国香港特区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br>    第四章 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一、印度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二、巴西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三、俄罗斯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四、马来西亚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五、阿根廷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br>    <br>    第五章 我国国际人才竞争的现状与趋势<br>    一、中国国际人才竞争力现状分析<br>    二、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历史回顾<br>    三、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目标分析<br>    <br>    第六章 留学人员回归的现状与发展<br>    一、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国家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br>    二、中国归国留学人员的分布<br>    三、中国留学人员的回归调查<br>    <br>    第七章 中国出生的海外华裔人才的现状与发展<br>    一、海外华人的现状与发展<br>    二、中国出生的海外华裔人才的评估与分析<br>    三、中国海外留学人员的现状与发展<br>    <br>    第八章 改进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建议<br>    一、放宽对留学人才、海外人才进入体制内以及参政议政的限制<br>    二、建立人才移民制度,改革国籍、绿卡、签证制度<br>    三、完善国际人才薪酬激励体系<br>    四、设立国家移民/留学人员事务局<br>    五、建立全球性的中国留学人才/华裔人才联络站<br>    六、建立国际化的智库和人才研究中心<br>    七、建立海外高端人才数据库,完善国际人才服务平台<br>    八、建立国家的国际人才猎头机构<br>    九、建立国家风险基金与担保机构,扶助高科技与新经济产业<br>    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强在职政府公务员国际化培训计划<br>    结语<br>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